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创新药的卖水人龙头,王者归来!

2025-07-19 23:4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药闻社)

上周五,药明康德发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增公告,算是提前交上了一份简版成绩单。按一般情况是不用提交预公告的,但上半年因为药明康德连续减持了旗下做ADC CMDO业务的药明合联的股票,贡献了32亿的投资收益,导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超过了100%,因此要披露业绩预增公告。

营收,上半年为2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

扣非净利润,上半年为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

经调整净利润,上半年为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

比较亮眼的是单看Q2的数据,营收111亿元,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15%,经调整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36%,经调整净利率32.61%同比提升了6.02%,创下新冠之外的历史最高水平。这半年,高毛利的多肽药物CDMO订单贡献明显啊。

司美格鲁肽今年登上药王宝座是大概率的了,但诺和诺德主要以自主生产为主,国内CXO企业基本上没分到什么订单,因而没能收益司美格鲁肽的崛起。随着GLP-1药物整个赛道的兴起,委外研发、生产的业务救火起来了,比如礼来的双靶点替尔泊肽的研发和生产就多方位委托国内CXO龙头。国内外GLP-1系列药物跟国内CXO合作及参与度都很深入,行业热度起来了,高毛利的订单也起来了。

CXO行业跟创新药的投融资活跃程度密切相关。今年上半年创新药的一级市场融资还未恢复,但二级市场增发、老股配售、IPO已经活跃起来,上半年这三项总融资金额高达367亿元。

再看BD收入,今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企单首付款就高达250亿元,总交易对价达4736亿元,单抗、双抗、ADCGLP-1系列全面开花。这些钱都将会再投入后续的研发、生产当中,不少将变成CXO企业的收入。

话又说回来,相比于创新药上半年的涨幅,CXO像是被遗忘的角落。甚至到六月底,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宣布修订编制方案,剔除了CXO企业,指数跟CXO脱钩了。

这背后主要归因于前几年建的产能,在近期利用率不足,各家打起来价格战,尤其是中小型CXO,业务毛利率下滑严重。

创新药的研发也早就从广撒网的粗放型到精聚焦的变化,需求方向也从此前几年的小分子转向ADC、多肽、GLP-1系列的转变,CXO的能力圈也应该随着行业而变化。

再一个悬在头上的风险是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虽然开了个天窗,对已经签订合同的药企给了8年的缓冲期,继续履约到2032年,但风险始终悬着,让股价的上涨始终没有创新药那么硬气。

不管怎么说,创新药的热度实实在在地反馈到了CXO的头部企业,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