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外卖大战”难逃多输结局

2025-07-18 02:32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外卖大战”难逃多输结局

□刘金陈

7月15日,中国烹饪协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等多个协会相继发声,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补贴,共同维护市场公平秩序,保障商家合理利润空间。

从2008年成交第一单外卖至今,十多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外卖市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5.45亿人。但近期,“外卖大战”持续升温,每逢周末就展开交锋。上周末,美团送出了多个线下咖啡茶饮通兑券,淘宝闪购则继续发放188元大券包……你来我往的激战之下,美团、淘宝闪购均宣布订单量创下新高,让不少消费者沉浸在“0元购”的快感中。

今年这一轮“外卖大战”,始于京东入局,而伴随着淘宝中途进场、美团激烈反击进入高潮,但各外卖平台跑马圈地、抢夺流量的“内卷式”大战,并非只发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当“战火”从线上蔓延至线下时,其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挤压等隐忧,也逐渐浮出水面——

一方面,对大多数入驻平台的外卖商家而言,参加补贴活动纯属“赔本赚吆喝”,商家不参与则无流量,参与就破价亏损;而当消费者集体涌入外卖平台“薅羊毛”时,大量依赖堂食的实体商户也陷入了客流量锐减的困局。是否补贴、补贴多少,其实是平台自己的经营策略,平台也可以自主决策,但平台之间超限度的补贴竞争,代价可能反而是牺牲了线下商家的利益。

另一方面,“外卖大战”中,平台的很多补贴政策都是临时出台、到点取消,这对商家的销量预估、备人备货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也有可能干扰餐饮供应链的正常运转。之于商家,一旦估低了,就可能会出现“爆单”现象、措手不及;一旦估高了,已经下单的各类原材料就会砸在自己手里,不仅浪费资源,更推高了经营成本。

各平台之间的“外卖大战”,本质上是通过“烧钱”极端补贴催生临时需求、做大订单数据——既挤压了商家的生存空间,也加大了外卖骑手的瞬时负荷,消费者虽然“薅到了羊毛”,但品质或许大打折扣,在事实上造成了多输的局面。当浪潮退去、泡沫挤尽,这些“卷”出来的辉煌数据,既不能反映实际,也无法指导实践,意义其实不大。

“内卷式”竞争没有出路。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先是联合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再是部署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治理不正当价格行为……多措并举,就是试图制止这场不能打、也打不赢的战争。“外卖大战”扰乱市场秩序、破坏行业生态,不仅与饮鸩止渴无异,也涉嫌违法违规,当速速休矣。

十多年来,从餐饮外送到买菜、买药、买零食,再到即时零售、万物到家……今天的外卖,已发展成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并涉及多个领域,不仅是迭代最快的行业之一,更不断催生新的消费增长点。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大、潜力足,理应容得下、也应该容得下更多的新玩家,也唯有持续提质服务、引入良性竞争,才能多方共赢、走得更远。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