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16 19:04
今年以来,绿化公司以新港二号路三号区绿化养护示范区为试点,积极推动天津港首个绿化养护管理数字化试点项目落地实施。该项目依托先进的绿地智慧管理系统,并配套智能化硬件设备,构建绿地资产清晰、精细化养护管理、数字化动态监测监管绿化养管新模式,标志着公司绿化养护管理正式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在我市树立起了绿化管理行业数字化转型新标杆。
该项目采用“1个平台+N个子系统+1个中心”的先进架构,打造专业化、综合化的绿地智慧管理系统。项目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通过高效传感设备实时感知园区内植物的健康状况和环境变化,自动采集土壤温度、植物径流、生长速度、虫害种类数量等数据,由数字化管理平台快速分析数据,自动给出最优的养护方案,管理人员再通过平台下发工作任务,同时,养护人员快速响应,形成高效运转的智能闭环。
绿化公司梳理日常管理工作需求,前瞻性谋划未来发展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为智慧管理平台设计了多项功能性子系统,实现了绿化养护管理和日常作业的数字化转型,重塑了绿化管理生态。
绿地资产管理数字化:
通过建立动态数据库与资产地图,实现绿地资产规格明细可视化,并将重点资产采用二维码定位管理,为绿地资产价值管理和生态效益量化奠定基础。
养护作业管理数字化:
通过养护作业工作标准创建、日常作业计划编制与审核、作业月历提醒与工单派发、工作日志上传与审核四个环节的管理,形成日常作业全过程闭合管理留痕,根据相关数据进行进度分析与质量分析,全面保证养护质量水平和整体绿地景观效果。
巡检整改数字化:
通过平台下发质量整改工单、限定整改期限,再利用系统短信提醒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后由责任人反馈情况,巡检人审核,形成可追溯的电子档案。
病虫防治数字化:
建设病虫防治信息库,每周向工作人员推送近期病虫害防控工作清单,包括病虫种类、危害品种、调查方法和防治措施。
碳汇评估数字化:
应用城市绿地碳汇评估模型,综合评估园区内植物碳汇量和绿地生态效益,通过集成植物生理监测设备,实时获取植物生长信息。通过碳汇数据分析选择高碳汇植物,指导未来区域绿化规划设计。
目前,绿化公司为更好地发挥平台集中统一管理作用,在示范区内建立起了一座综合指挥中心,利用互联网将技术性管理、日常巡查、档案管理、统一作业标准、大数据积累和分析等汇总到一个平台上,实现绿化管理的系统化和智慧化。
同时,为更好发挥智慧管理平台在自动控制与数据应用上的优势,绿化公司还投入资金,对示范区内智能化设施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他们全面改造了智能灌溉系统,通过温湿度自动控制和远程终端控制电磁阀开关实现智慧灌溉,并在灌溉水源处应用水肥一体机,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经实验验证,该模式可节约灌溉用水达27%,节省浇水人工成本达50%。他们还利用配套智能化硬件设备实时监测气候、土壤、植物生理、病虫害等关键要素,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预警,其中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仪等设备可实现虫情病害的自动报警,并结合信息库向养管人员定向推送防控指南。
下一步,三号区绿地养护示范区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所积累的数字化管理经验、养护数据及标准化管理模板,将为更大范围的绿化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支撑,树立可推广复制的行业标杆,为天津港加快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筑牢生态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