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1 06:31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以核电工程建设为主业的中国核建(601611.SH)经营依旧稳健。
7月16日,中国核建披露经营情况简报。2025年前6个月,公司累计实现新签合同 871.49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逾百亿元。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31.84 亿元。
中国核建核心业务是核电工程,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建设96台核电机组,其中64台已投产运营。在此基础上,公司重点发展工业与民用工程业务,持续提高产业链一体化运作能力,持续推进区域化和多元化的资源布局,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核建通过研发具备迭代升级的科技创新驱动力。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约32亿元。
中国核建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自2016年A股上市至2024年,公司营收净利持续双增。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国核建总资产达2405.17亿元,较2019年底接近翻倍。
半年新签合同额871亿
中国核建揽下的订单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根据最新公告,2025年前6个月,中国核建累计实现新签合同额871.49亿元,与上年同期的766.37 亿元相比,将增加105.12亿元,增幅为12.06%。
根据此前披露的数据,2025年前五个月,公司新签合同额为665.06亿元。
对比发现,2025年6月份,公司新签合同额为206.4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84.51亿元增长11.88%。
新签的合同额稳健增长,如果这些合同最终能够顺利履行,将能保障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稳健增长。
事实上,中国核建一直手握大量订单。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152.17亿元,较2024年末的151.53亿元略有增加。
过去几年,中国核建的新签合同额持续在增长。2019年至2023年,公司年度累计新签合同额分别为970.8亿元、1099.45亿元、1241.67亿元、1390.47亿元、1506.37亿元,同比增长10.4%、13.25%、12.94%、12%、8.34%。2024年,公司累计实现新签合同额1634.37亿元,同比增长 8.50%。
核电工程是中国核建的核心业务,2019年至2024年,公司年度核电工程新签合同额分别为121.18亿元、225.93亿元、238亿元、380.20亿元、384亿元、551.44亿元,同比增长149.5%、86.44%、5.34%、59.75%、1.00%、43.60%。
与新签的合同额不断增长相匹配的是,中国核建的经营业绩持续增长。
2016年,中国核建登陆A股市场。当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09亿元、7.99亿元。此后,是连续八年双增长,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135.41亿元、20.64亿元,分别较2016年增长173.53%、158.32%。
数据显示,从2023年开始,中国核建的营业收入跨进了千亿阵营。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49亿元,同比增长1.775%;归母净利润5.5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略有调整。
Wind数据显示,上市以来,公司实现的归母净利润累计数为131.45亿元。
2025年一季度,公司经营现金流为-101.95亿元,与上年同期的-105.71亿元相比,净流出金额有所减少。
累建96台核电机组
中国核建经营业绩稳步增长,与其独特的市场竞争力以及产业布局相关。
官网显示,中国核建是一家以核电工程、工业和民用工程建设等为主营业务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企业,拥有国际原子能机构授权设立的全球唯一一家核电建设国际培训中心,是中国核电工程建设的主力军,是中国核工程建设的主要依托力量,见证了中国核工业创建、发展、壮大的全过程。
中国核建表示,在核电工程领域,公司已发展成为中国核电工程建设领域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专业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企业,是全球唯一一家连续30余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领先企业,代表着中国核电工程建造的最高水平。中国核建掌握了包括CNP、M310、华龙一号、高温堆等各种堆型、各种规格系列的核电建造能力,可同时承担40余台核电机组建造任务。
年报披露,自1985年承建秦山核电以来,中国核建不断成长为全球核电建造的领先企业。公司建成及在建核电机组数量最多,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累计建设96台核电机组,其中64台已投产运营,在建机组32台。
2024年,中国核建助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和一号”、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建成投产。
中国核建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致力于延伸在核电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强大能力和建设经验,积极承揽大型复杂工业和民用工程建设业务,先后承建了一大批石油化工、能源、冶金、建材等多个行业领域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在超高层、大体量、高精度工程方面积累了丰富业绩。中国核建是国内较早“走出去”承担国际工程和投资业务的中央企业,海外业务涉及30多个国家。
持续打造核电工程和民用工程两个品牌,中国核建具备迭代升级的科技创新驱动力,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为此,公司积极投身研发。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6.35亿元、28.77亿元、32.15亿元,连续增长。截至2024年底,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9165人,占员工总数的20.65%。
中国核建的综合毛利率基本稳定,上市以来,一直在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