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2025,药企控制权大洗牌!

2025-07-15 14:04

(来源:一度医药)

转自:一度医药

医药行业的2025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据观察,仅过去半年时间,就有多家药企筹划易主或已完成控制权变更。

频繁的易主动作不仅反映了企业自身经营压力的驱动,也展现了行业变革与资本运作的复杂因素。以下是对今年部分筹划易主/控制权变更药企的盘点:

康华生物(维权):筹划控制权变更

7月13日,康华生物的一纸停牌公告,将其控制权变更的计划公之于众。作为国内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的开拓者,康华生物曾凭借这一独家品种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2020年公司上市,康华生物的业绩在经历了快速增长后,从2022年开始连续下滑。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暴跌55.7%,归母净利润更是骤降 86%,仅余2070.86万元。

实控人王振滔有着“温州鞋王”的盛名,此次筹划控制权变更,或许是王振滔在权衡利弊后的战略抉择——一方面,其控股的奥康国际(维权)也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康华生物的战略地位可能随着其转型而发生一些变化;另一方面,引入新的资本力量,或为康华生物寻找新的发展引擎,以摆脱当前的业绩困境。对于康华生物而言,这既是一次艰难的转身,也可能是重生的契机。

赛隆药业:“立白二代”入局

2025年7月9日,赛隆药业公告控股股东变更为海南雅亿,而海南雅亿无实际控制人,这意味着赛隆药业进入了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

赛隆药业因2024年业绩不佳,自2025年4月28日起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此次股权变动中,公司控股股东蔡南桂、唐霖拟向海南雅亿共赢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转让14.16%股份,交易金额达1.99亿元。

海南雅亿成立于2025年5月,是一家为参与本次交易而设立的投资平台。其背后股权结构复杂,普通合伙人为海南雅亿共创科技有限公司,出资比例为15%;陈展生和北京企通富源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为有限合伙人,出资比例分别为25%和60%。陈展生是立白集团创始人陈凯旋之子,目前在立白凯晟控股集团担任副董事长、首席投资官。

此次“立白二代”陈展生的入局,或许意味着立白集团开始布局医药领域。立白集团资本实力雄厚,陈展生的入局可能为赛隆药业注入资金或跨界资源,推动其转型高附加值领域。然而,海南雅亿目前无实际控制人,其未来的战略规划和管理能力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中美史克:结束40年合资史

78日,赫力昂中国对外宣布,已于近日完成对其非处方药合资企业——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简称 “中美史克”)剩余12%股权的收购。至此,中美史克彻底告别合资时代,成为赫力昂的全资子公司。

赫力昂对中美史克的全资收购谋划已久。2024年9月,赫力昂通过两笔交易,从达仁堂和天津医药集团手中收购33%股权,持股比例提升至88%。今年4月15日,达仁堂公告将持有的最后12%股权作价16.23亿人民币转让给赫力昂。

627日,这笔交易正式完成,中美史克彻底易主。此次交易对中美史克整体估值高达135亿元,溢价显著,彰显了赫力昂对其价值的高度认可。

派林生物:巨头整合下的行业格局重塑

2025年6月9日,派林生物(000403.SZ)披露,其控股股东共青城胜帮英豪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将所持公司21.03%股份转让给中国生物。若交易完成,派林生物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中国生物,实际控制人将由陕西省国资委变更为国药集团。

此次交易不仅是派林生物股权结构的重大调整,更是血液制品行业格局的重大变化。派林生物作为血液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2024年采浆量超1400吨,稳居千吨级血液制品第一梯队。国药集团作为中国医药行业的巨头,旗下已拥有天坛生物卫光生物,若此次收购完成,国药集团在血液制品领域的采浆量将大幅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此次交易完成后,国药集团在血液制品领域的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其在行业内的采浆量将显著提升,有望重塑血液制品行业的竞争格局。

易明医药58同城姚劲波跨界入局

2025年6月3日,易明医药控股股东高帆将23%股份转让给北京福好,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姚劲波,6.62亿元的转让价款背后,是一份严苛的业绩对赌协议。转让方承诺,2025-2027年,公司现有业务板块每年营收不低于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2028年相关指标均为正。

易明医药对米格列醇片的依赖度持续上升,这一单一产品依赖的模式让公司发展潜藏风险。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业绩压力凸显。此次引入姚劲波旗下的北京福好,显然是希望借助新股东的资源与经验,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渠道。

