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逐绿前行绘新景 绿潮涌动向未来

2025-07-16 06:20

  秦雪丽 烟台报道 通讯员 许洁依

  盛夏时节,万物丰茂。从传统产业到新兴赛道,从辽阔陆地到蔚蓝海洋,处处涌动着绿色发展的热潮,不断拔节生长的芝罘,正一路逐“绿”前行,描绘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创新引领

点燃新兴产业新引擎

  作为中心城区,芝罘区积极利用自身禀赋优势,不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内在所需。

  在芝罘区东方电子集团烟台市数字虚拟电厂运营中心,虚拟电厂正在把企业、楼宇以及园区内各类可调节电力资源汇聚起来,通过智能化统一协调控制的方式来削峰填谷,让发电与用电两端实现供需平衡,提高新能源电力的消纳能力,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在云储新能源科技公司,数字能量交换系统正通过独特的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设计,打破传统电池系统架构的束缚,创新性地实现电池储能系统的“本质安全”。

  在烟台港智慧滚装码头,一辆辆智能转运装备AT-AGV正将待转运的商品车高效搬运到指定区域。在中控室的操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下达作业指令就可远程管控现场作业。

  向绿色要效益,为发展添动能,如今,芝罘发力新兴赛道,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培育新兴产业“新苗成森林”,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方向,深化梯度培育、优化服务体系,2025年上半年培育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27家、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家;积极组织2家公司申报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组织7家企业评(复)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

  产业发展步伐行稳致远,数字经济也在产业链中日益渗透。

  “我们看到的就是芝罘区向阳街道的某个小区某栋居民楼的情况,只需要点击鼠标,就可以看到整栋居民楼的实景图片,还可以同步查询该居民楼的安全管理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档案信息。”烟台淼盾物联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利锦说道。据了解,淼盾联合芝罘区政府打造“两化一网风险监测预警平台”数智化安全监管新模式,目前已建立覆盖全区4万余家企业单位的隐患信息数据库,通过信息化、自动化做到一屏总览,布下了城市安全的“天罗地网”。

  如今的芝罘,绿色产业正集聚成势。今年以来,芝罘区抢抓技术改造升级和设备更新重要机遇,引导企业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绿色生产标杆示范,累计培育市级以上智能工厂4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绿色工厂10家。

激发活力

汇聚区域发展新动能

  破题绿色发展,不仅要“破旧立新”,还要“集合优势”,让经济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不断加大。

  芝罘区联东U谷·芝罘智能制造产业园三期项目8栋厂房,已于今年6月份完成了项目竣备手续办理。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园内绿化施工等收尾工作,预计今年8月份交付业主使用。为确保入园企业质量,自项目启动建设,便严格落实“三级招商、两级联审、一体化服务”全面保障机制,打造生产企业总部和生产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工业集聚地,目前园区已累计签约企业50余家,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优先“入园上楼”。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绿色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将成为撬动这一变革的关键支点。

  6月26日,在“烟台市金融中心赋能平台暨中电智谷科技海洋金融沙龙”活动现场,芝罘区科技局工作人员围绕“烟科贷”等多项政策开展深入解释,详细阐释了各项政策申报条件等要素,助力区内企业突破融资瓶颈,实现创新发展。

  芝罘区坚持创新引领、数字赋能,打造全省一流的现代智慧政务综合体,提供全方位项目落位保障、全周期企业服务保障、全要素发展配套保障。

  有了政策支持,产业发展也是水到渠成。

  2025年以来,芝罘区多家企业硕果累累,宏洲海洋入选2025年度海洋强省建设重点项目、烟台港芝罘湾港区专业化件杂货堆场(一期)等12个项目入选本年度山东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库,冰轮环境、华大化学等9个项目入选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冰轮环境天源智擎大模型入选省级工业领域行业大模型“揭榜挂帅”攻关项目名单……

  绿色产业蓬勃兴起,对专业化、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芝罘区持续优化人才服务,完善相关设施配套;通过建设人才公寓并提供租金补贴,实现“拎包入住”;为人才在创新创业、家属随迁、子女入学、医疗保障方面提供“私人定制”式服务,每年引进青年人才1.2万人以上,数量居全市首位。

