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16 07:46
“引客入铜”,催热铜川文旅消费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娜
新加坡游客体验手工制陶
“我特别喜欢这些陶瓷,尤其是我刚买的这个花瓶,造型别致、雕刻精美,我要把它带回新加坡,摆在客厅里。”新加坡游客陈女士手捧着刚买的耀州瓷花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6月下旬,“三秦四季·清凉铜川”东南亚地区入境游核心旅游目的地铜川体验活动成功举办,来自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70余名游客,在铜川开启了一场奇妙之旅。
他们先后走进姜女故里·秦人村落、耀瓷文创园、花月荟等景区,感受铜川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秀美的自然风光。在耀瓷文创园,嘉宾们仿佛穿越时空,深度感受到耀州瓷的千年瓷韵。他们亲手体验剪纸、艾草锤制作、拉坯等传统手工艺,每一次触摸、每一次创作,都像是在与历史对话,收获了一段难忘的非遗文化记忆。
新加坡游客吴维历感慨道:“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铜川就像一个文化的宝藏库,让我大开眼界。”
这次活动是我市实施“引客入铜”政策以来,积极与旅行社及旅游团对接洽谈,利用奖补政策激发他们来铜旅游积极性,进一步拓宽铜川旅游客源市场。
2024年以来,市文旅局携手陕西中国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拓展东南亚旅游市场,已累计接待90批次、超2000余名东南亚游客来铜观光旅游。2025年,这股跨境旅游热潮在我市持续升温。
陕中旅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重点推出铜川非遗研学、药王康养之旅等定制线路,进一步丰富二日游、三日游产品体系,持续为铜川输送更多东南亚游客,全面提升铜川文旅的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
积极落实“引客入铜”政策,激发旅游消费市场活力,是我市“打好提振消费硬仗”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包茂高速出口处驶入市区,矗立在公路旁的市旅游服务中心格外引人注目。
走进市旅游服务中心,可以看到高大整齐的展柜里摆满了铜川特色产品。这里是市旅游服务中心以非遗文化为核心,打造了集展示、展销于一体的“文化旅游非遗展销中心”。耀州窑陶瓷、药王文化衍生品、乡村旅游特产及非遗文创四大特色板块汇聚于此,500余件展品、80余种品类让人目不暇接。
市旅游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浩天介绍:“中心始终秉持‘旅游为民、消费惠民’的服务理念,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升级和渠道拓展等方式,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文化,在消费中带走记忆。”
“在这里,我不仅能欣赏到精美的非遗展品,还能买到心仪的纪念品,感觉特别棒,我要把这些好东西带回去和家人朋友分享。”一位来自西安的游客在展销中心内流连忘返。展销中心自2024年10月提升改造以来,累积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有效带动了文旅消费。
为了拓展销售渠道,市旅游服务中心创新“旅游+交通”模式,与陕西交控集团合作,将含耀瓷、“药王”元素的旅游商品植入高速路服务区。截至目前已完成临潼、耀州2个高速路服务区布展工作,已达成协议的还有黄陵北服务区、三原服务区和玉华宫服务区。下一步还将逐步与省内其它155家高速路服务区加强对接,持续拓展合作范围,让铜川旅游商品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我们以宣传推广‘引客入铜奖励政策’为首要任务,积极对接市域外旅行社、旅游机构,鼓励和吸引游客来铜旅游,培育、拓宽旅游客源市场。”陈浩天告诉记者,结合全市旅游市场实际,市旅游服务中心及时修订相关政策,今年以来主要针对多日游、海外游客补充完善《铜川市引客入铜奖励实施细则》,通过政策落实、优化服务和市场拓展,推动文旅消费持续升温。
