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18 15:01
(来源:债市颜论)
报告作者:颜子琦,杨佩霖
导读
摘要
首批科创债ETF持仓结构几何,还有多少空间?
首批科创债ETF顺利上市,共计357只指数成份券被持有,平均被持比例5.78%。2025年7月1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首发上市,累计募集规模289.88亿元,由于此前做市债ETF及其成份券的优异表现,市场普遍对科创债ETF及其成份券抱有较高的期待。基于7月17日PCF数据,10只科创债累计持有不同债券数量368只,含成份券357只,债券余额合计4849.7亿元,占全成份券余额43.3%,被持成份券的平均被持比例约为5.78%。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成份券数量众多,但其中存在较多的永续债,该部分债券几乎很少被ETF基金所持有,在全部成份券中,共包含永续债4778.1亿元,占比超四成,达到42.4%,但ETF基金对永续债的实际持仓规模仅占全部持仓规模的7.5%,实际被持比例低至0.4%。
AAA与AA+是机构首选,产品之间差异显著。从评级分布来看,全部成份券中隐含AAA、AAA-与AA+占比较高,规模分别为2890.4亿元、4154.3亿元与3220.7亿元,占比分别为25.8%、37.1%与28.8%,合计占比超90%。而从实际持仓来看,AAA与AA+是基金公司更为青睐的隐含评级,分别持有规模为95.21亿元与120.52亿元,持仓比例分别为3.30%与3.74%, AAA-实际持仓规模仅有60.46亿元,持仓比例仅1.46%。从各只ETF的评级结构来看,同样以AAA、AAA-与AA+为主,但不同产品间差异较为显著,部分产品以AA+为主,最高比重可达62.9%,而另一部分产品则以AAA为主, 4只产品的AAA占比高于四成。
2至3年期持仓比重较高,多数产品久期在3年以上。从期限方面看,各期限区间的被持比例相对更为均衡,不过中短久期的持仓比重仍要略高于中长久期。从成份券的期限分布来看,3至5年期区间内的成份券余额规模最高,累计3402.5亿元,占比30.4%,而实际持仓的规模约为78.59亿元,实际持仓比例仅有2.31%,并不算特别高,相对而言,2至3年期的成份券实际持仓比重高达3.62%,是各期限区间的最高值。从各只ETF的期限结构来看,基金公司更倾向于持有2至3年期区间内的债券,多数产品久期都在3.5年以上,4只产品久期在4.0年以上,另有2只产品久期不足3.0年。
科创债ETF成份券的空间还有多大?自5月以来,沪深及中证科创债指数的成份券估值整体呈现下行趋势。具体而言,从中位数来看,截至2025年7月16日,全部成份券的信用利差(相较国开)中位数下行至23.25bp,较上月末再度压缩约10.1bp,已处于近段时间以来的最低水平,进一步下行的空间已相对有限。
后续来看,我们认为科创债的扩容仍是大概率事件,由此带来的配置需求或仍能推动成份券估值行情继续演化,但从空间来看系统性的利差压缩机会确已相对较小,因此从现有成份券中优先挑选非永续票息品种是更优选择。具体来看,我们对各隐含评级与剩余期限债券中信用利差在30bp以上的资产进行筛选,共筛选出存量债券814.2亿元,其中绝大多数是长久期债券,7至10年期合计549.7亿元,占比67.5%,评级方面以隐含AA+为主,累计437.7亿元,占比53.8%,整体以中等评级中长久期为主。
风险提示:数据来源失真风险,数据处理人为误差风险。
目录
01
引言
2025年7月1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顺利首发上市,10只产品累计募集规模289.88亿元,其中6只产品跟踪中证AAA科创债指数,3只产品跟踪上证AAA科创债指数,1只产品跟踪深证AAA科创债指数。需要注意的是,年初上市的沪深基准做市信用债ETF,随着质押式回购属性的赋能,5至6月规模整体快速增长,带动成份券估值持续下行,对于新上市的科创债ETF,市场也同样抱有较高的期待,本周我们主要关注新上市10只科创债ETF的持仓情况,及其对应的成份券策略。
02
科创债ETF首发上市,持仓结构几何?
