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16 12:29
转自:支点财经
7月15日,支点财经从湖北省上市工作指导中心了解到,今年以来,湖北企业上市积极性明显提高,新增报审企业9家、报辅企业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9家。其中仅6月30日,就有龙辰科技、博韬合纤、正大种业、里得科技、吉和昌5家企业申报北交所。新增兴福电子科创板上市、宏海科技北交所上市,元光科技、香江电器、大众口腔港交所上市。禾元生物通过科创板审核并提交注册,超颖电子通过沪主板审核。
截至7月10日,湖北省上市公司总数192家(境内153家、境外39家)、在审企业13家(境内8家、境外5家);在辅企业4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25家(基础层142家、创新层83家),省级上市后备“金种子”“银种子”企业1355家。
5家企业同日申报北交所
6月30日,博韬合纤、正大种业、龙辰科技、吉和昌、里得科技共5家企业同日发布招股说明书,拟在北交所上市。前三家企业分别来自荆门、襄阳、黄冈,后两家为武汉企业。
博韬合纤从事丙纶短纤、涤纶短纤及其他化学纤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丙纶短纤是用石油精炼的副产物聚丙烯为原料制得的合成纤维,具有质轻、强度高、耐磨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顶棚、座椅、地毯等领域。
2022-2024年,博韬合纤和子公司江苏博韬的丙纶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合计为14.90%、18.1%和20.20%,保持国内排名第一。财务数据显示,同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55亿元、7.41亿元、8.3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354.76万元、6207.18万元、6370.49万元。
正大种业从事玉米种子研发、生产、销售。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19亿元、4.09亿元、3.80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9469.40万元、8843.16万元、8113.31万元。
吉和昌是一家专注于表面工程环氧化学品及环氧衍生新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其产品如碱锌低区光亮剂、镀镍光亮剂、四羟乙基乙二胺等,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新能源、电子材料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客户包括新宙邦、天赐材料、巴斯夫等头部企业。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27亿元、4.38亿元、5.17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5608.86万元、5621.29万元、5634.63万元。
龙辰科技和里得科技均为二度冲击上市。
龙辰科技主要从事电容器用聚丙烯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导产品主要有基膜和金属化膜,应用于电子、家电、通讯等多个行业领域。2022年,公司首次申请北交所上市,2023年,上市委员会对公司上市申请终止审核。此番再次申报,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龙辰科技营收分别为3.44亿元、3.71亿元、6.0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06.89万元、4348.49万元、6930.86万元。
里得科技是一家从事配网不停电作业专用车辆、专用设备、专用工具、专业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曾通过深市主板IPO审核,但因批文有效期届满未能完成发行。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里得科技实现营收分别为4.2亿元、3.46亿元、3.9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27.11万元、5615.34万元、6568.99万元。
“黄鹤凌云”完善上市全链条服务机制
数据显示,2021-2023年,湖北连续三年新增上市和过审企业达到20家。2024年,在A股IPO持续收紧的情况下,湖北新增上市公司排名全国第6,境外上市家数为历年来最多;今年新增境内上市公司排名全国第5,境外上市有望再增。
今年,湖北省印发《新形势下重塑企业挂牌上市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实施“黄鹤凌云”计划,打造梯次培育、差异辅导、协同赋能的上市服务体系,构建价值发现、规范培育、融资对接、上市护航全链条服务机制。
在孵化培育阶段,湖北实施省级“金种子”“银种子”计划,实行年度评估动态调整,2025年上半年分别增补省级上市后备“金种子”“银种子”企业52家、120家,调出“金、银种子”企业30家。截至目前,累计储备省级上市“金种子”企业524家,“银种子”企业831家。
湖北还搭建企业数据中心,归集企业所属行业、股权结构、生产经营、研发投入等数据,进一步优化后备企业资源库,再根据资本市场政策导向,对科技型、消费类、未盈利等类型企业建立专项后备库进行重点培育。
湖北省上市工作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中心联合沪深北交易所,采取专家授课、经验分享、路演推介、走访座谈等方式,先后举办“赋能专精特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光通讯企业上市培训、走进交易所等活动,累计培训指导企业500家(次);协调资本市场优质要素资源,指导宜昌、荆州等地召开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座谈会,激发区域企业上市融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组织交易所和中介机构专家,到武汉、宜昌、孝感等地实地调研,走访企业80余家,提供了上市规划、板块定位、股改规范、融资对接等服务。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湖北资本市场加速发展,是当地制度创新的化学反应。从“金种子”“银种子”企业培育到“黄鹤凌云”计划,湖北正在构建“政策引导—市场驱动—服务赋能”的良性生态。湖北作为中部大省,今年在资本市场的破局探索,也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供“湖北方案”。
高质量遴选新一轮上市后备资源
湖北省上市工作指导中心主任向勇表示,湖北充分利用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在鄂基地功能,常态化开展企业上市培训培育、债券融资、并购重组、风险防范、投资者教育等系列活动。
对在审企业,湖北省上市工作指导中心跟进审核动态,高效协助问询回复,加强与证监会、交易所汇报沟通;对在辅企业,会同证监局、属地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对照最新上市标准要求开展研判,适时提交申报材料;对国家支持的科创型、未盈利、消费类等领域的重点拟上市后备企业,“一企一策”制定攻坚方案,全力破解堵点难点,提振企业信心。
下一步,湖北将高质量开展新一轮省级上市后备资源遴选,探索运用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和中小企业商业价值评价等数据工具,结合产业链图谱分析,挖掘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充实上市后备资源库,并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后备资源库“优进劣汰”。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此次湖北申报北交所的企业,最短的2个月就通过了验收,说明湖北在上市效率上有明显提升,企业的质量在各个方面也有很大提高。
有专家表示,湖北有上市基础的企业众多,也设立了2030年上市公司总数跻身全国第一方阵的目标,目前看,湖北资本市场走到前列,具备实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