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1 08:30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肖斐斐 胡家俊 彭博
邮储银行拟出资设立AIC子公司,有望补齐六大行AIC牌照,优化资产处置与直投体系金融生态,并助力自身质量与业务结构调优。此外,业绩快报显示杭州银行上半年业绩延续高景气;板块盈利预期来看,由于1季度的贷款重定价效应充分且债市在2季度相对稳定,预计银行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速亦将企稳恢复。板块投资上,上周市场资金面博弈情绪加强,且板块间调仓行为加剧,银行股波动有所加大。拉长时间看,由于净资产重估逻辑尚未充分演绎,短期波动期过后,预计银行板块3季度仍将延续总体上行格局。
▍事项:
7月16日,邮储银行宣布拟出资100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AIC)。7月17日,杭州银行发布A股上市银行首份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0.93亿元,同比增长3.89%,归母净利润116.62亿元,同比增长16.67%。
▍政策引导下,邮储银行拟设立AIC子公司,在补齐六大行AIC牌照的同时,亦有望进一步优化中国多元化的资产处置与直投体系金融生态,对于邮储自身而言,AIC还有助于提升质量韧性并优化业务结构。
1)政策支持叠加市场发展经验,AIC申设提速。今年3月,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鼓励符合条件的商行成立AIC的同时,将其股权投资范围扩大至18个试点城市所在省份,资金来源拓展至保险资金。而五大行的AIC自2017年成立至今,已在债转股领域深耕多年,邮储银行亦可借鉴其在债转股及直投领域丰富的经验教训,在新的政策框架下扬长避短,针对自身下沉客群广泛进行差异化发展。
2)六大行AIC补齐,资产处置与直投体系金融生态进一步优化。邮储银行是今年以来继招行、中信和兴业银行后,第4家宣布筹建AIC的银行,亦为时隔8年后第6家设立AIC的大行。至此六大行AIC牌照将补齐,中国四大AMC、数十家地方AMC及“六大行+股份行新势力”AIC并存的多元化资产处置与直投体系进一步优化。而公司对区域性中小企业的下沉经营,亦有望助力AIC从债转股化债工具,进一步向市场化综合投资平台与科创“耐心资本”迈进。
3)强化资产质量,优化业务结构。一方面,AIC可作为债转股平台助力邮储银行不良化险、提升资产质量韧性;另一方面,公司通过股权投资服务科创企业的同时,可挖掘和沉淀低成本存款,并拓展清结算等系列中收业务,打造“融资+服务”良性循环,助力公司业务结构优化,提升综合收益能力。
▍杭州银行业绩高景气不改,预计上市银行上半年业绩总体企稳修复。
7月17日,杭州银行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上半年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3.89%/+16.67%,增速环比分别+1.67/-0.63ppts,上半年末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0.76%/541.45%,环比分别持平/小幅回落9.18ppts。公司利润增速延续高位的同时,收入端韧性进一步强化,质量与风险抵御能力亦维持优异,且在转债转股补充资本下,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提增0.73%至9.74%,下半年扩表空间进一步打开。行业前瞻来看,贷款重定价的季节性因素叠加债市波动的阶段性影响,我们判断上市银行一季度业绩增速为年内低点,上半年盈利增速有望环比改善,年内后续季度逐季改善亦值得期待。
▍上周博弈情绪走强,个股品种与市场延续切换,但短时波动不改板块上行格局。
上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09%,中信银行股指数下跌0.47%,涨幅前三位分别是厦门银行(4.21%)、南京银行(2.25%)和民生银行(1.87%)。H股方面恒生指数上涨2.84%,恒生金融指数上涨0.67%,涨幅前三位分别为民生银行(4.38%)、建设银行(1.44%)和招商银行(1.27%)。板块年初以来持续上行行情叠加大行分红季影响,短期资金面博弈情绪走强,增量资金尤其交易资金选股策略变化,进一步呈现向低估值品种蔓延特征。此外,上周A/H溢价率进一步走低1.44ppts至24.58%,亦反映资金增配银行港股。下阶段展望来看,银行净资产重估逻辑尚未充分演绎,股息优势叠加盈利的企稳修复,短时波动不改板块上行格局。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监管与行业政策超预期变化;各公司发展战略执行不及预期。
▍投资观点:业绩企稳修复,板块格局上行。
邮储银行拟出资设立AIC子公司,有望补齐六大行AIC牌照,优化资产处置与直投体系金融生态,并助力自身质量与业务结构调优。此外,业绩快报显示杭州银行上半年业绩延续高景气;板块盈利预期来看,由于1季度的贷款重定价效应充分、且债市在2季度相对稳定,我们预计银行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速亦将企稳恢复。板块投资上,上周市场资金面博弈情绪加强,且板块间调仓行为加剧,银行股波动有所加大。拉长时间看,由于净资产重估逻辑尚未充分演绎,短期波动期过后,预计银行板块3季度仍将延续我们总体上行格局。个股方面,交易型资金可重点关注低估值品种,配置型资金则延续贝塔品种。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7月20日发布的《银行业投资观察20250720—业绩企稳修复,板块格局上行》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