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15 10:19
(来源:国海证券研究)
国海固收·靳毅团队 | 股债跷跷板如何演绎?
国海固收·靳毅团队 | 可转债新券投资策略怎么看?
国海计算机·刘熹团队 | 飞荣达(300602)2025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业绩预告倍增表现亮眼,重要下游领域进展顺利多点突破
国海海外·陈梦竹团队 | 腾讯控股(0700.HK)2025Q2财报前瞻:核心业务延续增长韧性,关注AI生态价值释放
国海先进制造团队 | 银龙股份(603969)2025年半年报业绩预增公告点评:归母净利润持续同比高增,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
固收:股债跷跷板如何演绎?
报告作者:靳毅/马闻倬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7月14日
投资要点:我们复盘了2015年以来,股市和债市行情的相关性情况。从历史表现中,我们发现“股债跷跷板”效应呈现出2个特点:①股债跷跷板效应在大部分时段内成立,股债行情一般情况下呈反向变化;②股债负相关性减弱的情况,主要出现在流动性明显收紧或放松的时段。
在本轮债市调整行情中,我们观察到,股债的相关性并未明显增强,股市走强对债市的压制程度并不严重,预计后续债市对股市的反应将逐步钝化,无需过度担忧股市的影响。
后续债市怎么看?
我们认为,目前债市面临以下三方面扰动:①基本面数据扰动风险,6月高频数据预示出口仍具韧性、信贷情况或有改善;②7月专项债发行提速,对资金面或形成扰动;同时专项债加速发行,可拉动地方投资走强,可能制约债市利率下行;③地产相关的政策预期发酵,扰动债市情绪。
综上所述,从经济基本面数据、专项债发行、政策预期这几个维度看,目前债市利率面临一定扰动。进一步做多机会,或需看到经济高频数据走弱、政策落地、新一轮降息周期开启。
风险提示:中国央行货币政策不及预期,金融监管超预期,利率波动风险,通胀超预期,信贷超预期,流动性波动超预期,债券发行速度超预期,估算结果仅供参考,以实际为准。
固收:可转债新券投资策略怎么看?
报告作者:靳毅范圣哲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7月14日
投资要点:近期转债市场新券上市数量明显增加,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 通过对新券走势复盘分析,可将转债新券划分为白马类、价值类、小流通市值类和均衡类四种主要类型,不同类型呈现截然不同的定价特征和投资机会,需要采用差异化的打新策略。
白马类新券:高估值陷阱,建议回避。 白马类新券首日即以高价开盘,转股溢价率普遍在高位起步,反映市场对优质公司的过度追捧。关键问题在于高估值具有粘性特征,难以通过时间消耗得到有效修复,投资性价比较低。策略建议:避免参与打新和首日买入,系统性估值风险较大。
价值类新券:机构配置驱动,积极参与。价值类新券首日普遍呈现低估值定价,部分甚至破发,但机构被动配置需求对价格形成系统性推动作用。散户抛售压力释放后,机构资金持续买入形成有效价格支撑,债券属性强、下行风险有限。策略建议:积极参与打新,首日开盘或散户抛售后适当买入,风险收益比最优。
小流通市值类新券:资金交易后价值回归,逆向投资。小市值新券上市初期展现明显的资金交易行为,价格快速脱离基本面约束,转股溢价率长期处于高位。但所有高位炒作转债均呈现明显均值回归特征,关键时间节点通常在上市后4-6个月。策略建议:避免高位追涨,耐心等待价格回归双低标准时进行逆向投资。
均衡类新券:稳健策略,收益确定性较高。均衡类新券呈现相对理性的定价水平和温和波动特征,转股溢价率在相对合理区间,缺乏明显利好或利空催化剂。首日散户抛售形成短期供给压力为投资者提供确定买入窗口,通常能在1-2个月内完成价格修复。策略建议:参与打新,首日散户抛售时买入,获得稳健收益。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政策扰动致分红波动;区域信用分化;国央企转债流动性折价;替代容量不足推升估值压力;机构调仓共振放大波动。
计算机:飞荣达(300602)2025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业绩预告倍增表现亮眼,重要下游领域进展顺利多点突破
报告作者:刘熹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7月14日
事件:7月10日飞荣达发布2025半年度业绩预告,2025H1公司预计实现营收28.86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33.06%;归母净利润1.55~1.7亿元,同比增长103.95%~123.69%;扣非净利润1.25~1.4亿元,同比增长82.34%~104.22%。
投资要点:2025H1消费电子、通信、新能源汽车领域内业务进展顺利,有望推动业绩实现近翻倍增长
2025H1,公司预告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或实现近翻倍增长,主要归功于消费电子、通信、新能源汽车等下游应用市场的优秀表现,具体来说:
1)消费电子:消费电子市场回暖,公司重要客户相关业务回归。2025年上半年,公司配合重要客户,并进一步深挖其余客户的热管理及电磁屏蔽需求。该领域市占率及盈利能力均有提升,带动了本期业绩的增长。
2)通信:公司通信领域业务进展顺利,与部分重要客户的AI服务器散热业务有序推进,该领域内整体销售收入及盈利能力均实现了增长。
3)新能源汽车:已定点的项目订单持续释放,销售收入逐步增加。
