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美团、京东、淘宝“补贴大战”!这一市场让三巨头“杀疯了”→

2025-07-16 16:15

近期,美团、京东、淘宝三大零售巨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补贴大战”,展示出即时零售市场的巨大潜力。

打开手机App,“5元喝奶茶”“10元吃炸鸡”弹窗扑面而来,消费者指尖轻点,各种免费的炸串兑换券、大额满减红包纷至沓来——这波由三大平台掀起的补贴狂潮,立即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

此次外卖大战先要从今年4月份说起。当时,京东率先发力,以高额补贴吸引消费者与商家,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打破了原本由美团与饿了么主导的双寡头格局。自此,“外卖补贴”战打响,在6月初偃旗息鼓一阵子后,于7月初“卷土重来”。

7月12日,《金融时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实测,在领到19元无门槛红包后,下单了一杯茶百道的超级水果茶,最终只支付了4元。

从大额优惠券到“0元购”活动,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商家订单量激增。

据记者了解,7月12日23时36分,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再创新高,达1.5亿元。7月7日,淘宝闪购、饿了么联合宣布,淘宝闪购日订单数超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超两亿。

消费者似乎成为“最大赢家”,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实惠。“一天三顿外卖不超过10元”成为现实,社交媒体上满是消费者分享的“薅羊毛”战果。

表面看是消费者的低价狂欢,实则是“三巨头”抢滩即时零售市场。

当“宅家经济”成为日常,即时零售解决了生鲜采购的时间成本;当“碎片化消费”取代集中式采购,“随时买、即时得”的模式精准匹配消费节奏。如今,凭借便捷、灵活的特性,即时零售作为连接线上消费与线下履约的关键枢纽,展现出独特的市场韧性,其发展逻辑与消费新常态呈现出高度适配性,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支撑。

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可以看到,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已达650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两万亿元大关。

如今,送餐、送花、送日用品,“点外送”在国内已经成了一种颇具特色的社会现象。

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我国即时零售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在普遍实现了“门店线上化”之后,几乎没有诞生能够进一步在商业上站稳的模式创新。

前不久,中汽协发出倡议反对无序“价格战”,工业和信息化部也表示,加大力度整治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原因就在于“价格战”不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最终损害消费者权益。与汽车行业一样,价格竞争并非长久之计。在这场激烈的外卖大战中,创新与服务将成为各方突破竞争困局、实现持续共赢的关键。

“即时零售本质上也是一种电商,拥有‘多快好省’四大属性。在传统电商领域,‘多快好省’的全面覆盖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每个平台都只能在部分维度上建立优势。现在,即时零售只解决了‘快’,如果突破‘多好省’,那就会把一部分远场电商转化过来。”即时零售行业专家、“即时刘说”主理人刘彬对《金融时报》记者分析称,在即时零售的战场上,配送速度固然重要,但商品的丰富度、质量和价格等因素同样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砝码。

“未来,远场电商与即时零售结合将是电商行业商业模式升级的新方向。”淘宝闪购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当下,即时零售不再停留在应急场景,以优衣库、迪卡侬等为代表,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瞄向即时零售赛道,将其作为新阶段品牌经营的重点发力点之一。

比如,天猫“618”期间,迪卡侬门店自提日均订单环比增长2.2倍,在淘宝闪购的整体日均订单环比增长两倍;全棉时代在淘宝闪购成交月环比增长200%,创历史新高,全棉时代官方旗舰店新增几十个商品SKU,门店配送范围扩展到零至8公里,进一步拓宽了消费场景。

在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平台深植创新基因,走出“价格战”桎梏,将用户真正所需与企业高效供给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挣脱增长瓶颈,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新蓝海。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