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电力设备行业周报:储能招标维持高景气,硅料结构性涨价

2025-07-21 09:34

7月初,电力设备行业整体延续高景气度,储能板块维持高强度招标节奏,成为焦点所在;与此同时,光伏板块虽终端需求承压,但硅料价格逆势结构性上涨;风电、特高压等方向也出现积极进展,显示电力设备领域各赛道表现分化,投资逻辑需紧扣产业链环节与区域政策动态。

一、光伏:硅料结构性上涨,组件价格暂稳

7月初光伏板块表现强劲,整体上涨4.44%,跑赢大盘。但从基本面看,终端需求依旧疲弱,产业链上下游延续价格博弈状态。

硅料环节:P型致密料价格上涨1.4万元/kg,部分产品延续涨势,N型复投料略有回升。尽管如此,硅料库存依然维持在高位,6月20日库存达26.5万吨,库存天数高于正常水准,供需压力未减。

硅片、电池片:价格延续下行趋势。硅片降价2分/片,电池片降0.5分/W。产能调整有限,而531抢装结束后需求走弱预期加重企业压力。多数电池企业仍处于负毛利状态。

组件环节:价格整体持稳,但6月组件产量已较5月回落,行业预期悲观。

华安证券建议重点关注具备全年技术趋势确定性的BC技术路线,并警惕美国新增关税与国内政策切换带来的需求端扰动。

二、储能:国内招标高增,海外大储项目持续推进

储能板块继续保持强劲走势,成为行业亮点。

6月招标数据:国内储能相关招标项目达95个,总规模8.56GW/56.74GWh;中标项目147个,显示产业链延续高景气。

典型项目:中国能建磷酸铁锂系统招标规模达25000MWh,中国电气装备集中采购7248MWh,均属超大体量集中采买。

中标价格分化:最高EPC报价达1.57元/Wh(深汕300MW/1200MWh),最低为0.61元/Wh(皖能墨玉项目),体现区域与资源匹配的差异。

市场机制优化:贵州明确独立储能“报量不报价”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为调峰机制设计提供示范样板。

海外进展:

德国:瓦尔特罗普电池公园规划容量达0.9GW/1.8GWh,预计2028年投运,将成为德国最大的储能项目之一。

澳大利亚:晶科能源提交1440MWh光储项目,项目接入国家电力市场,工期18个月,储能系统有望2028年投运。

此外,亿纬锂能(维权)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储能电池销量占比已与动力电池持平,成为新盈利支柱。

三、风电:海上风电项目加速落地

海上风电呈现密集推进态势,工程公示与中标频出,显示产业链进入实质交付期。

浙江海风2GW项目:EPC总承包项目中标候选人出炉,总投资超27亿元,涵盖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等全流程。

嵊泗408MW项目:涉及20台大功率风机安装,计划3个月内完成,显示施工效率不断提升。

华润阳江500MW项目:勘察设计中标结果公布,风场规划离岸距离87km,技术难度高,对设备与施工环节提出更高要求。

塔桩等上游制造环节景气延续,相关企业订单能见度提升。

四、电网设备:特高压项目获批,建设节奏加快

国家发改委相继核准两项重大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标志着2025年电网建设进入加速期:

藏东南—粤港澳大湾区工程:总长2681公里,容量达1000万千瓦,系全球输电线路最长、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

蒙西—京津冀工程:全长669公里,将1200万千瓦清洁能源输送至华北,动态投资超171亿元。

“电力先行”与“稳增长”政策共振下,华安证券建议重点关注特高压相关标的(如平高电气国电南瑞)、一次设备企业(如明阳电气金盘科技)以及配网设备环节(如东方电子特锐德)。

五、其他热点追踪

电动车:

宁德时代启动“厂中厂”合作模式,与赛力斯在重庆投产高端电池包,提升供应链效率。

亿纬锂能、星源材质等企业加快东南亚布局,锂电出海节奏加快。

固态电池产业迎来突破,全球首条GWh级生产线在安徽芜湖下线,降低成本30%,能耗下降20%。

氢能:

鸿基创能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请,布局燃料电池核心材料。

国家六部委推动氢能船舶发展,鼓励氢燃料电池在中大型船舶应用。

中石化绿氢管道项目内蒙古段正式获批,全长约119公里,设计输量达50万吨/年。

六、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电力设备板块各赛道分化显著,投资需聚焦具备“技术确定性+政策支持”的方向:

建议重点配置:

储能板块:集中度提升,海外订单超预期;

特高压电网设备:工程批复加快,产业链迎来放量;

光伏BC技术:全年技术趋势明确,抗风险能力强;

固态电池:成本与能效双优化,产业化预期升温。

风险提示:

需求端疲弱,新能源车、光伏装机低于预期;

技术路线切换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与竞争加剧可能压缩利润空间。

结语

2025年下半年,电力设备行业在“新质生产力”与“能源转型”的双轮驱动下,部分板块迎来结构性机会。对投资者而言,紧盯产业链变化与政策风向,寻找具备确定性与景气度的环节,是穿越周期的关键。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