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免单榜!东北证券、开源证券、上海证券三甲

2025-07-19 19:02

(来源:伟海精英)

全免!东北证券、开源证券、上海证券

自股转公司的二季度做市商“免单”榜,12家券商入选。东北证券、开源证券和上海证券荣登三甲。

最新减免名单

日前,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股转公司)完成了2025年二季度做市商评价,12家做市商获得经手费全部或部分减免。

具体来看,三家券商综合排名位于前5%,做市交易经手费减免比例为100%,分别是: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三家券商综合排名在前5%至前10%之间,经手费减免比例为70%,分别是: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六家券商综合排名在前10%至前20%,减免比例为50%,分别是: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联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财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

三甲位次微调

与2025年一季度相比,本期榜单入选券商12家中的11家未变,申万宏源证券回归,华源证券出局。自2022年一季度以来“全勤”的券商减少为6家,分别为东北证券、广发证券、开源证券、联储证券、上海证券和中山证券。

位列第一档的三家券商中,东北证券蝉联榜首。

刚刚发布的中期业绩预告显示,东北证券坚持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把握市场机遇,推进大投资、大财富、大投行三大业务线优化举措扎实落地,强化数字赋能和科技引领,提升资产配置效率,加快业务模式转型升级,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优势,公司经营业绩实现同比较好提升。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5.90%。

开源证券升至榜眼

开源证券上升1位,本期位列榜眼。

开源证券2024年报披露,公司坚定布局新三板领域,坚持走市场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广大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逐步构建起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在人才队伍、服务能力、执业质量和客户储备等方面形成先发优势和领先优势。2021-2024年公司连续三年在北交所、股转公司公布的年度证券公司执业质量评价结果中获得年度证券公司执业质量评价结果第一档成绩。分业务条线数据显示,2024年投资银行条线创收4.64亿元,占比16.22%;创利1.01亿元,占比12.11%。

上海证券由上期第二降至第三位。据股转公司相关公告,今年以来,上海证券先后退出为顺邦通信、万通新材、康捷医疗、爱科凯能、会友线缆、世优电气、正潭股份、海龙核科优炫数据提供做市报价服务;新增为点击网络、红酒世界提供做市报价服务。

广发证券回归二档

国元证券排名第四,位列第二档。2024年,国元证券完成2单IPO、4单再融资、5单新三板挂牌和5单新三板定增,合计募集资金20.82亿元。

最新发布的中期业绩快报显示,国元证券深入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专业化能力,紧抓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机遇,财富信用和自营证券投资等业务收入实现较好增长,公司经营业绩稳步攀升。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97亿元,同比增长41.60%;归母净利润14.05亿元,同比增长40.44%。

天风证券上升1位,排名第五。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控股股东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经营战略目标,积极把握市场机遇,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收益相比上年同期增加,公司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广发证券升至第六位。今年一季度,广发证券投行业务揽收1.54亿元,同比增长4.15%。

申万宏源回归

第三档券商包括海通证券、中山证券、长江证券、联储证券、财达证券和申万宏源证券。

业已消失的海通证券,在后续的排名中,是否会由国泰海通证券承继,目前未见更多信息。

阔别一季度的申万宏源证券,本期回归,排名第12位。

据申万宏源中期业绩预增公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全力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扎根主业,聚焦转型,把握机遇,投资交易、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收入同比较快增长,整体经营业绩大幅提升。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亿元至45亿元,同比增长92.66%-111.46%。

监管正向激励

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做市商评价指引(试行)》,为提高做市商做市报价质量,督促做市商合规做市,股转公司定期就做市规模、流动性提供情况和报价质量进行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做市商评价将违规事项“一票否决”:因做市业务违法违规被行政处罚、采取行政监管措施、纪律处分等情况,取消减免资格。自2024年11月以来,股转公司未公开披露针对券商的纪律处分情况。

后续,全国股转公司仍将坚持开展做市商评价激励,跟踪评估制度实施效果,优化评价激励机制,推动做市商制度持续健康发展。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