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17 17:57
当储能行业还在为盈利模式苦苦探索时,南方电网旗下上市公司南网储能(600995.SH)已悄然交出了一份令人艳羡的成绩单。
最新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83亿元,同比增长12.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高达8.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8.06%。这一增速不仅超出市场预期,更创下近年来最强劲增长纪录。
在气候变化加剧、来水不稳定的行业背景下,南网储能凭借其多元化的储能布局和精准的运营管理,成功抓住了水电大发窗口期,实现业绩全面爆发。
1
业绩增速超预期
仔细拆解这份成绩单,多项财务指标均呈现强劲增长态势。除营收和净利润双增外,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样亮眼,达到8.08亿元,同比增长27.38%。
基本每股收益0.25元,同比增长25.0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3.69%,较去年同期提升0.72个百分点,资产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资产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达542.62亿元,较年初增长7.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19.62亿元,较年初增加2.89%。这一业绩表现标志着南网储能连续第二年实现稳健增长,且今年上半年增速已明显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来自水电站的出色表现。2025年上半年,公司调峰水电总发电量达4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33%,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引擎。
具体来看,装机容量132万千瓦的天生桥二级电站发电量32.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45%。装机容量60万千瓦的鲁布革电厂发电量8.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02%。
最亮眼的是装机容量仅11万千瓦的文山小水电站,发电量2.35亿千瓦时,同比大增33.92%。
“调峰水电厂来水增加,发电量同比增加是业绩提升的主要原因。”公司在业绩快报中明确表示。水电站的优异表现直接带动了公司发电业务收入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发电行业主营业务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11.54%。
2
三大业务齐头并进
在装机容量方面,南网储能继续保持稳步扩张。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总装机容量达1296.42万千瓦,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23.04万千瓦。
从能源结构看:
抽水蓄能占据主导地位,装机容量达1028万千瓦,作为公司传统优势领域,提供了稳定的收益来源;
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65.42万千瓦,显示出公司在储能技术多元化方面的积极布局;
调峰水电装机容量为203万千瓦,构成了公司发电业务的重要支柱。
这一装机结构反映了南网储能在传统水电、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三大业务板块的均衡发展,为公司应对能源转型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储能业务表现抢眼,收入同比增长28.87%,主要得益于新增云南丘北储能电站投产。
公开资料显示,南网储能成立于1997年12月,注册资本31.96亿元,是一家由国务院国资委实际控制的中央企业。公司核心业务涵盖抽水蓄能、调峰水电和新型储能三大领域的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
作为行业龙头,公司拥有2219名员工,管理着庞大的能源资产网络。通过参股方式,南网储能扩大了业务覆盖范围,旗下参股企业达38家,包括南宁蓄能发电有限公司、梅州蓄能发电有限公司、海南蓄能发电有限公司等。
这一布局使公司在华南地区储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公司也坦言面临行业政策变化、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长以及自然条件依赖度高等风险因素。但多元化的业务结构为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缓冲空间。
在投资者交流中,南网储能表示,下半年将加快推进在建储能项目,尤其是新型储能装机容量的提升。
随着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水电站发电量存在波动可能。不过,抽水蓄能业务的稳定性和逐步扩大的新型储能规模,为公司应对自然条件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资本市场对这份业绩快报反应积极,多家机构表示将重新评估南网储能的全年盈利预期。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南网储能的这份成绩单不仅展示了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更凸显了储能行业的发展潜力。随着国家政策持续支持、储能技术不断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作为行业先行者的南网储能,有望在能源结构转型浪潮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活动预告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