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1 09:50
来源:郁言债市
摘要
受益于科创债ETF规模大增,科创债成交火热,尤其是成分券表现更好。7月1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上市,申购规模大增475亿元,总规模由成立时的290亿元增至765亿元。7月18日,科创债ETF总规模进一步增长118亿元至883亿元。受益于此,科创债成交火热。7月14-18日科创债总成交高达1520笔,其中科创债ETF成分券为1199笔(占比近八成)。科创债成交笔数占普信债比例高达18%,创历史新高。
并且,成分券收益率下行幅度更大。7月18日相比11日,非科创债各期限收益率平均下行幅度在1-3.2bp,科创债各期限平均下行幅度均大于非科创债,尤其是3-5年和5年以上,分别多下行1.9bp和2.5bp。进一步观察科创债ETF成分券,平均下行幅度更大,各期限在3-6bp。
经历了火热行情后,市场更关心的是科创债还能不能追?科创债ETF作为科技领域债券的唯一指数化工具,上市后规模激增,短时间内形成了“科创债ETF规模增长-成分券配置需求增长-跑赢同资质个券-科创债ETF业绩可观-促进ETF规模增长”的良性循环。
但我们也需要关注,科创债已经被“超买”的现状,若后续科创债ETF规模增长乏力,成分券下行空间有限。观察5年期成分券“25铁工K1”与相同隐含评级相同期限中票曲线的收益率走势,“25铁工K1”6月下旬以来收益率明显低于中票,7月18日已低于中票18bp。
当前,科创债ETF成分券收益率和信用利差均处于历史低位,性价比不高,我们更建议关注非成分券的投资机会。由于成分券流动性更好,非成分券天然会有流动性溢价,导致两者存在一定价差,但目前价差有些偏高,若后续债市平稳,非成分券价差可能会有一定收窄。
重点关注同一发行人科创债非成分券、非科创债相比科创债ETF成分券的价差机会。考虑到科创债成分券均为公募品种,我们对科创债非成分券、非科创债均选取公募债。我们分期限计算同一发行人的科创债ETF成分券、科创债非成分券、非科创债平均收益率,并分别计算科创债非成分券、非科创债相比科创债ETF成分券不同期限的价差,从中挑选出价差超过10bp的发行人及对应期限,供投资者参考。
银行资本债方面,震荡行情中持有4-5年大行资本债或是更灵活的选择。一方面,4-5年大行资本债流动性较好,如果出现超预期事件导致债市调整,能够更快地应对赎回风险。另一方面,近两周债市表现分化,4-5年大行资本债表现偏弱,收益率上行幅度较大且利差多小幅走扩,性价比也有所提升。截至2025年7月18日,4-5年大行资本债信用利差相比2024年低点还有8-13bp的距离,相比2024年1/4分位数值也还有一定的压缩空间。
短久期下沉考虑3年AA永续债和2年AA-银行资本债,收益率在1.95%-2.06%之间,利差也有一定的压缩空间。其中,3年AA永续债信用利差距离2024年1/4分位数值还有2bp,2年AA-银行资本债利差比2024年低点还高6bp,都还有一定的压缩空间。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信用风险超预期。
7月14-18日,债市一波三折,周初税期扰动下资金面快速收敛,叠加权益市场上涨,债市收益率小幅上行。随即央行加大投放力度,资金面渐趋平稳,叠加经济数据落地,利空出尽,债市回暖。后半周权益市场“跌不动”,利率债震荡上行。利率债回归乏味的低波状态,信用债则在科创债行情的带动下整体表现强势,收益率普遍下行、信用利差大多收窄,中高等级3年、中低等级10年表现占优。以城投债收益率曲线为例,隐含评级AA+和AAA3Y、AA+和AA10Y收益率下行3-4bp,信用利差也收窄3-4bp,表现占优。前者受益于科创债行情,后者或由于票息还较高。
受益于科创债ETF规模大增,科创债成交火热,尤其是成分券表现更好。7月1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上市,申购规模大增475亿元,总规模由成立时的290亿元增至765亿元。7月18日,科创债ETF总规模进一步增长118亿元至883亿元。受益于此,科创债成交火热。根据经纪商成交数据,2025年1-6月科创债周度成交笔数大多在700笔以下,占普信债成交比例低于10%,7月开始周度成交笔数超过900笔,7月14-18日更是高达1520笔,其中科创债ETF成分券成交笔数为1199笔(占比近八成)。科创债成交笔数占普信债比例高达18%,创历史新高。
并且,成分券收益率下行幅度更大。7月18日相比11日,非科创债各期限收益率平均下行幅度在1-3.2bp,科创债各期限平均下行幅度均大于非科创债,尤其是3-5年和5年以上,分别多下行1.9bp和2.5bp。进一步观察科创债ETF成分券,下行幅度更大,各期限在3-6bp。