姚劲波是58同城的创始人,2005年创立了58同城,并于2013年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姚劲波在互联网领域的成功经验,能否在医药行业复制?这还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业绩对赌协议像一把双刃剑,既会倒逼新管理层全力以赴提升业绩,也可能带来短期业绩冲刺而忽视长期发展的风险。易明医药的未来,系于这次资源整合的成效。

成大生物:国资退场、民资接棒

2025年3月2日,成大生物的一则公告宣告了辽宁省国资委的退出,韶关高腾通过掌控其控股股东辽宁成大,间接拿下了成大生物54.67%的股权。

成大生物的兴衰与狂犬病疫苗紧密相连。曾经,其狂犬病疫苗连续16年位居国内榜首,2019 年更是以3190万支的销量占据全球15.5%的市场份额。但好景不长,随着23种狂犬病疫苗上市、19种处于临床阶段,市场竞争白热化。成大生物的市场份额从超70%跌至不足40%,产品价格也大幅下降,毛利率从89.85%下滑至83.15%。

面对困境,成大生物加速多元化布局,24项在研项目涵盖流感、肺炎、HPV等多个领域,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和四价流感疫苗的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受理。与中科紫东太初合作构建 AI 疫苗研发平台,更是其拥抱新技术的积极尝试。

新东家韶关高腾背后的粤民投,看中的正是成大生物在疫苗领域的深厚积淀与潜力。粤民投聚焦生命科学等战略领域,计划通过资本注入、资源整合等方式,助力成大生物突破瓶颈。这一民资接棒的案例,展现了民营资本在医药产业升级中的积极作用,也为成大生物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

康惠制药(维权):新主登场,资本联姻

2025年3月,康惠制药的控制权发生了重大变更。公司控股股东康惠控股拟将22%的股份转让给嘉兴悦合智创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悦合智创”),并承诺放弃剩余10%股份的表决权。这一举动标志着康惠制药正式“易主”。

悦合智创的实控人为李红明、王雪芳夫妇,这对夫妇同时也是新三板公司亿安天下(870849.NQ)的实际控制人。悦合智创成立于2025年3月20日,即在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的当天成立,显示出此次收购的迅速与果断。这种“闪电”式的资本联姻,让市场对康惠制药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不过,目前康惠制药的控制权尚未完全交割,正在等待交易所的审核确认。

人福医药(维权):央企入主,破局寻变

2025年1月,人福医药控股股东当代科技与招商局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创科”)签订《重整投资协议》,标志着这家老牌药企即将由民营转身为央企控股。6月公告进一步显示,控股股东当代科技正在进行司法重整计划,重整计划已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截至2025年5月29日,当代科技所持股份仍全部被继续司法标记及轮候冻结,当代科技所持23.7%股份仍处于司法冻结状态。根据《重整计划》有关安排,招商创科将通过直接及间接持股和接受表决权委托,合计控制公司3.87亿股普通股(占总股本的23.70%)表决权。

2025年以来,人福医药管理层已经历多轮调整。1月,李杰请辞董事长一职,继任者为当代科技董事周汉生。此后,招商局背景的邓伟栋、黄晓华被提名为新任董事。这两位招商系高管的加入,预示着人福医药未来将加强资本运作和产业投资力度。

......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新冠疫苗之王”科兴生物的控制权争夺战进入白热化。在7月9日加勒比海岛国安提瓜和巴布达举行的特别股东大会上,股东们对是否罢免现任董事会以及重组董事会进行了表决。

尽管特别股东大会上赛富基金的提案获得了通过,但科兴生物的控制权争夺战仍未决出最终胜负。新董事会与现任董事会均声称自己拥有合法地位,两位董事长并存的局面使得公司治理陷入僵局。

小结

2025年药企易主浪潮中,资本力量成为重要推手。无论是大型医药产业集团、专业投资机构,还是跨界而来的互联网巨头,都在通过资本运作布局医药行业。这不仅加速了行业整合,提升了市场集中度,也推动了医药行业的资源优化配置,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同时也可以看到,这波易主风向也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当业绩压力、市场竞争、资源整合、战略调整等因素交织在一起,药企的控制权也在产生变化。未来,随着更多药企的易主与行业整合,医药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行业格局也将被重新塑造。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