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17 20:19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山西籍原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一审判决下发。
据《财新》、《民航卧谈会》等多个公众号消息,原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已正式判刑。根据一审判决,陈峰被判有期徒刑12年,合并执行至2033年底,并处罚金2.21亿元、没收个人财产4000万元。其三项罪名及对应刑期分别为: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4年、职务侵占罪7年、骗取贷款罪4年。若不上诉且无减刑,陈峰出狱时将满80岁。
除陈峰外,海航集团原监事长孙明宇、海航控股原董事长包启发等人亦被纳入同一判决序列。时间上,陈峰于2021年9月被实施强制措施;孙、包二人则于2022年3月在海航大厦被警方带走,当日即被采取强制措施。
财新》
▍创业
陈峰出生于1953年6月,山西霍州人,是海航集团的主要创始人。他毕业于德国汉莎航空运输管理学院,并获得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曾任职于中国民航局与国家空中交通管理局,是中国民航业改革最早一批“下海”官员之一。
1989年,海南省筹办地方航空公司,省政府划拨1000万元启动资金,陈峰受命组建海南省航空公司,并抓住股份制试点窗口,通过定向募集筹资2.5亿元,完成民航业首次规范化股改。
资金瓶颈下,陈峰与搭档王健多次造访华尔街,1995年引入索罗斯量子基金2500万美元,使海航成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航空公司。1993年5月2日,海航首架波音737执飞海口—北京航线,首航当日陈峰亲自在客舱端茶送水,宣告这家海岛航司正式启航。
随后海航以“飞机抵押—贷款—再买飞机”的杠杆循环迅速扩大机队规模,并在1999年借海口大英山机场搬迁之机,锁定3000亩核心地块,以此为基础切入地产、机场、酒店、物流、金融等多条赛道,形成了后来万亿资产的“海航系”。2000年元旦,海航集团挂牌成立,陈峰任董事局主席。
2001年中国“入世”后,民航局将十家直属航企整合为国航、南航、东航三大集团。主营支线、市占率不足2%的海航为避被重组,举债扩张:先以7.8亿元收购海口美兰、三亚凤凰机场,2002年美兰机场H股挂牌,凭上市融资撬动银行数十亿元新增授信,完成首轮资本突围。
2003年,陈峰提出“一主两翼战略”:做大航空运输主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与主业相关的酒店、旅游和金融业务。海航的多元化,就是高杠杆全球扫货:2011年旗下已近600家公司;2016年航空收入占比跌破40%,资产冲至1.2万亿元,负债率同步飙升。
▍危机
2017年6月,原银监会要求各银行对海航集团、安邦集团、万达集团、复星集团、浙江罗森内里投资公司的境内外融资支持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摸底排查,重点关注所涉及并购贷款、“内保外贷”等跨境业务风险情况。
因此,银行与金融机构对海航集团“只收不贷”。陈峰曾坦言,在这种情况下,海航在债务市场和银行市场上一共还了1000多亿的债务。
截至2017年年底,海航集团在不到三年时间内并购投资规模接近500亿美元。一系列收购曾在2016年达到了顶峰,当年标志性的收购便是以65亿美元从黑石集团手中收购希尔顿集团约25%的股份。
海航集团官网所披露的业务板块从最多时的七个一路被砍至只剩下航空、物流两个板块,陈峰也完成了对于管理层的“清洗”,其子陈晓峰迅速晋升为海航集团董事兼总裁。
2018年上半年,海航集团就处置了2000多亿元资产,全年处置资产的规模达到3000亿元。
2018年7月4日,时任海航集团董事长王健在法国意外逝世。王健是海航多元化、全球化激进扩张的主导者,而因为意见相左,陈峰在当时已经退居二线,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但是意外发生后,陈峰重回一线,出任董事长。
▍自救
陈峰在王健去世后“复出”,并主导了一场海航集团的“自救行动”。期间,陈峰选择抛售资产求生:卖飞机、卖酒店、卖大厦、卖物业……海航系企业也通过减持上市公司股份、转让航空公司股权等举措获取资金。
2018年11月,陈峰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还曾表示,危机正在逐步过去,一定会过去,一定可以过去。“度过完以后,我还是回去做我自己的事。该发生的一定发生,不该发生的一定不发生。”
2019年11月,陈峰再次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仍在重复一年多时间3000多亿元资产的处置规模。但是截至2019年上半年,海航集团的债务总额仍超过7000亿元。
