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工行广西分行:向“新”而行 奋力书写跨境金融“特色答卷”

2025-07-16 11:15

转自:新华财经

在加快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的征程上,中国工商银行广西分行(以下简称“工行广西分行”)立足面向东盟的开放前沿,以跨境金融服务为纽带,持续加大外贸金融支持、深化支付便利化改革、探索数字人民币边贸应用,为更好助力广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末,该行人民币公司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居广西同业首位,增量排名第二,以“大行担当”筑牢实体经济金融根基。

精准滴灌 信贷活水润泽开放经济

随着国家系列支持广西的重大政策、举措深度实施,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任务逐步落地,工行广西分行持续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深化全面风险管理,统筹兼顾、协同配合,深入开展公司信贷储备“强基蓄能”专项行动,构建“项目储备—信贷投放”梯队式服务机制,持续优化资金供给和融资结构,高质量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推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制造业强基固本,2024年末,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550亿元,较年初增长近百亿元,连续两年保持同业“余额+增量”双第一;科技创新动能澎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近300亿元,服务客户超120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幅超100%,专精特新“小巨人”贷款覆盖率达历史新高;边贸金融服务纵深突破,2024年边贸结算业务量超16亿元,服务网络覆盖中越九大边境口岸。

支付便利化 畅通跨境贸易“金融动脉”

聚焦经营主体“急、难、愁、盼”问题,工行广西分行着力打造高质量的边境贸易金融服务体系,以系统创新提升跨境资金流转效率,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发展,助力实现兴边富民战略。

全国首创边贸付汇模式,2024年4月10日,随着《广西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外币结算操作规程》正式出台,工行防城港分行在国家外汇管理局防城港市分局的指导下,成功为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办理全国首笔边民互市贸易代理人冻鲳鱼付汇业务,突破传统结算壁垒,开创边民互市贸易代理人付汇业务先河,为更好服务边贸发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持。

在中越边境,东兴市支行架起中越界河畔的“金融桥”。该行紧邻东兴口岸,往来中越的旅客、商人及务工人员众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我们不断优化外籍人员金融业务办理流程,简化开户程序,实现开户业务‘一次办结’,设立中越双语服务台、公示支付服务指南、优化外卡取现服务等,极大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和客户满意度。”该行负责人介绍。便利的金融服务缩短了中国与东盟金融往来的合作距离,2024年获越南边民亲笔致谢信,成为跨境金融服务的温情注脚。

蓄势赋能 边贸支付迈入数字化新时代

广西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处在边境贸易最前沿,工行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应用,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提供支撑。

“外贸进出口产业集群e贷”破题融资难,成为撬动边境贸易升级的“金融新支点”,崇左分行创新整合“桂信融”平台、税务及海关数据,为轻资产外贸企业定制信用贷款。

服务升级 从“金融引擎”到“开放纽带”

自1997年开办边贸结算业务以来,工行广西分行已与越南9家银行建立深度合作,在崇左、防城港设立专业化边贸服务网点。2007年该行自主研发“边贸通”系统,开辟了边贸电子结算时代,获得了全国“2015年服务小微五十佳金融产品”荣誉称号。2006年上线的跨境清算平台,实现中越代理行资金调拨“秒级处理”,累计服务边境小额贸易结算超十年。2016年,实现了东盟小币种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买卖(NDF)交易业务零的突破,为国内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贸易提供了有力的汇率避险工具。再到2024年,友谊关口岸外贸额突破2259亿元的亮眼成绩背后,是该行以“金融画笔”勾勒的开放新图景。

未来,工行广西分行将立足广西区位优势和特色优势产业,继续深度参与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服务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扩大数字人民币跨境场景覆盖,持续优化“五篇大文章”服务矩阵,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注入更澎湃的金融活水。(林雯)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