经历了火热行情后,市场更关心的是科创债还能不能追?科创债ETF作为科技领域债券的唯一指数化工具,上市后规模激增,短时间内形成了“科创债ETF规模增长-成分券配置需求增长-跑赢同资质个券-科创债ETF业绩可观-促进ETF规模增长”的良性循环。
但我们也需要关注,科创债已经被“超买”的现状,若后续科创债ETF规模增长乏力,成分券下行空间有限。观察5年期成分券“25铁工K1”、“25圆融K2”与相同隐含评级相同期限中票曲线的收益率走势,“25铁工K1” 6月下旬以来收益率明显低于中票,7月18日已低于中票18bp;“25圆融K2”在上周收益率进一步走低,7月18日已低于中票14bp。
当前,科创债ETF成分券收益率和信用利差均处于历史低位,性价比不高,我们更建议关注非成分券的投资机会。由于成分券流动性更好,非成分券天然会有流动性溢价,导致两者存在一定价差,但目前价差有些偏高,若后续债市平稳,非成分券价差可能会有一定收窄。
重点关注同一发行人科创债非成分券、非科创债相比科创债ETF成分券的价差机会。考虑到科创债成分券均为公募品种,我们对科创债非成分券、非科创债均选取公募债。我们分期限计算同一发行人的科创债ETF成分券、科创债非成分券、非科创债平均收益率,并分别计算科创债非成分券、非科创债相比科创债ETF成分券不同期限的价差,从中挑选出价差超过10bp的发行人及对应期限,供投资者参考。
银行资本债方面,7月14-18日收益率全线下行,利差大多收窄,2-3年银行资本债和低等级永续债表现占优。其中2-3年银行资本债收益率下行2-5bp,利差收窄2-5bp;低等级银行永续债(除4年品种外)收益率下行2-7bp,利差收窄1-5bp。而4-5年大行资本债表现偏弱,其中永续债利差小幅走扩1bp。银行资本债信用利差已经走到偏低位置,1-2年利差多处于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3-5年利差分位数均在10%以内,10年利差分位数在20%以内。
目前来看,短期内债市可能会处于方向不太明朗的状态,当前央行对资金面态度依然呵护,不必过于悲观。但与此同时,基金久期已抬升至历史性高位,银行资本债信用利差保护偏薄,策略上也不能太过激进。
震荡行情中持有4-5年大行资本债或是更灵活的选择。一方面,4-5年大行资本债流动性较好,如果出现超预期事件导致债市调整,能够更快地应对赎回风险。另一方面,近两周债市表现分化,4-5年大行资本债表现偏弱,收益率上行幅度较大且利差多小幅走扩,性价比也有所提升。截至2025年7月18日,4-5年大行资本债信用利差相比2024年低点还有8-13bp的距离,相比2024年1/4分位数值也还有一定的压缩空间。
短久期下沉考虑3年AA永续债和2年AA-银行资本债,收益率在1.95%-2.06%之间,利差也有一定的压缩空间。其中,3年AA永续债信用利差距离2024年1/4分位数值还有2bp,2年AA-银行资本债利差比2024年低点还高6bp,都还有一定的压缩空间。
01
城投债:单月净融资或转正,科创债行情下高等级占优
城投债净融资额增加,单月净融资或转正。2025年7月1-20日,城投债发行2715亿元,到期2392亿元,实现净融资323亿元,但同比仍下降621亿元。分省来看河南、上海、湖北、福建净融资额较大,均在50亿元以上。一级发行热度不减,全场倍数3倍以上占比仍然保持在六成,2-3倍占比提升3个百分点至26%。
多家市级平台刷新发行期限长度。城投债一级发行期限方面,7月3年以上占比增至48%,接近2024年7-8月的高位。其中,泰州华信药业和东莞交投成功发行10年个券,许昌投资成功发行7年个券,刷新期限长度。发行利率方面,7月以来1年以内、1-3年、3-5年和5年以上城投债分别较6月下降7bp、6bp、14bp和18bp至1.72%、2.12%、2.38%和2.35%,仍然在历史最低水平。
二级市场方面,城投债收益率普遍下行,信用利差大多收窄,中高等级3Y、中低等级10Y表现占优。其中,隐含评级AA+和AAA3Y、AA+和AA10Y收益率下行3-4bp,信用利差也收窄3-4bp。前者受益于科创债行情,后者或由于票息还较高。
从经纪商成交数据来看,科创城投债表现突出。7月14-18日,城投债成交平均低估值幅度在1.3bp左右,而科创城投债平均低估值近5bp。其中,3-5年科创城投债低估值幅度最大,达到6.7bp,涉及成都兴城投资、广东南海控股、江西水利投资、厦门金圆投资等多家主体。从成交活跃度上看,科创城投债成交活跃的主要是1-3年AAA、3-5年AA+和5年以上AAA等资质较好的品种,其中大多为科创债ETF成分券。
02
产业债:发行、成交均降久期
