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16 15:10
7月16日,凯盛科技跌0.26%,成交额1.28亿元,换手率1.18%,总市值107.69亿元。
异动分析
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概念+OLED+无线充电
1、2024年半年报:公司显示材料板块,柔性显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良率、产能稳步提升,UTG 产品独供“红旗?国雅”轿车全球首款 14.2 英寸车载滑移卷曲显示屏;车载显示不断升级提升,在车载 Mini-LED、木纹一体膜 MiniLED 双联屏、曲面双联屏、多联屏等方面取得进展, AR、 AG、AF 项目的推进为提升车载显示领域差异化竞争能力奠定基础。
2、2023年7月28日互动易:公司正在加快进军新能源汽车车载显示模组市场,年产1350万片笔电车载触控显示模组生产线项目已部分投产,正在导入国内主流车厂供应链,公司将持续开拓“车载显示”业务领域。
3、2024年7月5日互动易回复:超薄柔性玻璃(UTG)具有耐磨、强度高、可弯折、回弹性好的特性,可应用于折叠屏电子产品,也可用于车载显示、大屏卷曲显示、智能穿戴等领域,是柔性显示的重要材料,市场前景广阔。公司联合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自主研发的30微米超薄柔性玻璃(UTG),是国内唯一覆盖“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的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产业链,产品性能领先。公司UTG产品目前具备一定的产能规模,在市场方面已进入下游多家客户资源池。
4、用于OLED封装的阻隔膜已开发成功,现正交下游厂商验证;OLED显示模组目前在试样阶段。
5、2017年12月20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凯盛信息显示材料(池州)有限公司3D玻璃盖板生产线于2017 年12 月19日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0310万元人民币,年产量300万片,生产用于手机外壳的3D曲面玻璃。公司表示,与金属相比,3D玻璃更适合与OLED技术和无线充电技术相配合,具备减少信号干扰,提升智能终端的用户体验等优势。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624.32万,占比0.06%,行业排名12/95,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2.06亿,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区间 | 今日 | 近3日 | 近5日 | 近10日 | 近20日 |
---|---|---|---|---|---|
主力净流入 | 315.92万 | -1233.47万 | -3267.53万 | -4061.54万 | -7925.86万 |
主力持仓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5983.04万,占总成交额的8.8%。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1.58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1.58元,近期筹码减仓,但减仓程度减缓;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11.56,谨防压力位处回调,若突破压力位则可能会开启一波上涨行情。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蚌埠市黄山大道8009号,成立日期2000年9月30日,上市日期2002年11月8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ITO导电膜玻璃,在线复合镀膜玻璃、真空镀膜玻璃、玻璃深加工制品及新型材料(国家限制经营的除外)的开发研究、生产、销售;无机新材料的技术转让、开发、咨询及技术服务;精密陶瓷、精细化工及电子行业用硅质、铝质粉体材料的生产及销售等。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显示材料71.93%,应用材料23.78%,其他(补充)4.29%。
凯盛科技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面板。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无线充电、智能穿戴、折叠屏、中盘、药用玻璃等。
截至3月31日,凯盛科技股东户数6.44万,较上期减少11.91%;人均流通股14677股,较上期增加13.53%。2025年1月-3月,凯盛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2.65亿元,同比增长0.12%;归母净利润2384.75万元,同比增长73.01%。
分红方面,凯盛科技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3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42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3月31日,凯盛科技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952.13万股,相比上期减少578.65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564.87万股,相比上期减少60.00万股。国寿安保智慧生活股票A(001672)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453.13万股,为新进股东。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