AI服务器产品进展:昇腾910/GB300驱动液冷散热需求新周期
服务器散热解决方案可划分为风冷与液冷两类。相较风冷,液冷散热功率较高。因此对于有更高功率散热需求的AI服务器,如昇腾910、英伟达GB300等,液冷散热为其中主流选择。
公司在液冷领域布局多年,已形成了较强的液冷产品设计、制造和测试能力,主要产品为单液冷模组、双液冷模组及3D VC液冷模组,重要国内客户包括:H公司、中兴、思科、浪潮、大唐移动、宝德、烽火超微、新华三、超聚变、联想、纬创、纬颖、仁宝、华硕、东方通信、神州鲲泰等。
此外,公司3D VC液冷模组散热功率可达1400W,适配最新一代高算力AI服务器需求。目前该款产品已获得头部AI服务器厂商认可,我们认为该产品拥有较好卡位,有望在液冷散热产品需求新周期中率先放量。
公司提前布局AI终端及机器人领域,有望进入新增长轨道
1)AI终端:2024年AI PC、AI手机全球渗透率分别为17%、18%,据Canalys公众号到2027年预计将分别提升至60%以上、50%,增长空间广阔。AI PC、AI手机的持续渗透的同时也将驱动散热及电磁屏蔽方案价值量的提升,显著扩展公司该领域内产品的利润空间。
目前,公司已与HW/荣耀/三星/微软等重点客户达成了长期稳定合作。2025至2027年,我们认为,基于与关键客户的深度合作,公司有望伴随客户AI终端产品的快速放量从而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
2)机器人:2025年6月,公司进行了对果力智能的独家战略投资(控股)。果力智能作为业内领先的灵巧手及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技术积累深厚,其发布的枭尧灵巧手具有28自由度以及高触觉感知能力,可实现仿人的精细操作与灵活控制。
此次收购完成后,公司不仅具备了人形机器人赛道中价值量极高的灵巧手技术、产品储备,而且还同时发布了人形机器人领域内的散热与电磁屏蔽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公司与果力智能的协同性强,二者紧密配合可加速获取来自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增量业绩空间。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是散热和电磁屏蔽方案领先企业,将受益于AI服务器和AI终端等领域对散热和电磁屏蔽的需求提升。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3.6/78.6/9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8/7.9亿元,对应PE为31.3/22.6/16.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大模型发展不及预期,新能源发展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不及预期,部分高端材料依赖进口,供应链稳定性存在一定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
海外:腾讯控股(0700.HK)2025Q2财报前瞻:核心业务延续增长韧性,关注AI生态价值释放
报告作者:陈梦竹/尹芮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7月15日
报告摘要:1、主要财务指标前瞻:我们预计公司2025Q2实现营业收入1796亿元(YoY+11%)。其中增值服务883亿元(YoY+12%),增值服务中游戏业务564亿元(YoY+16%)、社交网络319亿元(YoY+5%),在线广告业务357亿元(YoY+20%),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536亿元(YoY+6%)。预计公司2025Q2毛利率55%(YoY+2.0pct),毛利润994亿元(YoY+16%);NON-IFRS经营利润672亿元,同比增长15%;NON-IFRS归母净利润630亿元,同比增长10%;NON-IFRS经营利润率37%(YoY+1.1pct)、NON-IFRS归母净利率35%(YoY-0.5pct)。
2、游戏:预计2025Q2营收同比增长16%,其中国内/海外分别增长16%/17%,国内长青游戏表现稳健,《三角洲行动》双端流水持续攀升,海外射击手游流水强劲,Supercell前期递延收入持续确认。
3、营销服务:预计2025Q2营收同比增长20%,主要受到视频号、小程序、搜一搜广告强劲带动,直营电商、教育、短剧、本地生活等行业投放近期表现良好,AI持续赋能精准营销提升个性化推荐能力和广告转化率。
4、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预计2025Q2营收同比增长6%,预计支付业务同比有所改善,理财小贷等业务健康增长;云业务同比增速有望达20%以上,微信小店电商技术服务费贡献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考虑公司游戏及广告等核心业务表现强劲、AI持续赋能全生态,我们调整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296/7977/8697亿元,NON-IFRS口径归母净利润为2523/2826/3144亿元,对应Non-IFRS口径EPS为28/31/34元,对应Non-IFRS口径PE分别为17/15/13X,根据SOTP估值方法,我们给予2025年腾讯控股各项业务合计目标市值5.1万亿元人民币/5.6万亿港元,对应目标价61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活跃用户增速放缓风险、新游审批进度风险、视频内容监管风险、内容成本快速增加风险、渠道成本快速增加风险、竞争风险、反垄断风险、金融政策变更风险、投资风险、估值调整风险、视频号广告及微信小游戏扩张不及预期等。