  如今,人才在芝罘真切感受到家的温暖,实现安居乐业。与此同时,芝罘还不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举办技能竞赛、创新大赛等形式,全面激发绿色创新活力。

  6月24日上午,第二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赛事在烟台芝罘开幕。当前,机器人技术正深刻改变智能制造、医疗健康、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的发展格局。“机器人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赛事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推动了机器人技术在高校中的普及与应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韩力群表示。

  大赛举办地夹河·幸福新城,紧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向,聚焦“3+2+N”产业发展方向,即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服务经济3大主导产业,低空经济、总部经济2大特色产业,以及人形机器人、空天信息等N个未来产业,将前沿科技与创新智慧融入城市建设,谋划打造面向未来、创新驱动的现代化城市建设样板区。

  时光流转,发展的故事愈发精彩,芝罘用一流的创新生态、优质的配套服务、广阔的实践平台,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精致落笔

书写城市业态新画卷

  绿色发展理念正深度融入芝罘区的城市更新与生产生活各领域,以“小切口”撬动业态提质“大文章”。

  “钢铁轰鸣沉寂,砖墙记忆未凉,当锈蚀斑驳的厂房蜕变为心跳加速的创意磁场,芝罘区正用一场蜕变链接记忆与未来……”前不久,一部“XIN·动芝罘”专题片带着烟台人拾回记忆,感受城市之变,上万次播放引发共鸣。

  “相较于拆除重建,对老厂房进行改造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了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棉纺厂、钢铁厂、啤酒厂,这些曾经让芝罘贴上工业繁荣的标签正以新姿态融入当下芝罘,让人们在新空间里找到舒服的位置,提升了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当红釜台文化创意产业园、爱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紧张施工之时,在芝罘区与开发区的交界地段,烟台夹河生态文旅产业带正充分发挥滨海与生态资源优势,新消费场景让游客耳目一新,成为海岸线上的消费热点。

  “第一次体验太空舱这种住宿方式,感觉非常新奇,这边服务都很好,空闲了还可以去玻璃幕墙打打卡。”在幸福湾游玩的游客张女士说道。

  在幸福湾活力海岸临海远眺,领略海天一色的自然魅力;在夹河湿地公园露营,看鸥鸟翔集,听海风呢喃;在飞翔乐园漫步,欣赏瑰丽的日出云霞……近年来,芝罘区持续用好“海”资源,深化海岸线综合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公园功能布局,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芝罘区,生态赋能正为游客打造多元化的旅游体验,而跨界融合则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质生产力,不断催生新的消费增长点——

  在张裕酒文化博物馆,通过应用3D裸眼折屏、8K分辨率柔性屏、环幕影片、天地幕影片VR等新技术,游客不仅能品味百年佳酿,还能沉浸式、互动式体验葡萄酒的酿造工艺与品牌故事,实现工业与文化深度交融。 

  在环山路百年工业走廊,烟台醴泉啤酒厂在改造中将厂区规划为“产,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型综合体,涵盖百年啤酒博物馆(文)、精酿工坊(产)、特色商业街(商)及文旅体验中心(旅)。游客不仅能深入了解啤酒工业历史文化,还能体验酿造工艺、参与消费互动,与走廊中的北极星钟表厂等工业遗存,共同构建多元业态集聚的消费新场景。

  从车间里跳动的创新脉搏,到产业集群的蓬勃生长,再到城市业态的强势赋能,芝罘既有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的转型智慧,也有新兴产业“新芽成栋梁”的创新活力;既有科技赋能的硬核实力,也有城市绿色低碳的发展底色。未来,芝罘将以创新为笔、升级为墨,在城市发展的蓝图上挥毫泼墨,奋力续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的华彩篇章。

  烟台首个数字化文商旅消费综合体——幸福湾活力海岸。(烟台主城控股深蓝文旅集团 供图)

  山东港口烟台港商品车智慧绿色滚装码头。(张超 摄影)

  第二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比赛现场。(杨非凡 摄影)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