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18 10:35
(来源:行业侦查员)
一图胜千言,近期有哪些有趣的财经图表?让我们一睹为快:
根据美国银行最新的FMS调查,基金经理的平均现金持有比例已降至3.9%,触发了该行的“卖出信号”。A股老股民都知道,有个基金88魔咒——子弹打光了,后面没法加仓。美股也是一样的。
历史数据回顾显示,自2011年以来,此类“卖出信号”一共触发了17次,标普500指数接下来四周中位数回报为负2%,最大跌幅为29%,最佳表现为上涨3%。
标普500指数的峰值市盈率(股价/历史最高盈利)已经涨到了26.3倍,创下2000年互联网泡沫以来的最高水平,比历史中位数高出53%。结合上面的现金仓位卖出指标,美股短期内要提高警惕了!
半导体板块在标普500指数中的权重已从之前的2——4%,飙升至目前的12.1%。Melius Research提出了一个设想:如果半导体是当今经济的“新石油”,那么与能源板块在1980年曾达到约30%的权重巅峰相比,半导体板块的上涨空间可能仍相当可观。
这一类比的核心逻辑是,在工业时代石油是驱动全球经济的关键命脉,芯片在当前的AI和数字经济时代也扮演着类似的基础性、战略性角色。若此逻辑成立,则目前半导体股的上涨还远远没有到头。
接下来再看一组中国A股相关的图表:
根据高盛的股息贴现模型分析,中国A股的股息支付率在未来十年内逐步上升,其估值将有显著的上行空间。具体而言,若A股的股息支付率从当前的约40%,提升至日本(50%)或欧洲(60%)的水平,其公允价值将有望获得11%和25%的上涨潜力。
高盛还预计,2025年中国A股回购总额将同比增长35%,达到6000亿元人民币。中国企业利用借贷资金进行回购的吸引力巨大,主要原因包括:融资成本极低(再贷款利率上限仅2.25%)、股权成本相对较高(约10%)、企业杠杆率有所下降。
历史数据也支持回购的积极作用:在过去五年中,宣布回购的A股公司在随后的6个月和12个月内,股价中位数回报率均达到了5%。
景顺(Invesco)2025年第一季度进行了一项调查,59%的全球主权财富基金将中国视为未来五年的中/高优先级配置目标,该比例高于去年的44%。调查还发现,78%的受访者预计中国的科技和创新领域将具备全球竞争力。
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上,公开上市股票(64%)是首选,这是A股未来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其次是私募市场投资(49%)。外资投资策略更侧重于半导体和电动汽车等特定领域。
最后再看看宏观经济及其它图表:
“含着金钥匙出生”和“富不过三代”都是有严格的科学依据的!
根据一项追踪数千万人的财富代际流动研究,祖父辈的财富水平,与孙辈进入财富前1%的概率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祖父处于财富前10%百分位,孙辈财富进入前1%的概率为1.9%;当祖父的财富水平上升至前2%时,孙辈财富位居前1%的概率增至3.7%;而对于祖父辈处于财富顶端(前0.1%和首富榜),孙辈财富位居前1%的概率,分别飙升至9.9%和13.5%。
这表明,财富的代际传递优势,主要集中在财富金字塔的顶端,祖父辈的财富水平越高,孙辈获得成功的“起跑线”优势就越大,这也符合我们的常识。
研究同时发现,财富“均值回归”效应依然非常强大,“富不过三代”也是被证明的。祖父辈处于财富前1%的精英家庭,其孙辈中有超过90%,未能维持同样的顶级财富地位,大多数财富精英的后代在两代之内就会跌出财富金字塔的顶端。
特朗普一直在反对移民,然而美国人民的看法却和总统并不一致。
根据盖洛普最新民调,认为移民对美国是件好事的民众比例,在2025年创下79%的历史新高,支持加强限制移民的比例从2024年的55%骤降至30%。值得注意的是,被广泛认为排斥移民的共和党支持者,对移民持积极看法的比例从一年前的39%大幅跃升至64%。
近年来美国签发的H-2A季节性农工签证数量呈爆炸性增长,2024财年总数已接近30万份,其中绝大部分面向墨西哥劳工。这一趋势凸显出美国农业对外国劳动力的依赖日益加深。
由于美国是一个富裕且高度城市化的国家,拥有充足的非重体力工作机会,因此本国公民从事农场劳作的意愿很低。任何旨在用本国公民完全替代外籍劳工的政策,都可能导致美国农业生产的崩溃。
根据Redfin的分析,美国房地产市场力量平衡已向买方倾斜,截至2025年4月,市场上活跃的卖家(190万)比买家(150万)多出33.7%,为2013年有记录以来最大差距。这种逆转主要源于高房价和高抵押贷款利率抑制了买方需求,而前几年低利率贷款陆续到期,促使更多卖家进入市场。
Redfin预测,年底前全美房屋价格将下跌1%。
根据Numerator调查数据,在2025年亚马逊Prime Day期间,消费者更侧重于“必需品”而非“可选品”。数据显示,服装鞋履(30%)和家庭必需品(29%)是购买最多的品类;消费电子(18%)等高价非必需品则相对落后。其中,三分之二的商品成交价低于20美元。
这种对低价必需品的追求,表明消费者信心可能正在减弱。
花旗美国经济意外指数显示,自2025年5月底以来,此前一直表现强劲的“硬数据”(如实际产出、销售等)已急剧转弱,与持续疲软的“软数据”(如商业信心调查)的下行趋势趋于一致。近期硬数据的意外下行,标志着经济疲软态势正从心理预期变为现实,增加了美联储降息的概率。
高盛预计美国关税税率将缓慢上升。迄今为止实施的关税,已将实际关税率提高了9个百分点,预计到2027年初,将进一步提高7.8个百分点。
根据巴克莱最新调查,在8月1日之后,全球关税税率将稳定在10%——18%之间,为二战以来最高水平。
中国官方报告的对东盟出口额,远高于东盟记录的自中国进口额。这一差距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1.0以来持续扩大,尤其是在纺织品、橡胶塑料等消费品领域。东盟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已从2010年的9%,增至2024年的16%,证实了转口贸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