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16 12:11
编者按:聚焦公司高管观点与展望,深挖业绩背后的信息,助力投资者把握先机。
业绩回顾
• **财务业绩**: - AngioDynamics (ANGO) 在2025财年第四季度实现总营收为8020万美元,同比增长12.7%。其中,MedTech业务营收为3580万美元,同比增长22%,占总营收的45%;Med Device业务营收为4440万美元,同比增长6.2%。 - 2025财年全年总营收为2.927亿美元,同比增长8.1%。其中,MedTech业务全年营收为1.267亿美元,同比增长19.5%。 - 第四季度毛利率为52.7%,其中MedTech毛利率为59%,Med Device毛利率为47.6%。全年毛利率为53.9%,其中MedTech毛利率为62%,Med Device毛利率为47.7%。 - 调整后EBITDA(非GAAP)在第四季度为340万美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50万美元大幅增长。全年调整后EBITDA为760万美元,而2024财年为亏损320万美元。 - 第四季度调整后净亏损为110万美元(每股亏损0.03美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调整后净亏损230万美元(每股亏损0.06美元)有所改善。全年调整后净亏损为1020万美元(每股亏损0.25美元),相比2024财年的1820万美元(每股亏损0.45美元)显著减少。 - 第四季度自由现金流为1620万美元,全年运营现金流为1880万美元。公司截至2025年5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590万美元,高于2025年2月28日的4480万美元。
• **财务指标变化**: - 营收同比增长:第四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12.7%,全年总营收同比增长8.1%。 - 毛利率变化:第四季度毛利率为52.7%,受关税影响减少204个基点;全年毛利率为53.9%,同比略有下降,但剔除关税影响后为54.5%。 - 调整后EBITDA:第四季度同比增长126.7%,全年从亏损转为正值,显示盈利能力改善。 - 调整后净亏损:第四季度同比减少52.2%,全年同比减少43.9%。 - 自由现金流:第四季度自由现金流为1620万美元,显示现金流状况显著改善。 - 运营费用:第四季度运营费用为4800万美元,占营收的60%,同比下降(2024年同期为5290万美元,占营收的74%)。
业绩指引与展望
• AngioDynamics预计2026财年全年收入将在3.05亿至3.10亿美元之间,同比增长4%-6%。
• MedTech板块收入预计将在2026财年增长12%-15%,而医疗设备(med device)板块收入预计将保持平稳。
• 毛利率预计将在53.5%-55.5%之间,包含预计的400万至600万美元的关税影响;若不计关税影响,毛利率预计为55%-56%。
• 调整后EBITDA预计为300万至800万美元,包含关税影响;若不计关税影响,调整后EBITDA预计为750万至1050万美元。
• 调整后每股亏损预计为(0.35)-(0.25)美元;若不计关税影响,调整后每股亏损预计为(0.30)-(0.25)美元。
• 预计2026财年将实现全年正向自由现金流(cash flow positive),包括支付所有相关关税费用。
• 预计2026财年第一季度将使用约2000万美元现金,随后季度将恢复现金流生成。
• 研发支出目标约为销售额的10%,以支持MedTech板块的长期增长。
• 预计制造转移计划将在2026财年下半年带来成本优化效益,到2027财年实现每年约1500万美元的节省。
• 公司计划继续增加机械血栓切除(mechanical thrombectomy)产品线的销售代表,以支持市场需求增长。
分业务和产品线业绩表现
• MedTech业务:包括Auryon、机械血栓切除(AngioVac和AlphaVac)以及NanoKnife等产品线。Auryon是最大的MedTech产品线,2025财年实现了16个季度的两位数增长,全年收入增长约20%。机械血栓切除业务增长最快,2025财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44.7%,其中AngioVac收入增长39.5%,AlphaVac收入增长60.8%。NanoKnife在2025财年获得了多个关键的临床和监管里程碑,尽管资本销售下降,但一次性耗材销售增长5.5%。
• 医疗设备(Med Device)业务:包括多个细分产品线,2025财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6.2%。该业务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支持公司整体运营。尽管增长较为平缓,但其市场领先地位和高效的销售团队确保了持续的市场表现。
