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借力“百镜大战”入局智能穿戴领域 温州眼镜拥抱AI新场景

2025-07-21 13:11

(来源:温州新闻网)

转自:温州新闻网

  毛源昌等温商眼镜连锁品牌成为AI眼镜落地的重要助力。 受访者供图

  毛源昌等温商眼镜连锁品牌成为AI眼镜落地的重要助力。 受访者供图

  温州网讯 能听音乐、拍视频,可以对话AI助手实时查询、翻译,甚至还可以一个手势改变镜片颜色……

  忽如一夜春风来,AI眼镜遍地开花。仅最近2个月,就有谷歌、雷鸟、Meta、小米等品牌接连发布新款智能眼镜产品,互联网大厂、智能硬件厂商乃至传统眼镜企业,纷纷在AI眼镜的赛道上各显神通,以至于业界惊呼“百镜大战”将愈演愈烈。

  在互联网大厂不断亮出新品的盛况背后,以温州眼镜为代表的传统眼镜产业也在大跨步地拥抱和融入智能穿戴产业,从今年初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25年CES展会(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到近期闭幕的深圳国际眼镜智能穿戴博览会上,都可以看到温州眼镜产业链的身影。在传统眼镜领域有着深厚积累的温州(温商)品牌,正成为AI眼镜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以明月镜片为榜样

  温州眼镜主动拥抱AI产业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明月镜片的股价涨幅超过了100%。股价大涨,与AI概念是分不开的。

  由温商谢公晚创办的明月镜片于2021年登陆A股市场时,投资者称其为“中国镜片第一股”,但如今人们更多地将其视为AI眼镜概念股中的代表性企业之一——6月26日,雷军亲自揭晓小米首款AI眼镜,大屏幕上出现的相关镜片介绍,显示的就是明月镜片与徕卡镜片。由于明月集团与徕卡公司在镜片领域有着独家合作协议,因此说小米AI眼镜官方推荐光学镜片被明月集团独家包揽并不为过。

  明月镜片对于AI领域的布局由来已久,早在2023年,该公司推出了智能眼镜产品sasky,并在天猫、京东、小米有品等平台进行销售。sasky眼镜具有语音助手功能,能够语音唤醒SIRI、小艺、小爱同学等,并具备接打电话、导航等功能。但在智能眼镜领域中属于基础产品,在市场上并没有激起太大水花。在直接生产销售AI眼镜的同时,明月镜片同时也在积极开展与各大AI眼镜品牌的合作,为其解决智能眼镜配镜需求、渠道渗透、整套服务方案等问题。

  小米AI眼镜面市之后,作为该产品重要合作伙伴的明月镜片也迎来了不少投资者的问询,在谈及对于智能眼镜的布局中,他们更多地强调了自己作为传统眼镜龙头的优势地位,如产品覆盖约4万家终端客户门店,在镜片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并认为这是其在智能眼镜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最大底气。

  传统眼镜产业该如何才能在AI“百镜大战”浪潮中有所作为?明月镜片的定位选择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传统眼镜产业的心声。

  6月25日,深圳国际眼镜智能穿戴博览会开幕,瓯海区十多家眼镜企业非常罕见地组团以观展商的身份参加了此次展会。

  “这次算是一趟取经之旅,AI智能眼镜可能是眼镜行业未来最大的增长点,我们希望从最前沿的产品中看到变革的方向,进而推动本土产业向着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发展。”瓯海眼镜协会秘书长林步春说,功能各异的智能眼镜产品确实让观展企业感到震撼,通过交流,大家也非常坚定地认识到,对于传统眼镜的深耕才是温州眼镜企业在这波智能化浪潮中的最大底气。

  “哪怕功能再多,它首先必须是一副眼镜,要佩戴在消费者的鼻梁上经受各种舒适度的考验,而这正是我们所擅长的。”一位观展企业家告诉记者,瓯海眼镜虽然只是组团观展,却同样也收获了极佳的展会效应。7月以来,已有多家智能眼镜品牌到访温州,与各大眼镜企业洽谈合作事宜。