2.1 357只指数成份券被持有,平均被持比例5.78%
基于7月17日的PCF清单数据,10只科创债累计持有不同债券数量368只,合计持仓面值285.25亿元,其中归属于沪深及中证科创债指数成份券的债券合计357只,合计持仓面值合计280.48亿元,另有11只债券不在上述指数的成份券范围内,合计持仓面值4.77亿元。
从持仓比重来看,357只被持有的指数成份券的债券余额合计4849.7亿元,占到全部指数成份券余额(11189.4亿元)的比重为43.3%,被持成份券的平均被持比例约为5.78%,全部成份券的被持比例约为2.51%。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成份券数量众多,但其中存在较多的永续债,该部分债券几乎很少被ETF基金所持有。具体来看,在全部成份券中,共包含永续债4778.1亿元,占比42.4%,非永续债6487.3亿元,占比57.6%,但从实际持仓情况来看,ETF基金对永续债的持仓规模极少,持仓永续债规模合计21.20亿元,占全部持仓规模的比重仅有约7.5%,实际被持比例低至0.4%,而对于非永续债来说,ETF基金持仓非永续债规模合计260.83亿元,占全部持仓规模的比重高达92.5%,实际被持比例达到4.0%。
从单一基金的PCF清单成份券数量来看,仅5只产品成份券数量在80只以上,3只在70只及以上,此外亦有2只产品的成份券数量低于60只,而截至7月16日,全部科创债指数成份券共858只,其中沪深及中证AAA科创债指数成份券数量分别为696只、150只与845只,以此基数来看,各只ETF对成份券的持仓比例均相对较低。
需要明确的是,成份券数量的多少并不会直接影响ETF产品的净值表现,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标的指数的跟踪精确度方面,一般而言成份券数量越多,覆盖率越高,其跟踪的精确度就越高。除此以外,在ETF规模扩容时,PCF清单中成份券数量的多寡也会影响基金公司的实际补券难度。
2.2 AAA与AA+是机构首选,产品之间差异显著
从评级分布来看,全部沪深及中证科创债指数成份券余额合计11194.35亿元,其中隐含AAA、AAA-与AA+占比较高,各自规模分别为2890.4亿元、4154.3亿元与3220.7亿元,占比分别为25.8%、37.1%与28.8%,合计占比超90%,其他隐含评级中,隐含AA债券801亿元,占比7.2%,隐含AAA+债券111亿元,占比1.0%,隐含AA-债券17亿元,占比仅0.2%。
从科创债ETF的实际持仓来看,AAA与AA+是基金公司更为青睐的隐含评级。分别持有规模为95.21亿元与120.52亿元,持仓规模占余额的比重分别为3.30%与3.74%,而AAA-债券余额虽相对更多,但实际持仓规模仅有60.46亿元,占余额比重仅有1.46%,AAA+与AA的持仓比重相对更低,持仓规模分别为0.66亿元与3.63亿元,持仓比重分别为0.59%与0.45%。
从各只ETF的评级结构来看,同样以AAA、AAA-与AA+为主,但不同产品间差异较为显著。具体来看,在全部10只产品中,4只产品以中等评级为主,AA+持仓占比相对较高且都超过全部持仓面额的50%,最高的一只达到62.9%。与之对应的,另外一部分产品则以高等级为主,隐含AAA的占比较高,其中4只产品的隐含AAA债券规模占比高于四成,其中一只达到最高的53.0%。
2.3 2至3年期持仓比重较高,多数产品久期在3年以上
从期限方面看,各期限区间的被持比例相对更为均衡,不过中短久期的持仓比重仍要略高于中长久期。具体而言,从成份券的期限分布来看,3至5年期区间内的成份券余额规模最高,累计3402.5亿元,占比30.4%,而实际持仓的规模约为78.59亿元,实际持仓比例仅有2.31%,并不算特别高,相对而言,2至3年期的成份券余额为2751.3亿元,占比略低于3至5年期,约为24.6%,但实际持仓规模测算约为99.50亿元,实际持仓比重高达3.62%,是各期限区间的最高值。
超长期限方面,7至10年期与10年期以上成份券余额分别为1533.7亿元与375.0亿元,占全部成份券的比重分别为13.7%与3.3%,两者实际被持有的规模分别为25.32亿元与6.13亿元,实际被持比例相当,分别为1.65%与1.64%,除却5至7年期的小样本以外,整体要低于其他期限区间。
从各只ETF的期限结构来看,基金公司更倾向于持有2至3年期区间内的债券。具体来看,在所有产品的期限区间结构中,2至3年期的占比均要高于其他区县,其中产品2与产品8在该区间内的占比均超过40%,而在其他期限区间中,3至5年期区间是更多基金公司的次选,4只ETF在该区间内的持仓规模占比超过30%。从各只产品的加权平均久期来看,多数产品久期都在3.5年以上,有4只产品的平均久期在4.0年以上,另有2只产品平均久期不足3.0年。
03
科创债ETF成份券的空间还有多大?
自5月以来,沪深及中证科创债指数的成份券估值整体呈现下行趋势。具体而言,从中位数来看,截至2025年7月16日,全部成份券的信用利差(相较国开)中位数下行至23.25bp,较上月末再度压缩约10.1bp,已处于近段时间以来的最低水平,进一步下行的空间已相对有限。
后续来看,我们认为科创债的扩容仍是大概率事件,由此带来的配置需求或仍能推动成份券估值行情继续演化,但从空间来看系统性的利差压缩机会确已相对较小,因此从现有成份券中优先挑选非永续票息品种是更优选择。具体来看,我们对各隐含评级与剩余期限债券中信用利差在30bp以上的资产进行筛选,共筛选出存量债券814.2亿元,其中绝大多数是长久期债券,7至10年期合计549.7亿元,占比67.5%,评级方面以隐含AA+为主,累计437.7亿元,占比53.8%,整体以中等评级中长久期为主。
04
风险提示
数据来源失真风险,数据处理人为误差风险。
本文内容节选自华安证券研究所已发布报告:《【华安固收】科创债ETF接棒,能否复刻做市债ETF行情?》(发布时间:20250717),具体分析内容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等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分析师:颜子琦
分析师执业编号:S0010522030002
邮箱:yanzq@hazq.com
分析师:杨佩霖
分析师执业编号:S0010523070002
邮箱:yangpl@hazq.com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本账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华安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华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华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本账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本账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本账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以勤勉的执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信息,本人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本人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任何形式的补偿,分析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声明。
免责声明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合规渠道,华安证券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均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华安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
以本报告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证券(或行业指数)相对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A股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纳斯达克指数或标普500指数为基准。定义如下:
行业及公司评级体系
增持—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沪深 300 指数 5%以上;
中性—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沪深 300 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 5%;
减持—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沪深 300 指数 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