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落实省委要求 建功支点建设丨织就产业发展新经纬——荆门“量身定制”产业环境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5-07-21 10:25

转自:荆门发布

荆门通过“量身定制”产业环境,以政策精准适配、链主企业引领、要素高效配置为核心,构建全周期产业生态。聚焦新能源电池、循环经济、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实施“三链融合”机制,创新“以商招商+精准育商”模式,推动亿纬动力等企业裂变增长。同步布局通航产业与石化转型,形成“研发-制造-应用-回收”产业闭环,实现从传统工业向高端制造的跃升。

通过“量身定制”产业发展环境,精准服务重点产业链,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荆门多项发展指标领跑全省,形成的经验入选“2025年度中国优化产业营商环境先行典范”。

同时,凭借“链主领航、生态协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做法,成为第三批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荆门全景 张兆宇 摄

荆门全景 张兆宇 摄

近年来,定制的产业环境有力释放了市场主体活力。2023年,荆门新增1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总数达2家,居全省第二;新增2家中国制造业民企500强,总数达3家,跃居全省第一。2024年,荆门工业开票收入增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等11项指标位居全省首位。亿纬动力、长城汽车荆门公司、荆门格林美新洋丰、鄂中生态5家民营企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

招商引资:

精准供能,链式发展

紧跟时代步伐,荆门积极拓展全球合作。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形成了“以商招商、以政助商、以链强商”的特色模式。在2025年深圳全球招商暨文旅推介会上,我市向全球楚商发出邀约,共享荆门“长江谷文明·荆楚新门户”的发展机遇。

2025荆门(深圳)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暨厚道荆门文旅推介活动举行 许中华 摄

2025荆门(深圳)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暨厚道荆门文旅推介活动举行 许中华 摄

依托全国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市优势,我市构建了“企业出题、院所解题、市场阅卷”的创新生态。格林美牵头组建的湖北省新能源材料研究院,已孵化23项关键技术专利,助推其前驱体材料全球市占率达15%。亿纬锂能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建的储能技术中试基地,成功将锂电池循环寿命提升至8000次,相关突破带来20亿元海外订单。

在亿纬动力、格林美等“链主”带动下,隔膜全球龙头恩捷、结构件全球龙头科达利、电解液国内龙头新宙邦、电解液添加剂龙头吉和昌、电池级锂盐企业百杰瑞,以及锂电设备亚洲龙头大族激光等大批产业链项目相继落户荆门。

格林美 

格林美 

图片来源:掇刀融媒

目前,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等四个园区入选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园区。格林美循环产业园成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其循环模式入选国家60个典型案例,树立了行业标杆。

企业培育:

高效赋能,裂变成长

在荆门高新区亿纬动力超级工厂,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相邻的长城汽车荆门基地,平均每2分钟下线一台新车。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正是荆门“育商有道”的缩影。

亿纬锂能60GWh超级工厂 周宗国 摄

亿纬锂能60GWh超级工厂 周宗国 摄

长城汽车荆门分公司  图片来源:掇刀融媒

长城汽车荆门分公司  图片来源:掇刀融媒

我市积极落实省政府“三链融合”(链长挂帅、链主引领、链创支撑)机制,市领导包联产业链,依托“链主”绘制招商地图。仅电池产业链就吸引恩捷、科达利等15家配套企业落户,总投资255亿元,形成从材料生产到回收的完整闭环。

我市坚持用招商引资同等力度服务现有企业,出台系列新政支持企业发展。现有企业技改扩规,给予贷款贴息和设备购置补助、重资产建设支持、智能化改造奖励、首台(套)保费补贴、“隐形冠军”培育奖励、龙头企业培育奖励、精品名牌创建奖励、兼并重组奖励;现有企业上市融资,设立后备企业培育奖励、上市挂牌融资奖励、发行债券(票据)奖励、股权投融资奖励、贷款担保奖励;现有企业人才培育,给予人才引进补贴、项目资金支持、院士引进奖励、职业培训补助、学习深造补贴。

实施百亿企业成长“雄鹰计划”,后备库企业达10家,百亿企业由2020年的2家增至6家。坚持“聚焦存量抓增量”,为20家龙头和31家潜力企业制订扩规裂变方案,梳理重点项目74个,总投资506.43亿元,“全员上阵”助力企业发展。

荆门高新区锂电片区 资料图

荆门高新区锂电片区 资料图

围绕亿纬动力等核心企业,精准引进产业链各环节头部企业,助推其加速成长。荆门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等2个集群跻身国家级集群,循环化工、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等15个集群入选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产业布局:

精确导航,开辟新域

作为“国之重器”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故乡,荆门正发力撬动低空经济新蓝海。

鲲龙AG600 资料图

鲲龙AG600 资料图

我市将低空经济列为重点产业,纳入“4211”现代化产业体系,先后出台《加快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等10多项政策,覆盖规划、示范区建设、推进机制等全周期环节;制定《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十项措施》及兑现流程,涵盖固投补贴、产业化奖励、创新平台奖励等13项具体支持。成立由市主要领导牵头的低空经济发展工作办公室,构建“1+N”协同落实体系,全市通航产业链企业已达27家。

近期,中国首批载人飞艇商用执照学员在荆门漳河机场登上国产“祥云”AS700飞艇,开启实操训练,为商业化运营储备人才,填补国内资质空白。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特飞所自主研发的“领雁”AG50改进型轻型运动飞机也成功获得首笔2架订单。

“祥云”AS700载人飞艇首批驾驶员培训正式起航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祥云”AS700载人飞艇首批驾驶员培训正式起航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作为全国首批、湖北唯一的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我市正全力打造“政策精准适配、要素高效配置、创新动能强劲”的产业生态,加快构建“研发制造+场景应用+运营服务”全产业链,建设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同时,我市积极推动荆门石化“油转特”战略,深挖其带动作用。成功组建集生产、销售、研发于一体的中石化特种油品公司,着力打造世界级、高科技、特色化的“专精特新”企业。

荆门石化 资料图

荆门石化 资料图

一个链条串联一片企业,一个链接催生一个集群,一个平台并联多个产业。我市通过持续优化“量身定制”的产业发展环境,延链集群,正不断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绽放新的光彩。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