• 产品线细分与市场扩展:Auryon平台在外周动脉疾病(PAD)市场表现突出,并在2024年获得CE认证后成功进入欧洲市场,第四季度在欧洲实现了超过100万美元的收入。机械血栓切除产品线通过联合商业化策略实现了协同效应,计划在2026财年增加销售代表以支持市场需求。NanoKnife在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等领域的适应症扩展和CPT代码的获得,为未来的市场增长奠定了基础。
市场/行业竞争格局
• **机械血栓切除市场竞争加剧**:AngioDynamics的机械血栓切除产品组合(包括AngioVac和AlphaVac)是其增长最快的领域,Q4 FY2025同比增长44.7%。尽管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通过创新产品差异化、强大的临床数据支持以及协同的商业化努力,成功实现市场份额的提升。然而,市场领导者的产品仍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尤其是在血液回输功能方面,AngioDynamics正在努力通过FDA审批推出具有血液回输功能的AlphaVac版本以增强竞争力。
• **Auryon平台在外周动脉疾病市场的竞争**:Auryon平台自2020年推出以来累计销售额已超过1.85亿美元,成为该领域的第三大产品。其安全性和多功能性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外周动脉疾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尽管如此,Auryon在国际市场的渗透仍处于早期阶段,欧洲市场的CE认证带来了初步收入,但与美国市场相比,国际市场的贡献仍有限。
• **NanoKnife在肿瘤消融领域的竞争**:NanoKnife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正在逐步扩大,2026年生效的CPT一级代码将显著改善其报销路径并推动采用。然而,其资本销售同比下降24.9%,显示出设备销售的挑战。尽管一次性耗材销售增长5.5%,但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NanoKnife仍需进一步提升市场渗透和医生接受度。
• **传统医疗设备市场的稳定竞争**:AngioDynamics的传统医疗设备业务(如导管和其他设备)在Q4 FY2025同比增长6.2%,表现稳定。然而,该领域的增长潜力有限,公司将其定位为稳定的现金流来源,以支持MedTech业务的扩展。
• **临床数据和监管批准的竞争优势**:AngioDynamics通过关键临床试验(如APeX和Preserve研究)和监管批准(如CE认证和CPT代码),建立了竞争壁垒。这些成果不仅增强了其产品的市场吸引力,还为其在竞争激烈的医疗技术市场中提供了长期增长的基础。
• **行业整体竞争压力**:医疗技术行业整体竞争激烈,市场领导者在多个细分领域占据主导地位。AngioDynamics通过专注于高增长、高利润的MedTech市场,逐步从传统医疗设备业务转型,但仍需面对来自更大规模竞争对手的挑战,尤其是在市场教育和医生培训方面。
公司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 **关税成本压力**:公司在2025财年第四季度因关税支出1.6百万美元,预计2026财年全年关税影响将在400万至600万美元之间,这对毛利率和盈利能力构成了显著压力。
• **NanoKnife收入下滑**:NanoKnife设备的资本销售在2025财年第四季度同比下降24.9%,全年下降26%,尽管一次性耗材销售有所增长,但整体收入仍受到资本销售下降的拖累。
• **市场竞争加剧**:在机械血栓切除领域,尽管AngioVac和AlphaVac产品表现强劲,但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AlphaVac在缺乏血液回输功能的情况下,可能面临市场接受度的挑战。
•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可能的变化对公司未来的成本预测和财务规划带来挑战。
• **研发和市场推广成本压力**:公司在推动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如NanoKnife和Auryon平台)方面投入较大,预计研发支出将占销售额的约10%,这可能对短期盈利能力造成压力。
• **国际市场扩展的挑战**:尽管Auryon在欧洲市场取得了初步进展,但国际市场的扩展仍面临监管、市场接受度和竞争等多方面的挑战。
• **资本设备销售的不稳定性**:NanoKnife等产品的资本设备销售具有周期性波动,这可能导致收入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资本支出减少的市场环境中。
• **制造转型成本**:公司正在进行制造转型以优化成本,尽管预计到2027财年将实现每年1500万美元的节省,但短期内可能面临额外的转型成本和执行风险。
• **医疗保险报销的不确定性**:尽管NanoKnife在2026年1月获得了CPT代码,但医疗保险报销的全面实施可能需要时间,且私人保险公司的覆盖政策可能存在差异。
• **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供应链问题和通胀压力可能对公司的成本结构和市场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高管评论
