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家庭工业双线布局!“海尔兄弟”机器人帮你生活“减负”

2025-07-15 18:31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15日讯 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日益增长的生活压力让这个问题备受关注。在7月15日的“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上,海尔集团开出“良方”——“家庭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并行,为现代人繁重的工作与生活压力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海尔自2021年起重点布局家庭机器人产业,依托其智慧家庭生态,目标直指“无人家务”的美好生活图景,构建“AI生活,智慧万家”的服务机器人产品矩阵。其家庭机器人主要涵盖三大领域:

一是清洁机器人,运用SLAM导航与主动视觉技术,海尔扫地机器人不仅能精准定位建模,更能主动识别污渍、智能分区清洁;二是康复机器人,基于AI步态算法等核心技术,海尔开发了外骨骼机器人,其柔性关节驱动技术有效解决了用户的运动助力需求;三是服务机器人,围绕家庭全场景,海尔将逐步推出陪伴、洗护以及综合服务机器人等,打造机器人入户场景示范样板。

“虽然大家电已解决约60%的家务(如洗衣、热水供应),但清洁、晾晒等环节仍耗时繁琐。”海尔机器人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战略总监丛大超表示,基于用户对“衣物全流程管理”的需求,海尔推出的洗护机器人已能实现衣物负载转移,未来将逐步解锁叠衣等复杂任务。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海尔紧抓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机遇,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并于2025年通过并购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构建了“核心部件—整机—解决方案”的全链条工业赋能体系。其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轮胎生产等多个行业,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作为全球领先的家电企业,海尔发展机器人业务具备独特优势:拥有全球超4亿家庭用户资源、160余个工厂与园区实践经验、服务超10万家企业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海尔兄弟”这一深入人心的品牌IP,其亲和力强的卡通形象与机器人结合,有效降低了用户对机器人的疏离感,规避了“恐怖谷效应”。

产业链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品牌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2024年底省工信厅发布的《2024年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和培育名单》显示,海尔智家将领衔打造山东省服务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海尔智家采用“公司+联盟”的形式推动创新中心建设,于今年成立海尔兄弟机器人公司。并以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联盟为基础着力建设创新中心,进而拉动机器人的技术链、产业链、人才链和资金链的健康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的飞速迭代,正推动机器人产业成为科技竞争新高地与经济发展新引擎。在此背景下,6月21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25部门于6月21日联合印发《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针对产业痛点难点,整合资源制定了18条具体措施,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构建了全维度、全周期的支持体系。

下一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全力推动工业、服务、特种和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支持四类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引导专精特新企业与产业链企业协作配套;加快推动机器人产品向农业、医疗、安全、社会服务等领域延伸,联合有关部门征集机器人产品需求和供给清单;将机器人前沿技术和关键装备纳入省级科技计划重点支持方向,对新升级的国家级相关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人形机器人整机和核心零部件企业、未来产业加速园建设给予相应地奖补支持。(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奕宁)

(作者:王奕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