各大品牌抢占线下市场

  温商终端网络成为香饽饽

  除了在制造端拥有强大底气外,在“百镜大战”中,温商所掌控的眼镜销售、服务网络同样也成为各大品牌争抢的香饽饽。

  “1月2日,在浙江与毛源昌眼镜达成战略合作。”

  “1月10日,在甘肃与科达眼镜达成战略合作。”

  “4月27日,于重庆与千叶眼镜达成战略合作。”

  “5月9日,进驻吉林王鹏眼镜首批核心门店。”

  ……

  这是AI眼镜企业蜂巢科技所发布的部分“开疆辟土”战报,而其今年上半年所牵手的线下眼镜销售、服务网络,多半为温商企业。

  浙江的毛源昌与甘肃的科达眼镜,均为温商金增敏所创办,前者是中国眼镜行业首家赞助亚运会的品牌,目前拥有400余家门店;后者则是甘肃最有影响力的老字号眼镜品牌之一,目前门店总数200多家。重庆的千叶眼镜为温商叶定坎创办,是西部地区眼镜连锁业的龙头,全国门店总数为400多家;吉林的王鹏眼镜更是知名的温商品牌,集眼科检查、专业验配、眼疾诊疗、眼健康保健于一体,目前拥有25家直营店,11家加盟店。

  在实现语音交互、图像识别、增强现实等多种功能的同时,AI眼镜作为最靠近人体重要感官的科技产品之一,其对于验光、配镜以及各种售后服务都有更高的要求,良好的“验、配、制、调”等线下体验是其进一步推广普及的重要保障,而温商所建立起的庞大销售服务终端网络,则成了其绕不开的战略要地。

  记者了解到,包括上述品牌在内的多家温商眼镜连锁企业,普遍都已与4-6家AI眼镜品牌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其指定配镜网点。

  今年3月,由中国信通院举办的《AI眼镜产业推进专题研讨会议》在杭州举办,已为诸多AI眼镜品牌落地推广提供服务的毛源昌眼镜受邀做经验分享,该公司董事长金增敏表示,线下网点将智能眼镜与个人屈光度、用眼习惯做精准匹配,实现“科技+健康”的配镜新模式,将成为AI智能眼镜生态落地的重要助力。

  让舒适成为理所当然

  温州眼镜企业在行动

  7月16日,记者走访瓯海眼镜小镇,发现各大门店中销售的智能眼镜目前还是以“基础款”为主,当下以“拍摄功能”为主要卖点的AI眼镜并不多见。

  “有不少品牌已经在和我们接触、洽谈,新款的AI眼镜预计要到明年才会大范围上架。”眼镜小镇运营公司负责人蔡启省告诉记者,虽然“百镜大战”如火如荼,各种新品层出不穷,但温州眼镜行业的从业者们普遍认为,当下的AI眼镜“概念性”大于“实用性”。

  虽然货架上很难找到最新款的AI眼镜,但与AI眼镜品牌合作,为其生产和供应镜架乃至作为基础的眼镜成品,却已在瓯海眼镜企业中趋于平常。一些科技企业,如年初在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发布AI眼镜新品的类脑智能技术企业回车科技甚至早就将公司落户于瓯海,与当地眼镜产业链共同研发AI眼镜。

  “不美观,镜脚又粗又厚,戴上一会就容易头晕……”一位眼镜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吐槽他所合作生产过的一些智能眼镜,认为目前的很多AI眼镜产品更像是电子玩具而非眼镜产品。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将AI眼镜的相关业务列为公司优先度最高的项目。

  “因为我们都非常确定,这就是眼镜行业的未来。”蔡启省认为,随着可穿戴技术的持续更新迭代,温州传统眼镜企业与科技公司的不断磨合,或许在三到五年之后,由温州眼镜企业深度参与、舒适性与传统眼镜差不多的智能化产品就会大规模推向市场。

  来源:温州日报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