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15 16:30
(来源:信报手笔)
在香港,长者可用2元乘搭公共交通工具;而在内地,2元(人民币.下同)或许足够食一餐饭。话说“2元餐饮”热潮近日在内地冒起,例如2元一串烧烤、2元一个面包、2元一杯奶茶等等。与此同时,阿里巴巴(09988)旗下饿了么和美团(03690)于周末继续大派“外卖红包”,让用户享受“零元购”、“食免费餐”。有网民实测发现,现在解决一日三餐,平均每餐只需花费2元左右。但长远而言,“2蚊食饭”趋势对于民众和经济的健康恐怕皆非好消息。
「2元餐饮」近日在内地如雨后春笋涌现,大批新成立的食店打正旗号,标榜每款餐点划一售价只需2元。最常见的是「2元烧烤店」,顾名思义每串售价仅2元,较以往业内常见价格(4至8元)便宜50%以上,消费者花十元八块便可「食到饱」。此外,又有「2元面包店」,不论肠仔包、红豆包或菠萝包,通通标价2元。还有「2元饮品店」,一杯奶茶、咖啡或果汁,也是索价2元。
同时,正如本栏上周在〈饿了么激战美团 京东沦最大输家〉一文提到,饿了么和美团作为两大外卖平台巨擘,自从7月初开打“红包战”之后,近期战况日益白热化。在刚过去周末,该两大平台继续大派“满25减22”、“满19减19”、“满16减16”等超笋红包券,意味着用户只需花数元便食到一餐饭,甚至可享受“零元购”、“食免费餐”。受“红包战”带动,美团上周六(7月12日)订单量突破1.5亿单,再创历史新高。
01
外卖红包战 一日三餐仅7元
短期而言,受惠于“2元餐饮”和“外卖红包战”,消费者似乎可成为最大赢家。有内地网民亲身实测,如何只花数元解决一日三餐。例如早餐用2元买一个面包再加2元一杯咖啡,午餐使用美团的“零元购”红包,晚餐则用饿了么的“满25减22”红包。如此一天下来,总共只用了7元,平均每餐仅约2元多。
值得留意的是,鉴于内地餐饮品牌近期密集式进军本港市场,阿里旗下淘宝天猫、京东(09618)、拼多多、美团旗下Keeta等电商平台也把本港市场视为兵家必争之地,故此不少人关注超平价餐饮热潮会否进一步燃烧到香港,届时本港市民“2蚊食饭”未必是天方夜谭。
不过长远来看,“2元餐饮”和“零元购”等趋势,对于民众及经济的健康恐怕都不是好消息。一方面,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大批食肆用2元超低价招徕,难免须严控成本将货就价,包括尽量采购最廉价的食材。举例说,一家餐厅以每串2元售卖烧烤,计及铺租、人工、灯油火蜡等开支后,若要有利可图及持续营运,意味其每串食材成本很可能仅约两三角;能用这么便宜价格买到的肉类,到底会是什么质素?其来源是否合规?顾客在烧烤店大快朵颐之余,倘若进一步深究,有可能会“细思极恐”。
另一方面,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以“2元餐饮”和“零元购”为代表的热潮大行其道,亦象征着中国的“消费降级”和“内卷”趋势恶化。继续以上述烧烤店为例子,建基于每串烧烤售价仅2元,该店即使计到尽并能达致有利可图,不难估计最多只有微薄利润,但求薄利多销。而且,面对利润空间有限,该店为雇员提供的工资待遇肯定也不会很高,甚至可能要求员工们做“低薪牛马”、长时间加班卖命。
02
利润微碍消费 经济非吉兆
换句话说,在“2元餐饮”模式下,商户利润微薄,雇员工资也甚低,故此老板和员工恐怕都要“掹掹紧”过活,没太多闲钱去消费。这恐将引致恶性循环,令整个社会消费力日益疲弱,持续上演“消费降级”,并加剧通缩压力。
正因消费市场形势不乐观,中央政府近期政策重点已由“供给侧改革”逐渐转移向“需求侧改革”,致力于促进消费及反内卷。例如中央财经委员会于7月初召开第六次会议,强调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较早之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提出“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然而,观乎“2元餐饮”、“外卖红包战”等情况愈演愈烈,反映在经济形势限制下,企业本身面对沉重生存压力,有时候恐怕是“不得不卷”。由此角度看,中国当局的促消费、反内卷工作仍须进一步努力发功。
经济学有一个理论名为“节俭悖论”(Paradox of Thrift),意思是一个人节俭是美德,但当社会上大多数人也重视悭钱、减少消费,便会导致整体经济增长乏力,某程度上“好事变坏事”。同样道理,受惠于廉价餐饮趋势,一个消费者若能“2蚊食饭”或许是好事(未计对个人健康的影响),但这对于整体经济未必是喜讯。相反,当社会大部分人皆非一味追求低价,愿付出合理价钱享受优质的产品及服务,那才是经济畅旺蓬勃的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