“引客入铜”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为铜川文旅消费增长打开了全新大门,让这座城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2025年上半年,我市接待国内游客1178.53万人次,同比增长8.46%;接待国内游客总花费54.07亿元,同比增长11.3%。充分发挥“引客入铜”政策撬动作用,深化与省内外旅游机构合作,新开发旅游线路15条,与15家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截至6月30日,共接待旅行社团队1508批次,共计106139人次(不含研学游团队)。
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铜川将继续以创新为动力,优化服务、丰富产品,努力实现文旅消费与文化传承的双向赋能。围绕全年文旅活动主题,扎实做好夏季、秋季、冬季文旅产品策划与推广工作。持续做好关中平原城市群文化旅游推介系列活动及邻里康养文化旅游消费季系列推广活动,策划举办避暑季、红叶季等特色活动,探索打造面向东南亚地区入境旅游核心目的地体验产品,持续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政策红利释放消费潜力 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雷
2025年盛夏,消费市场热度不减。随着国家补贴政策与各大企业补贴的叠加落地,家电、家具、汽车三大市场迎来销售热潮,消费者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企业业绩显著提升,市场活力全面迸发。政策与市场的“双向奔赴”,正为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国家持续加大消费刺激力度,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涵盖家电、家具、汽车等多个领域。政策进一步细化补贴标准:家电类产品中,冰箱、洗衣机、电视等8类大家电及微波炉、净水器4类小家电,一级能效产品补贴20%,二级能效补贴15%,单件最高补贴2000元;家具领域,智能家居、适老家居等品类可享最高30%补贴;汽车方面,个人消费者置换新能源乘用车最高补贴1.5万元,燃油车1.3万元。与此同时,京东、苏宁易购、天猫等电商平台及头部企业纷纷推出“企补”政策,叠加国补优惠,形成“1+1>2”的效应。
“补贴力度前所未有,买家电就像‘折上折’!”在新区一家海尔电器门店,刚购买了一台一级能效空调的李女士向记者展示购物清单:原价3999元的空调,国补优惠800元,叠加企业补贴后实付仅2999元,节省1000元。她坦言,政策叠加让更新家中老旧家电的计划提前实现。
该卖场负责人文力指着销售报表向记者介绍:“近期,以旧换新订单量同比增长,空调、冰箱等品类销量翻倍。特别是高能效产品,消费者主动咨询率提升50%。”在文力看来,过去一段时间,在“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多重优惠模式作用下,消费者将老旧、高能耗的产品替换为更加环保、节能新产品的意愿持续增强,我市绿色消费潜能全面释放,也有效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
“政策红利加速了产品升级。”新区全友家具店长韩红表示,企业配合国补推出“整装补贴套餐”,消费者可享“国补+企业满减”双重优惠,近期销售额再创新高。
汽车市场方面,置换补贴成为拉动销量的核心引擎。比亚迪4S店销售员小张向记者透露:“周末接待了很多客户,他们来咨询置换相关政策。新能源车型补贴审核通过后,购车周期缩短至一周。”
“国补+企补”下,新能源车渗透率显著提升。比亚迪店长范朝霞表示,原价13万元的新能源车,叠加补贴后降至9万元。
在我市其他区县商圈,家电、家居门店客流络绎不绝。市民陈先生正比对洗碗机与净水器的补贴价格:“原本犹豫是否同时购买,一看补贴后总价省了3000元,果断下单!”京东电器门店导购员小林感慨:“最近周末单日销售额是平时的3倍。”
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局围绕以旧换新、商家打折优惠、线上线下融合等方式,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不断激发消费潜力,推动我市以旧换新消费市场再掀热潮。除此之外,该局联动区县深入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进乡村、进社区、进平台、进政企单位、进展会“五进”活动,组织海尔、京东等家电、家居企业在社区设立以旧换新政策咨询服务站,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截至目前,全市以旧换新参与企业310家,累计核销补贴4700万元,带动消费3.01亿元。
