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60亿元!比亚迪电池二期项目公示,25年通线投产

2025-07-20 10:50

(来源:锂电焦点)

绍兴弗迪二期锂电池项目概况与投产计划

绍兴弗迪电池有限公司二期年产15GWh锂电池及配套项目于2025年7月16日进入环评审批公示阶段,项目总投资60亿元,位于嵊州经济开发区新能源高端装备万亩千亿产业园一期东侧用地范围内。该项目将购置配料、涂布、辊压等生产设备,建设动力电池生产线及配套铝壳线、电解液线、NMP精馏系统,核心工艺包括混料、焊接、注液、化成等,投产后将形成年产15GW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产能。作为比亚迪在浙江投资单体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项目组成部分,二期工程计划于2025年实现“拿地即开工”并通线投产。

绍兴弗迪项目整体布局与投资规模

  • 项目分期与产能规划

    • 一期项目

      投资70亿元,年产15GWh DM-i专用刀片电池,2022年6月已通线,2023年实现产值超100亿元,带动就业超万人。

    • 二期项目

      投资60亿元,年产15GWh动力电池,2025年通线投产,达产后预计年产值75亿元。

    • 三期项目

      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用地1067亩,建设年产15GWh新能源电池及储能生产基地,2025年同步投产。

  • 总投资与产业定位绍兴弗迪项目总投资超240亿元(一期70亿+二期60亿+三期50亿),全部投产后总产能达45GWh,预计年产值超300亿元,将成为比亚迪在长三角地区的核心新能源电池及储能产业基地。

比亚迪在嵊州的战略布局与产业影响

  1. 高效建设模式项目从签约到一期通线仅用10个月,较协议时间提前6个半月;二期、三期通过“土地要素前置+审批流程优化”实现“拿地即开工”,彰显比亚迪“嵊州速度”。

  2. 产业链协同效应项目聚焦动力电池全产业链布局,配套建设电解液线、NMP精馏回收系统等,实现原材料本地化供应与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3. 区域经济带动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带动就业超2万人,推动嵊州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园升级为“万亩千亿”级产业集群,并助力绍兴科创走廊打造世界级储能中心。

  4. 比亚迪全球产能扩张绍兴基地与弗迪电池其他生产基地形成互补,支撑比亚迪DM-i车型及储能业务增长,同时为潜在外部客户(如特斯拉)供应动力电池奠定产能基础。

  •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池材料分会将在2025年9月21-23日江苏常州(或苏州)举办2025磷酸盐系电池、磷系材料技术与市场大会暨超快充用负极材料技术创新论坛”,信息如下:

    免费参会,获取免费参会资格:7月30日前报名转发本文到朋友圈获取16个赞免会议费(只包含电池厂、电池材料厂,其他不含),限额300个,满员截止(免费人员需交纳668元餐费、晚宴和会刊资料费,开具会议费发票)

    大会时间:2025年9月21-23日(21日报到)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池材料分会

                   中国电池工业网

    大会赞助报名:135-2104-0836(同微信)

    大会地点:中国•常州(或苏州)

    大会征集合作单位

    支持单位:征集中......

    协办单位:征集中......

    展商单位:征集中......

    其它赞助:大会总冠名、分会场冠名、晚宴冠名、手提袋、椅背、胸卡等。

  • 大会重点内容

    01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制备工艺技术

    拟邀富临精工华友、裕能、锂源等头部企业和高校科研等单位专家

    02

    磷酸锰铁锂电池材料前沿技术

    拟相关头部企业、优势企业相关技术研发部门和高校科研等单位专家

    03

    快充用负极材料创新-石墨、硅碳负极材料技术发展

    拟相关头部企业、优势企业相关技术研发部门和高校科研等单位专家

    大会议题

     (包括但不限于

    超快充技术爆发背景下磷酸盐系电池、磷系材料企业发展机遇;

    磷酸铁锂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

    磷酸锰铁锂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分析;

    磷酸锰铁锂材料制备、掺杂比例和改性技术;

    高压密磷酸铁锂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多工艺技术路线进展;

    一次烧结高压实铁锂工艺技术优化路径探讨;

    铁红工艺生产高压密磷酸铁锂探讨及实践;

    磷酸铁掺钛成本、性能与安全性研究;

    磷酸铁大化工模式下的磷化工企业机遇与挑战;

    快充电池用石墨技术创新(晶体、电极结构等);

    多孔炭材料制备与结构调控;

    CVD法制备硅碳负极材料工艺优化策略;

    新型多孔碳材料合成技术与装备

    更多报告议题持续增加中……

    申请报告曹老师 135-2104-0836(同微信)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