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16 18:49
来源:民航之翼
本文观点:航空公司必须要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
7月14日晚,华夏航空(002928)甩出一份“炸裂”的半年预告:
归母净2.2–2.9亿元,中值同比暴涨875%,创下公司上市以来最佳半年报纪录。
当干线航司仍在减亏泥潭里挣扎,华夏航空已经用利润宣告—支线龙头的春天提前到来。
一、纪录之夜:创下历史新高
华夏航空此次交出的半年报成绩堪称惊艳。
2025 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在2.2 - 2. 亿元区间,同比增长幅度竟高达741% - 1009%。
取中值为2.55亿元 ,而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仅0.26亿元,同比增长 875%,这般增速令人惊叹。
此前,华夏航空上半年最高利润纪录是在2019年创下的,为1.4亿元。
二、补贴红利:地方化债的“意外之财”
支线航空历来靠政府“奶一口”。
作为国内首家专注于支线航空的航司,其独特的运营模式决定了政府补贴是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华夏航空约有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运力购买协议,即与约 40 家地方政府、机场等建立合作关系,签订运力购买协议。
只要航班执飞,就能按合同约定获得相应收入,航班客货收入盈亏则由地方政府或机场承担,类似 “政府包机” 保底模式。
中央加大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力度,这一举措无疑给华夏航空带来重大利好。
随着地方财政压力缓解,航线补贴有望更快到账,补贴力度也有望更大。
一句话:地方有钱了,航线资源就是现金流;华夏拿到的不只是补贴,更是排他性航线权。
三、高铁冲击:“真空地带”
高铁网络再密,也有“八纵八横”触不到的毛细血管。
在民航业发展进程中,高铁的迅猛崛起曾被视为对航空运输的一大挑战,尤其是在中短途运输市场。
然而,支线航空却在这场竞争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受高铁冲击相对较小。
华夏航空深耕支线航空领域,航线网络主要布局于中西部三四线城市及偏远地区。
这些地区往往地形复杂、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高铁建设难度大、成本高,短期内难以实现全面覆盖。
特别是在新疆地区,华夏航空的支线受高铁冲击较小,对其支线航空影响不大。
在高铁“射程”之外,华夏拥有天然的护城河。
四、独飞航线:内卷时代的“避风港”
当下民航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在热门干线航线上,各航空公司为争夺客源,陷入了激烈的价格战等内卷式竞争,导致票价下跌、单位收益降低,严重影响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但华夏航空凭借其在支线航空领域长期积累的优势,拥有大量独飞航线,有效规避了这种内卷式竞争的冲击。
截至目前,华夏航空已覆盖国内 43% 的支线航点,独飞航线占比颇高。
在这些独飞航线上,华夏航空拥有绝对的市场主导权,无需参与恶性价格竞争。
华夏独飞航线占比62%,远高于干线航司的12%;
独飞航线平均票价0.52元/座公里,比共飞航线高21%,且价格波动区间±8%,竞争航线高达±35%。
当干线航司为一条京沪线“打骨折”时,华夏在库尔勒-阿克苏、兴义-温州这些“地图上找不到的航线”上悄悄赚钱。
当干线航司还在讨论“何时盈利”,华夏航空已经用一份半年报证明:
选对赛道,比拼命内卷更重要。
支线航空的“隐形冠军”,终于走到了聚光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