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特朗普效应”开始显现:关税风暴推高物价,移民紧缩冲击就业

2025-07-16 12:45

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推出的各项政策逐步落地,美国经济正显现出明显的“特朗普效应”

混乱的关税政策开始反映在超市货架的价格标签上,移民收紧措施则通过联邦调查数据显现出对就业增长的压制。虽然目前尚不足以颠覆整体经济——华尔街日报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对衰退的担忧较三个月前有所缓解,但那个政策对硬数据影响甚微的阶段似乎正在终结。

周二公布的6月通胀年率2.7%基本符合预期,但家具服装等关键进口商品价格异动,被经济学家视为关税传导的开始

瑞银数据显示,剔除汽车的核心商品价格创三年来最大月度涨幅。该行分析师预测,若无经济衰退或关税回调,2027年前整体通胀率难回落至4月的2.3%水平。

“周二的CPI报告证明关税开始发威,”通胀洞察机构创始人奥马尔·沙里夫(Omair Sharif)在客户报告中写道。尽管股市仍处高位,但美国国债遭抛售推动30年期收益率自5月来首次突破5%。

劳动力市场同样暗流涌动。虽然非法劳动力数据可靠性存疑,但依赖这类工人的行业就业增长明显放缓。3月以来外国出生劳动力大幅缩减,新移民参与劳工部月度调查的意愿持续走低。

不过整体而言,美国民众消费力依然强劲,雇主仍在增加岗位,周二多家大型银行交出超预期季报。

关键问题是:这种韧性还能维持多久?

耶鲁预算实验室统计显示,当前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率已达20.6%,创1910年以来新高。由于进口商提前囤货、海运周期及特朗普善变的谈判风格,关税全面影响可能滞后数月显现但模型预测最终可能导致家庭年收入相当于损失2800美元。

钢铁铝材等重要工业原料价格已率先飙升,8月1日50%铜关税生效后,数据中心、住宅及半导体建设成本必将水涨船高。马萨诸塞大学经济学教授伊莎贝拉·韦伯(Isabella Weber)指出,稳定的关税环境可能促使更多企业顺势提价而不惧市场份额流失,“这种动态一旦形成将自我强化”。

不过服务通胀的放缓——尤其是住房成本下降,机票酒店价格疲软——可能让美联储认定需求疲软会抵消关税的传导效应,从而为继续降息铺路。白宫官员坚称进口商不会将关税转嫁给消费者,特朗普更在社交媒体宣称通胀“非常温和”,再次敦促美联储大幅降息。

税收基金会高级经济学家艾伦·科尔(Alan Cole)表示,共和党近期通过的减税开支法案可能从某些方面支撑经济,比如允许企业抵扣新投资成本。

“即便存在低效政策,经济仍有能力保持整体表现。但主要银行和信用卡机构数据表明,低收入群体消费疲态延续多年,只是富豪阶层凭借股市盛宴支撑着整体消费规模。”摩根大通财务总监杰里米·巴纳姆(Jeremy Barnum)在财报电话会上坦言:“我们仍难从客户身上看到衰退迹象,消费市场基本面似乎无恙。”

这场由关税、移民政策与货币政策交织而成的经济实验,正将全球最大经济体推向未知水域。特朗普经济学的真正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