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17 20:42
2025年7月17日,由知名媒体IP《首席访谈》发起成立的企业决策人社群“首席朋友圈”走进达实智能,深入了解达实智能企业创新发展之路,共同探讨企业家的“心力驱动”实践。
活动当天,来自凤凰网、独角兽领袖联盟、中交地产、香港铜锣湾集团、国泰海通证券、中欧资本、联想后海中心、长江商学院、深圳市和健集团、中合集团、景鹏集团、境成资本、中深资本、山克新能源等企业和机构的百余位投资人、企业家、媒体和超级个体相聚达实智能大厦,参访了达实智能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展示中心,了解了达实智能接入生成式AI后AIoT平台的智慧助手应用。
纵向创新:达实AIoT平台赋能企业园区用户
达实智能创始人兼董事长刘磅以“万物智联 心心相通”为主题,分享了公司的成长历程、创新故事和未来发展展望。达实智能以AIoT平台为核心的新一代智能化解决方案、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产品创新,以及“心力驱动”的发展历程,引起活动来宾高度关注。
刘磅董事长展示了自己手机端AIoT平台的三维可视化页面,现场演示了达实AIoT平台V7版本AI助手的物联应用,语音询问“达实大厦负二层有多少空余车位”,并得到了AI助手的准确回答。刘磅董事长补充道:“通过这种方式,销售可以向客户直观展示园区,企业园区在规划阶段就可以把智能化效果呈现到客户的前端,赋能营销和业务发展。”
圆桌对话:探讨AI时代的心力驱动之路
本次活动圆桌对话环节金句频频,掌声阵阵。《首席访谈》制片人刘佳一作为主持人,与博研商学院院长徐晓良,中欧资本董事长、原华为VP张俊,中合集团董事长、紫荆未来科技董事长吴海明,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围绕“心力驱动”展开深度对话。
博研商学院院长徐晓良认为,“心力”就是历经千辛万苦,能不能再多吃一苦;走遍千山万水,还能不能再咬牙坚持;说尽千言万语,能不能在面对客户与市场的时候,多说一句。尤其在当下的每一天,企业家其实都是在用生命在前行。AI或许可以替代部分重复性脑力劳动,但是无法替代情感和价值判断等非理性因素,只有人可以对人工智能提问,关键在于如何提问,提出高质量问题。
中欧资本董事长、原华为VP张俊表示,面对当下的环境形势,企业的机会在于国产替代和生态共荣。做产品不易,做生态更难,因为人只能赚到认知以内的钱。无论是企业家还是风险投资,想要成功都需要做到知行合一,知耻而后勇,在行业内积累经验,在客观资源和个人能力、时间线上寻找平衡点。他认为,AI时代的中国企业还要在技术上,尤其是以芯片、显示器、操作系统为代表的核心软硬件领域不断发力。
中合集团董事长、紫荆未来科技董事长吴海明分享了对本次活动的感触,表示达实智能大厦的物理空间和AI技术的实际应用,让这栋建筑更有生命力,是能触摸到人性关怀的智慧大厦。他认为,所有产业都有各自的发展脉络,会存在空缺机会,过剩供给,以及产业需求。企业要把对产业的认知和自我认知合体,才能基于“心力”走出困境。AI技术可以服务人,但是无法在心力上代替人。
谈及AI 给企业家的“心力”带来的机会和挑战,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分享到,达实公司的基本信念是“人人心中都有无尽能量”,并且笃信“行为作业反作用”的人生真理,公司对所从事行业从坚持到热爱,不断纵向创新。过去公司采用判别式AI的专家系统,以及AI优化算法,来实现达实智能大厦的设备节能和人员行为节能管控。如果说判别式AI用在控制物,最新生成式AI的接入则用在服务人,服务客户建筑空间内每个角色,助力客户的商业成功。
在分享环节,多位参会嘉宾上台分享了本次活动感悟,表示圆桌对话非常精彩,各位企业家与投资人对于形势和方向的研讨,对于企业未来3-5年发展都很有价值,也有来宾认为达实智能把前沿科技力量和民族文化思想结合得非常好,给了大家更多精神力量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