7月,产业债发行、净融资规模同比均上升。7月1-20日,产业债发行5071亿元,同比增加380亿元,净融资2252亿元,同比增加1046亿元。其中,食品饮料、公用事业和非银金融行业净融资规模较大,分别为373、364和331亿元。发行情绪小幅转弱,全场倍数3倍以上占比持平于30%,2-3倍占比由32%降至26%。
5年以上长久期发行占比明显下降。7月以来,产业债1年以内占比由6月的30%升至38%,1-3年占比由39%升至40%,而5年以上占比则由14%降至4%。发行利率全线下行,3-5年下行幅度更大。7月产业债3-5年发行利率为1.99%,较6月下行9bp,1年以内、1-3年和5年以上发行利率分别为1.62%、2.03%和2.14%,较6月下行1-3bp。相比城投债,产业债3-5年平均发行利率低40bp,5年以上发行利率低21bp,1年以内和1-3年发行利率低9-10bp。
从经纪商成交来看,产业债买盘情绪回暖,TKN占比由69%环比上升至74%,低估值占比从49%升至67%。成交小幅缩久期,5年以上成交占比环比下降5pct至18%,而1-2年、2-3年和3-5年占比环比分别增加1pct、5pct、1pct至13%、24%和17%。高评级成交占比小幅下降,AAA-及以上占比环比下降3pct至53%,AA-占比环比上升1pct至17%。
03
银行资本债:收益率全线下行,成交情绪回暖
2025年7月14-18日,网商银行发行25亿元5+N年永续债,发行利率为2.50%。
二级市场方面,银行资本债收益率全线下行,利差大多收窄,2-3Y银行资本债和低等级永续债表现占优。具体来看,2-3Y银行资本债收益率下行2-5bp,利差收窄2-5bp;而4-5年大行资本债表现偏弱,其中永续债利差小幅走扩1bp。低等级银行永续债表现强势,除4Y品种外,收益率下行2-7bp,利差收窄1-5bp。目前,银行资本债信用利差已经走到偏低位置,1-2年利差多处于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3-5年利差分位数均在10%以内,10年利差分位数在20%以内。
从经纪商成交来看,7月14-18日银行资本债成交笔数环比小幅下降,成交情绪回暖,TKN占比升至65%左右,二级资本债、永续债低估值占比分别环比增加39pct、37pct至59%、62%。从期限结构来看,二级资本债成交拉久期,国有行、股份行二级资本债4-5年成交占比分别环比增加6pct、11pct至59%、53%;永续债成交则小幅降久期,国有行、股份行永续债4-5年成交占比分别环比下降5pct、8pct至57%、65%,3-4年成交占比均环比增加4pct分别至17%、12%。
城商行成交情绪也明显回暖,二级资本债、永续债低估值占比分别环比增加36pct、29pct均至69%。此外,城商行二级资本债成交拉久期且向低等级扩散,二级资本债4-5年成交占比环比增加14pct至57%,AA-及以下占比从6%升至9%。
TLAC债方面,我们在报告《TLAC债,成交活跃的新品种》中,将3Y、5Y、10Y AAA-二级资本债到期收益率减去3+1、5+1和10+1 TLAC债平均收益率,得到各期限二级资本债-TLAC债的利差。其中,3Y利差普遍在0-5bp之间波动,5Y多在0-6bp内波动,10Y多在2-10bp内波动。截至2025年7月18日,3Y、5Y、10Y二级资本债-TLAC债的利差分别为4.2bp、4.9bp、1.0bp,其中3年、5年处于中枢偏高位置,10年处于中枢偏低水平,表明当前10年TLAC债比二级资本债更具性价比。
商金债方面,我们在报告《商金债,优质低波资产》中提到,2021年以来商金债估值基本跟随利率债波动,利差中枢相对稳定。以3YAAA商金债为例,2021年以来其利差多在10-30bp内波动,利差中枢稳定在20bp。截至7月18日,3Y AAA商金债信用利差为10bp,已经到了中枢下限位置附近。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信用风险超预期:若发生超预期的信用风险事件,可能会引发信用债市场调整。
分析师:姜丹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24030002
分析师:钱青静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24090001
分析师:曾禹童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24090003
联系人:陈颂歌
证券研究报告:《科创债爆火,还能追否?》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