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深圳成为外资银行兴业沃土

2025-07-21 08:01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于晗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在深圳筹建分行,这是桑坦德银行继上海、北京之后在中国内地设立的第三家分行,也是其10年来首次在中国内地新增分行。

目前,深圳已经有来自全球35家外资银行设立的5家法人银行、33家分行和1家代表处,营业性机构总数38家,总资产超4000亿元人民币。无论是机构数量还是业务规模,深圳外资银行均长期稳居国内城市前三。

在“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等重大历史机遇下,外资银行持续加大在深布局力度。深圳,正成为外资银行展业兴业的沃土。

外资金融机构扎堆深圳

据介绍,桑坦德银行成立于1857年,是西班牙最大商业银行,也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业务覆盖欧洲、拉丁美洲、美国和亚太地区。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桑坦德银行位列前20名,与摩根大通、花旗、汇丰等全球金融机构同列。

2008年,桑坦德银行进入中国,先后于上海和北京建立分行。据该行有关人士透露,桑坦德银行深圳分行未来将定位为“大湾区分行”,重点为西语国家公民和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开拓拉美市场提供金融支持。

“时隔10年,桑坦德银行再次在华设立分行,传递出外资坚定看好中国经济、看好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积极信号。”业内人士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表示。

一直以来,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金融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主动加大力度吸引外资,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特别是2018年以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先后出台50多项对外开放措施,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身险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在企业征信、评级、支付等领域给予外资机构国民待遇,放宽对外资机构在资产规模、经营年限等股东资质方面的要求,大幅扩大其业务范围,鼓励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新业务试点等。

今年2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办银行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外资银行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越来越多外资机构“加码”中国,分享中国发展红利。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是外资金融机构展业兴业的热门目的地。1982年,南洋商业银行在深圳设立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第一家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此后,花旗、汇丰、渣打等跨国银行将内地第一家分行设在深圳。2004年,深圳率先落实CEPA协议,引进3家港资银行。2007年,永亨、大新、中信嘉华等银行在转制法人时,纷纷选择将深圳作为总部注册地。2010年,两岸签署ECFA协议,台资银行开始进驻深圳。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多家外资分行和玉山、开泰银行在华法人总部陆续落户深圳。

“近年来,在‘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等重大历史机遇下,外资银行持续加大在深布局力度。开泰银行、招商永隆银行、中信银行国际、华侨银行在深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星展银行先后3次投资增持深圳农商行,大新银行设立全国首家‘双牌照’银行。外资银行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对深圳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深圳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优沃土壤”提振外资信心

近年来,外资银行发挥境内外联动优势,带动深圳金融业的管理进步和技术创新,有力助推了深圳金融业对外高水平开放,促进了深圳经济社会发展。

“跨境理财通”落地以来,大新、东亚、恒生、汇丰、南洋商业、星展、渣打、华侨、富邦华一等9家在深银行参加“跨境理财通”试点,为大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跨境投资渠道,满足区内居民广泛多元的财富管理需求。截至2024年末,资金跨境汇划累计超16亿元,占大湾区外资银行总额近八成。

与此同时,外资银行积极发挥杠杆作用,撬动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资源,为中资企业在海外展业提供授信、发债、结算、现金管理、风险管理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汇丰银行携手阿里巴巴国际站,推出中小企业出海专项服务;三井住友银行联动越南VPBank,协助某汽车集团开拓越南新能源汽车市场;开泰、大华、华侨等银行提供东南亚小币种的直接汇兑、融资和套保等服务,支持企业在东盟地区拓展业务。

“除了得益于深圳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外,外资银行在深圳蓬勃发展,还离不开深圳一流的营商环境。”深圳商务局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深圳成功入选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连续4年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2024年,深圳新设外资企业9738家,同比增长21.7%,数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同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进出口总额4.50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万亿元、固投规模超1万亿元,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为外资银行来深展业兴业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

去年5月,深圳出台《进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实施办法》。今年,又陆续推出《深圳市2025年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5年深圳商务投促领域支持政策要点》等。不断升级的政策“大礼包”,持续为外资企业提振信心。

外资银行“用脚投票”来深设立机构,是中国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展望未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金融业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改变,构建互利共赢金融发展格局的决心不会改变。深圳这座城市,也将始终敞开怀抱,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和最好服务,打造最佳金融发展环境,成为全球金融机构展业兴业的沃土。

“双区”: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确立了深圳“核心引擎”地位;2019年8月《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标志着深圳迎来了建设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历史机遇。

“双改”: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深化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均为中央赋予深圳的重大改革战略任务。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