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16 07:09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能特科技(002102.SZ)业绩爆发式增长。7月15日,能特科技披露2025年上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亿元—3.8亿元,同比大增480.15%至568.05%。
这一亮眼成绩单主要得益于全资子公司能特科技的维生素E及医药中间体业务持续发力,单该业务板块就贡献利润超4.4亿元,标志着公司战略转型成效显著。
医药板块贡献利润超4亿
根据业绩预告披露的数据,能特科技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达3.3亿—3.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688.18万元,增幅达480.15%—568.0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表现更为突出,预计达4亿—4.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782.33万元,同比暴涨736.44%—840.66%。基本每股收益也从上年同期的0.0216元/股跃升至0.1253—0.1443元/股。
值得关注的是,全资子公司能特科技有限公司的维生素E及医药中间体业务成为绝对的业绩支柱。公告显示,该业务板块为公司带来利润不低于4.4亿元,占据净利来源的绝大部分,成为推动能特科技业绩上扬的“火车头”。自2014年收购能特科技以来,该子公司已发展成为集医药中间体、维生素E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主导产品包括治疗哮喘的孟鲁司特钠中间体、治疗高血脂的瑞舒伐他汀中间体等。
财务数据显示,能特科技业绩增长具有持续性。2025年一季度,能特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8.77亿元,同比下降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6亿元,同比增长287.20%。这意味着二季度单季净利润达1.84亿—2.34亿元,环比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剥离低效资产加速转型
能特科技的业绩爆发并非偶然,而是公司持续深化战略转型的必然结果。回溯发展历程,这家前身为冠福股份的企业,自2022年荆州市城发集团入主后,就开启了“瘦身健体、聚焦主业”的深度改革。2024年4月,公司正式更名“能特科技”,标志着战略转型进入新阶段。
自更名为“能特科技”以来,公司逐步剥离非主业资产,着力构建“以医药、维生素E为核心”的发展格局。2024年,能特科技遭遇塑贸电商业务拖累,全年净亏损4.89亿元,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计提上海塑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商誉减值准备5.91亿元。此外,出售园区资产并清理部分租户,造成期末空置率上升,投资性房地产评估价值减少1.15亿元。
在业绩快速回暖的同时,能特科技通过股份回购进一步向市场释放信心。2025年3月,公司公告拟以3亿元至5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高于3.90元/股。截至一季度末,已回购股份9882万股,占总股本的3.75%,使用资金3.3亿元,所有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并相应减少注册资本。
同时,子公司能特科技有限公司加快新项目投建步伐,包括3.5亿元投建年产10万吨化学回收聚酯项目和5000万元年产100吨玻色因项目,为未来业绩增长积蓄新动能。预计上述项目达产后,将分别带来年净利8800万元和1080万元,显著增强公司盈利基础与行业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