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承销一单赚700块,券商在想什么?

2025-07-17 17:58

债券市场的低价承销问题再度引发监管关注。

近日,部分头部券商在银行间债市承销项目中给出极低报价,引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启动自律调查。

7月11日,交易商协会发布公告称,在广发银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项目中,6家主承销商中标承销费引发市场关注。

依据《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规则》,交易商协会对相关机构启动自律调查。

交易商协会表示,若相关方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违反自律规则的情况,将依据有关规定予以自律处理。

公告显示,六家涉事主承销商分别为:中国银河证券、广发证券兴业银行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证券

除兴业银行为商业银行外,其余5家均是国内头部券商。

据天眼查信息,广发银行于7月10日公示了上述项目中选结果。

据悉,该招标项目规模达350亿元,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进行。

六家机构的中选含税预估服务费分别为:中国银河证券700元、广发证券1050元、兴业银行700元、国泰海通证券4998元、中信建投证券3.5万元、中信证券2.1万元。

其承销费总和约6.3万元,折算后整体承销费率仅为0.00018%。

也就是说,为广发银行服务一年,平均每家主承销商获得的报酬刚过1万元。

而其中,中国银河证券和兴业银行的700元报价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事实上,低价承销并非首次引发监管介入。

2020年4月,中信证券与兴业银行在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40亿元中期票据项目中报出0.003%的承销费率,随后被交易商协会处以警告并责令整改。

2019年,广发证券因以明显低于成本的价格参与某公司债券项目投标,也曾被监管点名。

据说当年在某大型央企为百亿公司债进行承销招标时,广发证券报出了1万元的价格,承销费率低至0.0001%,被人举报。

后来,该央企宣布取消此次招标发行。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商协会此次调查的时间节点亦备受关注。

6月16日,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承销规范的通知》,明确禁止承销机构以低于成本的报价参与债券项目竞标。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券商与银行通过低价竞标争夺债券项目已成为行业常态,不少机构以牺牲利润换取排名与市场份额。

但承销费压至“白菜价”,已对市场公平和服务质量构成影响。

实际上,债券承销价格战的背后,是行业“内卷化”的一个缩影。

从债券市场到新能源汽车、外卖物流等多个行业,低价竞争不断侵蚀企业利润空间,也扰乱了正常市场机制。

虽然不同项目、不同机构的债券承销费率差异较大,但部分市场化操作下仍可达到0.01%左右。

本次350亿元项目承销费总额不足6.5万元,反映出当前市场报价与合理区间之间已出现明显偏离。

调查仍在进行,承销机构如何回应及市场如何调整,值得持续关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