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打造产业创新应用高地,“山东智造”机器人代表们这样干

2025-07-15 21:15

转自: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7月15日下午,在济宁市珞石智能制造产业园,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围绕“山东打造机器人创新应用高地”主题与记者见面交流。为进一步培育壮大全省机器人产业,日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25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制定18条具体措施,形成对机器人产业发展全维度、全周期的支持体系。在山东打造的这条机器人产业链上,各企业有怎样的行动计划?“山东智造”机器人代表们有话说。

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庹华谈到,公司最近在认真研讨《行动计划》,备受鼓舞。在他看来,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夯实基础,结合场景打造行业标杆案例,强化链主担当这三方面的工作。

“只有底层基础做扎实,才能努力应对越来越复杂、要求越来越高的应用场景。近年来,公司结合场景打造行业标杆案例。比如在汽车行业,和小米、赛力斯等车企合作,在打磨、焊接、装配,特别是高精度力控装配等场景,都实现了从产品到场景的闭环。”庹华表示,作为山东省机器人协会的会长单位,同时也是国家机器人产业链的链主企业,珞石机器人将与电机、减速器、视觉传感器、多模态大模型等合作伙伴一起,在多个场景下,让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轮式双臂人形机器人能够更好解决目前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海尔机器人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战略总监丛大超表示,海尔家庭机器人重点从三个方面来扮演好机器人发展的角色:做机器人发展的“领跑者”,以创新应用场景牵引机器人产品阵容建设;做先进技术创新的“探路者”,以AI科技普惠让用户共享创新成果;做产业链发展的“领航者”,以创新中心建设拉动机器人产业链发展。

“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会以商业化为先牵引,让前沿AI技术‘随研随产’。例如应用AI步态算法等技术转化出外骨骼机器人,柔性关节驱动技术能够帮助用户解决运动助力问题。”丛大超透露,2024年底省工信厅发布的名单显示,由海尔智家领衔打造《山东省服务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海尔智家以“公司+联盟”的形式推动创新中心建设,2025年已成立海尔兄弟机器人公司,并以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联盟为基础,按照省、市及集团的要求建设好创新中心。

在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永看来,结合发展实践,公司要将从三方面发力:强化技术创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立足自身优势,拓展机器人应用场景;加强产业协同,融入机器人产业链生态。

“在《行动计划》推动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的背景下,优宝特作为行业内的重要企业,将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范永介绍,目前,公司已经和纽氏达特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浪潮、山东联通等合作,共同开发整体解决方案。与海信联合建设“山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与海尔联合建设“山东省人形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下一步将加强与省内其他机器人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山东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纽氏达特行星减速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奇认为,山东省机器人三年行动计划让产业链上的企业们提振了发展信心。

“今年公司承担了省科技厅和工信厅联合关注支持的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专项,我们将在技术创新、研发升级上,持续投入,围绕精密减速机及关节模组精度、寿命、前道加工设备持续创新,以传动部件的进步,推动产业发展。同时,为响应市场需求量的增长,纽氏达特今年年初作为省重大项目,投资6.7亿元,建设150万台精密减速机及关节模组。”刘奇透露,“目前公司内部已经孵化15家生态企业,其中规上企业5家。后续纽氏达特将继续围绕机器人产业链,内部创业,延链补链。”

(大众新闻记者 王雅洁 王雨萌)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