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从“宏大叙事”到“一地鸡毛”!新消费的估值杀到位了吗?

2025-07-18 10:4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在“新消费”概念炒作如火如荼的6月,估值之家分别于6月4日、6月6日连续发布《还是对“新消费”多一分警惕吧》、《收手吧阿祖,外面全是镰刀》两篇文章,用于提示“新消费”宏大叙事背景下的炒作风险,并明确指出:

1. “新消费”没有明确的定义,当一个概念没有严格的定义、以及含糊不清的表述,往往能留给资本市场无限遐想空间和炒作空间;

2.如果硬要给“新消费”加一个定义,那么股价涨了就叫新消费,股价跌了就叫“旧消费”,如同股价涨了就叫人形机器人,股价跌了就叫汽车零部件一样。

然而,无数前车之鉴告诉我们,每当市场陷入宏大叙事后、每当市场到处都在宣扬“怕高都是苦命人”时,往往就是该付出代价的时候。仅一个多月的时间,现在用“一地鸡毛”来形容“新消费”,怕是也不过,无论有业绩支撑的、还是纯粹炒概念的,不是在走A字杀,就是在绵绵不断的阴跌。

惨不忍睹的“新消费”

当7月15日泡泡玛特(9992.HK)用一份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350%、远超市场预期的业绩来证明自己时,7月16日迎接投资者的不是狂欢,而是资本市场毫不留情面的逢高兑现,股价当天放量下跌4.03%。即便面对卖方不断上调的业绩预期,市场似乎仍不愿意买账。

图片说明:在泡泡玛特公布业绩后,各券商分析师纷纷上调2025年业绩预测,数据来源于Wind

当“新消费标杆”的狂热不再,迎接其他“新消费”的,则是估值下修,即便公司本身估值不算太高或业绩增速良好。例如,截止到2025年7月16日,泡泡玛特最大回撤为11.64%,而蜜雪集团(2097.HK)、老铺黄金(6181.HK)、毛戈平(1318.HK)、卫龙美味(9985.HK)、巨子生物(2367.HK)等等一批优质“新消费”企业,最大回撤达到18%~30%的区间。

图片说明:港股代表性“新消费”公司近3个月股价最大回撤,数据来源于Wind

如果说港股“新消费”的标杆是泡泡玛特,那么A股“新消费”的标杆就是万辰集团(300972.SZ),一家迎合了“第四消费时代”、把握零售渠道变革机遇、充分满足消费者“花小钱获得巨大幸福感”的公司,同时也是最能体现“新消费”内涵的10倍股,其业绩表现丝毫不逊于泡泡玛特。

图片说明:万辰集团与泡泡玛特业绩增速对比,数据来源于Wind

同样的,当A股“新消费标杆”的狂热不再,其他优质“新消费”公司免不了更大幅度的估值下杀,若羽臣(003010.SZ)、一致魔芋(839273.BJ)、中宠股份(002891.SZ)、润本股份(603193.SH)、丸美生物(603983.SH)等等一批典型优质“新消费”公司,股价表现上都在绵绵阴跌。

图片说明:A股代表性“新消费”公司近3个月股价最大回撤,,数据来源于Wind

而基本面不是那么“优质”的公司,或者缺乏业绩支撑的“新消费”公司,则更是直接“一地鸡毛”。还记得那首资本市场上流传的诗歌吗?现在哪一家公司不是已经完成了一轮A字杀,就是在A字杀的路上?

图片说明:“新消费”诗歌,数据来源于雪球

宏大叙事常有,而常青树不常有

二季度“新消费”的高潮、与一季度人形机器人的高潮,本质上都是宏大叙事背景驱动下的估值抬升,如果一定要对两者做一个区分,或许差异在于:人形机器人板块几乎找不到业绩支撑的公司,而“新消费”板块确实有一批业绩正在爆发的公司。

可是,业绩爆发又能怎么样?估值过高就是原罪。

上一个有宏大叙事背景支撑、且业绩连续多年爆发性增长的消费品公司,或许是珀莱雅(604605.SH)和爱美客(300896.SZ),其中:

珀莱雅在2017年IPO的第一天起,就有国货崛起、长坡厚雪的宏大叙事背景,丝毫不逊于今天的“新消费”,这使得珀莱雅一上市走出了连续3年的主升浪,2020年7月市场把珀莱雅的估值给到了100倍PE(TTM)附近,和今天大量的“新消费”公司如出一辙。

而珀莱雅也不负众望,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的4.76亿飙升至2024年的15.52亿,期间CAGR高达34.38%,但珀莱雅今天的股价,仍与2020年5月基本持平。换句话说,即便企业经营优秀如珀莱雅,也花了整整5年的时间,才把过去的高估值给消化掉,问题是有几家企业能像珀莱雅一样优秀呢?

图片说明:珀莱雅估值与股价变化,数据来源于Wind

2020年9月上市的爱美客,同样承载了消费升级、强成瘾性、医美茅台、以及女人对爱美的无限追求等宏大叙事逻辑,PE(TTM)一度超过300倍,比今天的“新消费”有过之而无不及。

爱美客同样没让市场失望,仅用3年时间就将净利润提高了332%,CAGR达到了62.84%。但爱美客今天的股价,还不及上市后第5天的价格。换句话说,即便企业经营优秀如爱美客,整整5年时间也没有把高估值完全消化掉,而且论起商业模式和打造大单品的能力,绝大部分“新消费”企业更是远远不如爱美客。

图片说明:爱美客估值与股价变化,数据来源于Wind

“新消费”的估值杀到位了吗?

一方面,以估值角度讲,“新消费”样本企业当前的平均PE(TTM)约56倍、2025年的平均动态PE约37倍,2026年的平均动态PE约29倍。无论从哪个估值指标来看,现在的估值还是非常高。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市场上存在不少景气度更高、业绩增速更快、业绩能见度更清晰、估值远却低于“新消费”的企业,尽管这些企业未必属于消费行业,但伤害往往来自于对比。例如光模块翘楚新易盛、高密度HDI板的胜宏科技等等。

毫无疑问,对于这些在港股和A股上市的优质“新消费”企业,“一地鸡毛”过后一定有被错杀的优质企业,同时大概率也会有凭借超高成长性快速消化掉高估值的公司,只是去伪存真的难度将变得极高,千万不要相信类似“怕高都是苦命人”这样的鬼话。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