2019年4月,在接受采访时,陈峰对于当年3月的偿债高峰曾自信地表示“安然度过”,并且“没有一笔公募债违约”。但是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海航系公司债券不断爆雷,特别是集团层面的公募债“09海航债”曾在兑付前半个月突然停牌,引发市场焦虑,虽然最终于12月底成功兑付,但这笔余额13亿元债券兑付的波折足以折射出海航资金链之困顿。
在年底的新年贺词中,陈峰坦承,2019年海航资金短缺的情况仍未解决,并存在工资迟发、缓发的现象。
2020年2月29日联合工作组成立,陈峰已经“淡出”。在联合工作组成立后,顾刚与常务副组长任清华均进入海航集团董事会,并分别出任执行董事长与联席CEO。当时有海航人士表示,陈峰虽然保留董事长职位,但是顾刚逐渐取代陈峰成为海航对内、对外的代表,陈峰虽然仍在集团上班,却更多流于程序性角色。
在2021年1月22日,联合工作组进驻海航集团近一年后才发布首份公告,称已经完成尽职调查工作,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制定了风险处置工作思路和方案,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与此同时,海航系3家上市公司海航基础、海航控股、供销大集均发布《关于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自查报告的公告》,详细披露了大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未披露担保等情况。以主要持有海航系航空主业资产的海航控股为例,其被占用的资金高达375亿元,仅帮大股东兑付员工理财的金额就达8.2亿元。
海航控股早就被认定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2018年,海航集团及其关联方以海航控股为主体向银行申请3笔贷款共计65.7亿元,用于清偿债务,而海航集团后续通过转让两家公司股权的方式抵减部分拆借本金。
▍破产
2021年1月底,海航集团破产重整公告便已发布。
2021年6月底,陈峰曾因一封举报信再次落入舆论漩涡,这封“海航两万员工集体举报董事长陈峰”的举报信列出的“违法犯罪事实”包括:暗箱操作私自兑付集资款、贪心妄想把海航变为家族企业、利用职权拉帮结派中饱私囊。特别指出,在集团处置3000多亿元资产化解流动性危机时,陈峰利用手中职权私自动用近百亿资金,优先给自己、亲朋好友以及部分嫡系集团高管购买的集资产品进行了本金及其利息的兑付。
9月18日,顾刚在海航安全生产经营例会上表示,重整完成后海航将拆分为四个完全独立运营的板块——航空板块、机场板块、金融板块、商业及其他板块。
其中,航空板块由辽宁方大集团控股,更名为“海南方大航空发展有限公司”,海南航空(600221)作为核心运营平台继续运营;机场板块划入海南省国资委旗下的海南发展控股;剩余资产打包注入信托计划,由“海南海航二号信管服务公司”持有,专司偿债与资产处置。2024年年初,原海航集团的商业板块业务主体ST大集也有了最终的归属,实控人由海航信管变更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海航信管也是已经破产重整的海航集团万亿债务的重要偿债主体,旗下有原海航集团多个资产,包括渤海租赁、渤海信托、渤海人寿、华安财险、供销大集、金海智造、海航酒店、CWT等境内外上市公司和实体运营企业近100家,管理资产规模超2000亿元。
▍被抓
2021年9月24日晚间,海航集团官微发布消息,海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峰、首席执行官谭向东因涉嫌违法犯罪,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目前,该案件未有审判结果公布。
根据海航集团此前披露的股权架构,陈峰持股14.98%,与2018年7月意外逝世的王健并列为海航集团最大的自然人股东。
2023年11月20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发布一份关于海航集团及相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决定书显示,该行政处罚是对海航集团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立案调查、审理后,证监会做出的最终判决。判决对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处以700万元罚款、对陈峰处以600万元罚款,对谭向东、陈晓峰、包启发、何家福、杜亮、张岭等其余六位原海航集团高管处以共计1250万元罚款。
决定书中称,2018年至2020年期间,海航集团组织、指使九家公司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关联交易,组织、指使六家公司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担保。陈峰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谭向东、陈晓峰、张岭、包启发、何家福、杜亮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