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这个青岛龙头,再次代表城市亮相!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遇见城市新动能

2025-07-15 22:51

青岛龙头,再次代表城市亮相。

7月15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现场记者见面会上,珞石机器人、纽氏达特行星减速机、海尔机器人、优宝特机器人负责人,以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同志与记者见面,以“链”出新机遇——山东打造机器人创新应用高地为主题与记者现场交流。

青岛龙头海尔,在机器人这个新质生产力高地,不仅代表青岛,更代表山东的头部产业力量站在了聚光灯下。

机器人产业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十五五”重点产业落地工具册——机器人》报告,预计“十五五”时期,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可增长至4000亿元,稳居全球首位。

山东也将机器人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25个部门单位联合印发《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力争到2027年,全省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培育产值超20亿元的机器人制造领军企业3家以上。

根据计划,济南、青岛、淄博、济宁是山东重点打造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四大高地,本次记者见面会上亮相的4家企业就来自上述4个城市。其中,青岛的发展重点是海洋工程特种机器人、新能源场景特种机器人、智慧康养服务机器人,一体化推进工业、家庭服务、海洋、康养等领域机器人研发制造和集成应用。

随着AI大模型赋能及政策红利释放,机器人产业正在引领新一轮增长浪潮。

01

龙头海尔的资源集聚

本次作为山东机器人产业代表亮相的海尔,近年来在机器人产业领域展现出鲜明的战略前瞻性,依托其深厚的场景积累、技术整合能力及生态布局,集聚起不容忽视的产业力量。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就透露,海尔已成立机器人事业部,不仅涉足工业机器人领域,还聚焦家政服务相关机器人,如陪伴类型、康复类型的机器人。

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也表示很期待与海尔合作,宇树科技一直在积极寻求与像海尔这样的大集团公司合作,通过强强联合加速技术落地与市场拓展。

事实上,今年海尔在机器人领域,已经有了好几次“大动作”。

在今年5月份的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发展大会上,海尔牵头成立了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联盟,聚集了行业专家、高校及科研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动具身机器人产业从“单点突破”到“生态聚变”迈进。

6月26日,海尔集团又完成了对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协议转让股份交割,上海新时达正式加入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成立于1995年的上海新时达,是目前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龙头企业,是国内工业自动化领域产品种类最全、市场地位最为突出的企业之一。

在股权交割仪式上,海尔还联合乐聚机器人、睿提智能、钛虎机器人等7家具身智能领域代表性企业,以及上海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等产学研机构,共同倡议成立“具身智能创新生态联盟”。

7月份,具身智能及通用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品研发商——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正是由海尔资本和鼎晖VGC联合领投。

星动纪元是清华大学唯一持股的具身智能企业,目前产品包括轮式人形机器人星动Q5、面向工业领域的全尺寸双足机器人星动SRAR 1,以及五指灵巧手XHAND1。

青岛龙头海尔,正在聚集起越来越多的产业力量。

02

青岛龙头的产业布局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最新测算数据称,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10.17亿美元,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美元,2024年至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56%。其中,中国市场规模到2030年将达到近380亿元。

有投资人预测,机器人赛道将是市场规模“十倍于新能源汽车”的大风口。

青岛的龙头企业,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拥抱这个超级风口。事实上,在山东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布局中,青岛龙头企业贡献了不小的支撑力。

作为山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要创新载体的省制造业创新中心,两大机器人领域创新中心就是由两大青岛龙头企业牵头——

山东省服务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由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围绕智慧家庭、健康生活、康复康养、教育娱乐等六大场景,在产品、数据和产业链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并逐步构建四大产业服务平台、四大技术研发中心与四大协同创新生态,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山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由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主导,本次记者见面会上亮相的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也共同参与建设,主要聚焦“人形机器人+”、家庭服务方向,以“需求”和“技术”为双轮驱动,以企业为创新主体,联合产学研伙伴开展技术融合创新。

青岛制造业基础雄厚,在家电、海洋、装备制造等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在龙头企业主导的产业资源串联下,青岛能够更充分发挥场景优势,为各个赛道的机器人应用创造“落地”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龙头企业的资源“串联”,是在全国范围内的优质资源深挖布局。就像海尔把触角延伸到上海、北京一样,海信也在机器人产业资源聚集的“高地”城市落子。

今年5月,海信集团旗下的海信家电海信视像共同在杭州成立海信星海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制造、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智能家庭消费设备制造等——落子杭州,可以更好地借力当地优质的合作伙伴和人才等资源。

通过资本整合、技术融合与场景开放,青岛龙头企业正在配置全国资源。

03

青岛以城市之力“加速”

在青岛重点发展的“10+1”创新型体系中,人工智能产业是两大优先发展的先导产业之一,其中一个重点赛道就是人形机器人。

去年发布的《青岛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提出,青岛要以人形机器人整机和关键部组件产品研发为主线,以特定行业典型场景应用为特色,构建人形机器人产业体系。

目标是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培育5-8家人形机器人领域重点企业,成为国内重要的人形机器人研发制造应用基地。

今年5月,青岛又出台了《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2025年行动方案》,提出从技术攻关、平台支撑、产品突破、要素供给和生态集聚五个维度推进26项重点任务。

方案中点名要加快海尔、海信2个省级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一批创新成果落地;加大“揭榜制”“赛马制”项目比例,提炼产业共性技术需求,推进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

城市之力正在加速注入机器人产业。

在2025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发展大会上,海尔旗下的投资平台海尔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青岛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基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发起设立目标规模100亿元投资基金,重点投向整机设计与制造、基础部组件及软件、系统集成及应用等机器人项目。

同时青岛还发布了民政、智慧家庭、工业制造、智慧城轨、轨道交通装备、智慧港口、海洋勘测、医疗康养等八大场景,进一步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提供商业化落地的机会。

目前,青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已经集聚了乐聚、钢铁侠、国华智能、丰光精密等整机制造、零部件生产企业40余家,优必选、海尔等企业生产的机器人产品已逐步融入生产生活——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已经在青岛一汽—大众工厂“上岗”,海尔洗护机器人、助行机器人、清洁机器人、陪伴机器人等一系列产品也在日前亮相第十届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

着眼“打造北方地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和重要研发制造中心”的目标,青岛正在加速中。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