从家电到家具,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国补与企补的叠加效应,正将消费潜力转化为市场活力。政策“暖风”下,消费者得实惠,企业拓增量,经济稳增长。这场消费市场的“盛夏狂欢”,既是政策红利的集中释放,也是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
花月荟:以浪漫“烟火气”打造文旅新IP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娜
6月24日中午,阳光正好,铜川花月荟街区内的餐饮区早已热闹起来,这里人来人往,烟火气十足,市民和游客们纷纷涌进餐饮门店,开启一场舌尖上的盛宴。
记者随机走进这些餐饮门店,发现这些餐饮门店的价格十分亲民,性价比很高。一群来自延安旅游团的游客正在街区游玩,中午时分纷纷来此就餐。几位延安游客兴奋地跟记者分享:“别看在景区里,可这儿的饭既便宜又好吃,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
作为铜川的网红打卡地,花月荟街区以“去景区化”为目标,精心打造以“非遗文化+特色餐饮+研学体验”为一体的沉浸式“消费+旅游”场景,通过一系列惠民举措,将游客体验感直接拉满、消费热情彻底点燃。
为了打好特色餐饮这张王牌,街区下了大功夫。从餐饮门店的装修,到饭菜的品质把控,再到定价策略的制定,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街区要求入驻的商户,其餐饮价格必须贴近市场物价,让消费者能真正享受到实惠。街区还鼓励一些餐饮门店老板去外地取经,把好经验复制过来,让游客在这里吃得开心、吃得放心。
当夜幕降临,夏季夜晚的花月荟就像换上了一件华丽的晚礼服,灯光璀璨,充满烟火气。烧烤摊上滋滋作响的烤肉,夜市里琳琅满目的小吃,串串店里热气腾腾的锅底,每一处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人们一边大快朵颐,享受着美食带来的快乐,一边欣赏着精彩的节目,夏日的氛围感直接爆棚。在这里,消费不再是简单的花钱行为,而是一场充满乐趣的体验之旅。
今年,为了给市民游客带来更优质的体验,街区对环境、绿化景观、路面设施和水系景观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升级。同时,为了进一步吸引游客,街区还推出了前3小时免费停车政策。目前街区停车场有充电桩100多个、停车位1000多个,极大地满足了游客的停车需求,让游客出行更加便捷。
在刺激消费方面,街区更是创意满满。几个大的餐饮门店、影院、游乐项目纷纷入驻电商平台,开启线上销售模式。游客们在平台纷纷给出好评,一些餐饮门店甚至获得了4.9分的高分评价。为了提升景区品质,街区还大力推广非遗美食和非遗文化,让景区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中午用餐时间,“恒盛饭庄”负责人阴蕾正忙着招呼客人。这家饭店6月18日才正式营业,主打菜品是铜川非遗小吃窝窝面,同时还有铜川特色小吃、药王养生汤、美容汤等。阴蕾自信满满地说:“我们通过非遗美食打开游客的味蕾,用精心的服务和优质的餐品留住客人。”
在花月荟自营门店“张玉女土织布”店内,几名游客正仔细地挑选着床上用品。店员张洁告诉记者,门店今年“五一”期间正式营业,目前已经拥有了不少回头客。因为店内售卖的衣服、床品等商品质量好、价格优,得到了许多游客和周边市民的青睐。许多外地游客“五一”期间在街区游玩时,在店里购买了床上用品,回家后觉得不错,又让亲戚朋友帮着代购。
街区还创新性地引入婚恋服务业务,今年以来,街区策划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包括音乐嘉年华、婚俗改革·传统婚仪体验等特色项目。特别是打造非遗剧场,邀请了苏州评弹等传统艺术名家来此演出,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消费。
铜川花月荟文旅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莉娜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刺激消费,暑假期间,公司推出消费奖券和礼品,鼓励市民来街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此外,街区还新推出了几个项目和表演节目,进一步增加人流量,让街区变得更加热闹。
今年以来,街区人均消费金额比上年增加,截至目前,接待游客量累计突破100万人次,实现营业额近500万元,直接带动就业近300人。
吴莉娜满怀信心地说:“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游客拥有好的体验感,把铜川的IP做得更好,让所有游客都能感受到铜川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