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简科技涨2.42%,成交额3.09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2025-07-17 15:45

7月17日,中简科技涨2.42%,成交额3.09亿元,换手率1.98%,总市值163.48亿元。

异动分析

军民融合+军工+碳纤维+专精特新+商业航天

1、公司招股书:公司是专业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研发制造商,具备高强型 ZT7 系列(高于 T700 级)、 ZT8 系列(T800 级)、 ZT9 系列(T1000/T1100 级)和高模型 ZM40J(M40J 级) 石墨纤维工程产业化能力,并已成为国内航空航天领域 ZT7 系列(高于 T700 级)碳纤维产品的批量稳定供应商。 公司经过长期自主研发并生产的国产 ZT7 系列(高于 T700 级)碳纤维产品打破了发达国家对宇航级碳纤维的技术装备封锁,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型产品先进水平,经过严格的产品验证,已被批量稳定应用于我国航空航天八大型号, 优先满足了国家战略需求,实现军民深度融合。

2、公司自主研发并生产的国产ZT7系列(高于T700级)碳纤维产品打破了发达国家对宇航级碳纤维的技术装备封锁,已被批量稳定应用于我国航空航天八大型号,实现军民深度融合

3、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高性能碳纤维及织物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高性能碳纤维、碳纤维织物。

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全国中小企业评定工作中最高等级、最具权威的荣誉称号,是指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对于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以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公司已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5、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航空、航天等领域用碳纤维的研制与批产。公司主要产品为碳纤维、碳纤维织物。公司ZT7系列碳纤维产品已经率先稳定批量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多年,以ZT9H为代表的新一代碳纤维也伴随不同应用领域进行了多个场景的验证,进展顺利,新产品多方位多梯次布局。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2845.96万,占比0.09%,行业排名13/48,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19.02亿,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

区间 今日 近3日 近5日 近10日 近20日
主力净流入 2845.96万 -5259.56万 -5111.80万 -2923.16万 -1.12亿

主力持仓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1.27亿,占总成交额的9.97%。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35.18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35.18元,近期该股有吸筹现象,但吸筹力度不强;目前股价在压力位37.29和支撑位37.10之间,可以做区间波段。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玉龙北路569号,成立日期2008年4月28日,上市日期2019年5月16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碳纤维67.88%,碳纤维织物32.05%,其他(补充)0.07%。

中简科技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航空装备Ⅱ-航空装备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航天军工、碳纤维、军民融合、商业航天(航天航空)、新材料等。

截至7月10日,中简科技股东户数3.47万,较上期减少3.73%;人均流通股12214股,较上期增加3.88%。2025年1月-3月,中简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39亿元,同比增长62.89%;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91.29%。

分红方面,中简科技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6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59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3月31日,中简科技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