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赔2814万元!巨额激光并购案存争议

2025-07-15 18:28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近日,炬光科技发布公告宣称针对此前SMT向炬光科技出售SMO的交易,双方对于在交割时点某些信息披露义务的履行存在争议事项,经过多轮沟通谈判,最终达成赔偿和解。炬光科技于2025年7月14日收到SMT的赔偿款336.59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814.26万元)。

据了解,2023年11月8日,炬光科技通过全资子公司炬光(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SMT签署《股权购买协议》,收购了SMT全资子公司SMO(后更名为“Focuslight Switzerland SA”,简称瑞士炬光)100%股权,并于2024年1月16日交割完成,该公司最终斥资5.89亿元完成对SMO的全资收购,实现了炬光科技第二笔跨国收购案。

SMO主体位于瑞士,主要从事用于光纤耦合、激光准直、光场匀化、光束整形等基于折射或衍射原理的精密微纳光学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微纳光学领域,SMO具备较高的品牌知名度,积累了较多的优质客户资源并建立了稳定的商业合作关系;在半导体制程领域具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已被世界顶级光学企业德国卡尔蔡司评定为首选供应商;在汽车投影照明微纳光学器件领域与多个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开展合作,产品已批量应用于知名头部汽车品牌量产车型的灯毯投影与照明系统中。

基于此,炬光科技以六倍溢价收购业绩处于亏损中的SMO,核心逻辑在于当前正值国内半导体设备和汽车智能化突破的关键窗口期。SMO所拥有的核心技术正是炬光科技现阶段强化产业链布局、抢占技术制高点的关键拼图。

除了收购SMO,同年9月,炬光科技完成对ams-OSRAM光学元器件部分研发和生产资产的交割。2024年,炬光科技归母净利润为-1.75亿元,同比下降293.17%;扣非净利润为-1.82亿元,同比下降355.94%。短期内完成两笔并购,对炬光科技2024年的业绩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从公司高管自愿降薪我们便能窥见一二。

当前,炬光科技瑞士并购项目相关业务正在爬坡扭亏,由于该并购为收购海外亏损企业,整合需要较长周期,瑞士炬光2024年累计数仍为亏损。为此,前不久炬光科技的海外并购问题还遭到了上交所问询,

将视线移回本次事件,由于炬光科技与SMT双方对于《股权购买协议》约定的交割时点某些信息披露义务的履行存在分歧,双方经过多轮沟通谈判,最终达成赔偿和解。根据《和解协议》内容,SMT向公司支付336.59万欧元。

在本协议签署且和解金额支付到炬光科技账户后,双方相互声明,因当前争议引起或与之相关的任何当前及未来、已知及未知的索赔、责任或义务已获得完全、最终且不可撤销的和解、豁免及解除。

争议内容和《和解协议》均属保密内容,双方并未对外披露。对此,业内有观点猜测是因为SMO未能在如期实现盈利,如今仍在亏损,导致炬光科技2025年一季度亏损,为此SMT方面做出补偿。而此前炬光科技也曾在公告中表示过瑞士炬光预计将在2024年内扭亏。

但存疑的是,炬光科技此前发布的收购公告中明确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存在交易标的业绩无法达到预期的可能,由于交易对方未进行业绩承诺,交易对方无需给予公司或标的公司相应补偿,从而可能对公司及股东利益造成一定的影响。前述业内人士的观点并未得到官方证实,仍属不实消息。

而本次赔偿款336.59万欧元将计入炬光科技2025年度财务报表“营业外收入”科目,体现为“非经常性损益”,最终影响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结果为准。 

据炬光科技声称,自完成对瑞士炬光的并购以来,公司在业务、运营、人员等多个维度开展了系统性整合工作。目前整合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业务资源整合效应逐步释放,运营效率显著提升,并购协同效应正从战略规划层面加速向实际经营成果转化。

在剔除并购评估增值溢价的折旧摊销、股份支付和一次性减值的影响后,瑞士炬光激光光学业务线毛利率在2025年一季度超过50%,展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

汽车压印光学器件的生产线自2024年底转移至韶关后,毛利率逐步改善,并于2025年一季度已经呈现出毛利率由负转正的趋势。

因此,整体看来,去年收购SMO虽对炬光科技短期业绩造成了负面影响,但经过公司的“力挽狂澜”后,预计在2025年将迎来盈利拐点。炬光科技2025年半年报预计将于8月29日披露,届时或能知晓。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