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16 07:21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升蕾
通讯员 杨邹
盛夏时节,烈日当空。
兴发保谷磷化工产业园暨楚烽新材料项目施工现场,百余台挖掘机、打桩机、强夯机、运输车开足马力,紧张作业。望着眼前一派繁忙景象,保康县科经局局长申康南脸上,终于有了一丝轻松。
7月9日,兴发保谷磷化工产业园正式开工。该项目由宜昌兴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兴发集团)投资200亿元建设,依托保康县丰富的磷矿资源,利用谷城县成熟化工园区和存量用地优势,打造国内工艺先进、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磷化工全产业链基地。
襄阳是全国八大磷矿基地之一,远景储量超30亿吨,主要资源集中在保康。
申康南介绍,保康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采矿,最高峰年开采量达600万吨,但全部作为原材料销售,附加值低。2004年,兴发集团进驻保康,成立保康楚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推动当地磷化工向精深加工升级。
近几年,随着磷化工不断向高端迈进,兴发集团有意升级楚烽化工,但保康没有化工园区,项目无法落地。
襄阳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全领域、全要素、全地域统筹,建立资源开采地与加工地区域协作机制,按照“区域协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谋发展”的原则,保康、谷城共建投资200亿元的新产业园。采矿、选矿厂区在保康,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厂区在谷城,投产后上缴地方的税收,保康、谷城按照合理的比例进行分配。
“保康的资源优势与谷城的产业优势,可以在协作中实现共赢,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产业协同发展。”保康县委常委、副县长刘伟波表示,区域协作模式有效破解了保康县“有矿无园”和谷城县“有园无矿”的发展困境。
新项目敲定后,襄阳、保康、谷城、兴发集团共同组建专班,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围绕近2000个问题,争分夺秒办理。
“我们创新运用‘全流程并联审批’模式,主动协助谷城专班,完成相关手续审批的前端流程,将项目落地周期压缩70%。”申康南介绍,保康19个部门40名干部高效协同、无缝对接,创造了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的“襄阳速度”——26天完成一期430亩场平工程,30天高效完成项目备案,46天高质量完成地质勘察,78天实现“五证同发”,环评、安评、能评全部一次性通过。专班将继续锚定一期建设提速、二期项目开工等核心任务,构建“全程跟踪、无缝对接”服务闭环,确保2026年6月一期项目竣工投产,2027年底项目全面建成达效。
据悉,新产业园涵盖智能采矿、绿色选矿、精细磷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全产业链,建成后年产值将达300亿元。通过“热法—湿法”联动路径,构建以磷化工为基础、新能源材料为核心的产业格局。
申康南表示,作为建立采矿区和用矿区区域协作机制的首个重大项目,兴发保谷磷化工产业园为保康完善区域协作机制提供丰富经验。目前,湖北联投等多家企业有意投资,利用区域协作加快推进磷煤、磷硅产业发展,助力襄阳加速建成千亿级磷化工产业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