先进制造:银龙股份(603969)2025年半年报业绩预增公告点评:归母净利润持续同比高增,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
报告作者:杜先康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7月14日
事件:银龙股份7月13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1.61~1.81亿元,中值为1.71亿元,预计同比增长7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1~1.81亿元,中值为1.71亿元,预计同比增长70%。
投资要点:预应力材料产品结构优化,轨交混凝土制品业绩显著增长。2025H1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1)预应力材料核心主业根基稳健,受益于铁路、水利、桥梁、公路、新能源等国家重点项目密集开工,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持续开拓市场,销量实现稳步增长,同时高附加值产品(如轨交板用预应力钢丝、超高强钢绞丝、桥梁缆索用镀锌钢丝/钢绞丝)占比提升;2)轨交用混凝土制品业绩显著攀升,重点项目成效显著。2024Q3、2024Q4、2025Q1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08.23%、27.17%、76.97%,2025Q2归母净利润中值预计同比增长65.51%,业绩持续兑现。
受益铁路高速化趋势,2200MPa级预应力钢绞线开始放量。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预应力材料、轨交用混凝土制品、装备系统及信息产业。预应力材料方面,公司是全球预应力材料领域创新能力强、品种齐全、规模较大的研发制造企业,年产能60余万吨。1)公司自研生产的1*7-15.2mm,2200-2400MPa混凝土用超高强钢绞线主要应用于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用双线无砟简支梁,相比常规1860MPa混凝土用超高强钢绞线,2200MPa级预应力钢绞线对原材料化学成分、机械性能、设备能力、制造工艺及过程控制技术均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已在部分铁路建设中实现对1860MPa级预应力钢绞线的替代。2)公司7.0mm-2100MPa级高强度高疲劳性能钢丝、1*7-15.2mm-2100MPa级无粘结热镀锌钢绞线已于2023年研发完成,是目前全球强度最高、疲劳应力幅最高的桥梁缆索用镀锌产品,该产品已进行批量生产并投入使用。
新型轨道板资质优势显著,智能装备业务未来可期。轨交用混凝土制品方面,公司产品主要包括高铁轨道板、铁路轨枕、铁路轨道板以及智能化生产装备。1)公司与原铁道部科技司、工管中心、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部分联合研发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领先国际水平的CRTSIII型双向先张无砟轨道板,被中国铁路总公司确认为“设计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速铁路优先采用CRTSIII无砟轨道结构”板型,为公司进一步拓展高铁市场、提升产品奠定坚实基础。2)公司聚焦轨道混凝土构件智能化升级,配套提供智能化生产设备,实现技术装备向国内同行输出并进行出口。
初步探索腱绳应用,加速布局航空航天、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公司预应力材料生产技术与腱绳生产技术存在相通之处,目前公司正对精细化线材产品的全品类应用场景进行深入研究,并与相关单位及行业专家共同研讨可行的技术路线,同时对航空航天、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进行市场调研与论证,该项目尚处于前期调研与技术储备阶段。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收入38.66、46.85、55.3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46、4.55、5.84亿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18、14、11倍,公司是国内预应力材料及轨交用混凝土制品领军企业,轨交板用预应力钢丝、超高强钢绞丝、桥梁缆索用镀锌钢丝/钢绞丝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未来成长可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建设需求不及预期;新品行业渗透率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速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毛利率下降风险;订单交付及确收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