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19 08:10
(来源:大树的格局)
今天聊聊佳驰科技20亿募投的《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生产制造基地建设项目》:
这就是网上所说的电磁结构件,那么它与超材料结构件有什么区别吗?
先说,电磁结构件是在传统结构材料(如树脂基复合材料)中嵌入电磁功能组分(如碳纤维、金属网),通过材料本征属性(电导率、磁导率)实现电磁波吸收或反射。
而超材料结构件通过人工设计的微纳结构(如开口谐振环、U形单元)调控电磁场分布,实现自然界不存在的物理特性(如负折射率、逆多普勒效应)。其性能取决于结构而非材料成分。超材料结构件还可以兼容雷达、航电、导航等电子系统。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项目中,佳驰还偷偷搞了“特定人工周期薄膜”,这属于超材料技术,已经用在电磁结构件产品里了。说白了,佳驰嘴上说不学光启,身体很诚实——该“拿来”的绝不手软!目前这个项目还称电磁结构件,可能超材料功能有限。
再看看应用场景的区别:
电磁结构件主要应用于传统隐身战机、电磁屏蔽罩(基站、车载雷达)、天线支架。适用于静态环境,对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弱。
超材料结构件主要应用于颠覆性领域,战机机实现雷达/红外多频谱隐身。6G通信中智能超表面(RIS)动态优化信号路径,提升卫星通信效率。还有医学成像中,声学超材料透镜突破衍射极限,实现亚波长分辨率超声检测。
总的来说电磁结构件与超材料结构件分属于不同赛道。
现在这个项目已经到调试收尾阶段了,部分设备都转固了,2025年底铁定投产。佳驰将从“隐身涂料商”蜕变成“电磁综合服务商”。
这个电磁结构件将针对战机、导弹、舰船这些高端装备,现在佳驰不是简单刷层漆,而是直接把隐身功能“焊”进结构件里(比如战机蒙皮、导弹外壳)。这玩意儿,佳驰自称技术含量高、毛利超过70%,比光启还高,不科学,刘董也说过说懂的都懂。
此外,这个项目使得民品想象空间大开。新能源车的电池屏蔽、5G基站的电磁兼容结构件,全要轻量化高性能材料。募投项目还专门给这些民品预留了产能,就等认证通过后杀进去。
再说说这个项目的技术有三大特点:
1. 低频超宽带:专治老式反隐身雷达,别人藏不住的频段它能吞得干干净净;
2. 多频谱兼容:雷达、红外、肉眼探测一锅端,让装备真“消失”;
3. 薄型轻量化:战机蒙皮减重30%以上,飞得更远更省油——这手艺2012年就突破了,现在要量产放大招。
一旦佳驰电磁结构件生产线全开,2025年销售收入要反超涂层,成公司第一大业务。
此外,公司新一代民品电波暗室用自家吸波材料,低频性能碾压同行,今年已中标多个千万级项目(单子最高2724万)。今年6月刚成立“成都皓晶电磁测控”,军转民玩闭环——从测试设备研发到暗室建设再到服务,一条龙收割军民客户。
总结一下
这个20亿电磁结构件项目,在军用领域, 结构件产能爬坡,据称在成飞歼系列战机上有应用。在民用方面,募投项目达产后,新能源车电池屏蔽结构件可能会是大头——民品收入占比要从3%冲到15%,彻底摆脱“靠军吃饭” 。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