• **Jim Clemmer**:对公司2025财年的表现表示高度肯定,强调公司在收入增长、毛利率改善、正向自由现金流以及调整后EBITDA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认为这些成果验证了公司长期战略转型的成功。他对Auryon平台的持续增长表示乐观,称其为“行业最佳的外周动脉切除平台”,并指出其在医院渠道的渗透率显著提升。此外,他对NanoKnife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表示乐观,认为新的CPT代码和市场意识的提高将推动未来的增长。他的口吻总体积极,展现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 **Steve Trowbridge**:详细解读了公司财务表现,强调尽管受到关税影响,公司仍实现了毛利率和调整后EBITDA的改善。他对机械血栓切除产品(AngioVac和AlphaVac)的强劲增长表示满意,并指出这些产品是公司MedTech部门增长最快的部分。他还提到,公司已经开始看到制造转移计划带来的成本优化效益,并预计将在2026财年下半年进一步体现。他的口吻总体积极,展现出对公司财务稳健性和增长潜力的信心。
• **Jim Clemmer**:在回答分析师提问时,明确表示公司目前专注于现有产品组合的执行和市场开发,不计划在短期内进行重大收购或剥离。他对AlphaVac和AngioVac的市场潜力充满信心,并强调公司在市场渗透和医生教育方面的努力。他的口吻积极,展现出对公司现有战略的坚定信念。
• **Steve Trowbridge**:在谈到NanoKnife时,指出新的CPT代码将于2026年1月生效,预计这将推动该产品的采用和收入增长,但强调增长可能是逐步的而非立即的。他的口吻谨慎乐观,展现出对市场动态和公司执行力的清晰认识。
• **Jim Clemmer**:总结时表示,公司已经完成了从传统医疗设备公司向高增长、高利润率的医疗技术公司的转型,并对未来的持续盈利增长充满信心。他的口吻积极,展现出对公司长期价值创造能力的强烈信念。
分析师提问&高管回答
• ### AngioDynamics (ANGO) 业绩会实录分析师问答摘要
• **分析师提问**:关于AlphaVac的血液回输功能产品,能否提供更多细节?这是否需要510(k)认证?是否需要临床试验?此外,AlphaVac的收入是否因缺少血液回输功能而达到增长上限? **管理层回答**:AlphaVac在设计时已考虑到血液损失问题,其血液回输功能旨在减少血液损失。Apex研究显示,AlphaVac的血液损失远低于市场领导者。虽然市场对血液回输功能有需求,但我们相信AlphaVac的现有功能已足够强大。关于血液回输功能的产品,目前正在与FDA讨论监管路径,尚未达成协议,但我们对最终获批充满信心。此外,AlphaVac并未达到增长上限,我们看到更多医生和医院采用该产品,并计划增加销售团队以支持其持续增长。
• **分析师提问**:NanoKnife在2026年1月获得报销后,是否会带来显著的增长拐点? **管理层回答**:NanoKnife的增长取决于三个因素:适应症批准、报销路径和泌尿科医生的采用率。目前,我们在泌尿科医生中的采用率持续提升,报销的生效将进一步推动增长。然而,这不会是立刻的“拐点”,而是逐步加速的过程。我们预计2026年下半年会看到更明显的增长趋势。
• **分析师提问**:能否提供关于2026财年MedTech业务中主要产品(如机械血栓切除、Auryon和NanoKnife)增长的更多细节?此外,Auryon在美国以外市场的贡献如何? **管理层回答**:Auryon在2025财年增长了约20%,预计2026财年将保持在十几个百分点的增长范围。NanoKnife的耗材销售将继续增长,但资本设备销售可能略有下降。机械血栓切除业务(包括AngioVac和AlphaVac)预计将是增长最快的部分。至于Auryon的国际市场,尽管美国仍是主要市场,但我们对国际市场的增长势头感到满意,尤其是在欧洲。
• **分析师提问**:关于2026财年的毛利率,是否包含了关税的影响?此外,制造外包计划将在2026财年带来多少收益? **管理层回答**:2026财年的毛利率指导包含了关税的影响,但我们也在采取措施减轻关税的影响。制造外包计划已在2025财年开始带来收益,预计2026财年下半年将看到更多成效,并在2027财年完全实现每年1500万美元的节约目标。
• **分析师提问**:公司是否计划在2026财年收购新的高增长潜力的MedTech产品?是否计划剥离更多的医疗设备业务? **管理层回答**:我们对现有产品组合非常满意,目前没有计划新增平台或进行大规模收购。我们的重点是执行现有战略,推动现有产品的市场渗透和增长。至于剥离业务,目前没有计划进一步剥离医疗设备业务。 总结来看,分析师对AngioDynamics的MedTech业务增长潜力、NanoKnife的报销进展以及AlphaVac的市场表现表现出浓厚兴趣,管理层则强调了现有产品组合的执行力和长期增长潜力,同时对关税影响和制造外包计划的进展保持透明。
此内容由AI大模型工具“华盛天玑”生成,并由华盛内容团队编辑审核。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