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15 07:00
(转自:藏金洞)
洞主江湖说:我说的可能都是错的,但值得你去探索和反思。
亲爱的藏金洞友们:
稳定币看起来只是个金融科技产品,但背后却是华尔街、白宫和美元霸权三方联手打的一场局。
《GENIUS法案》通过后,全球美元稳定币合法化的东风已至,这不只是数字支付的胜利,更是美债、美元和美国权力延伸的隐秘路径。
而在非美货币焦虑、全球金融脱钩化的时代背景下,谁控制了稳定币,谁就有了下一代“国际铸币税”的钥匙。
谁在操盘稳定币的“王炸布局”?
你有没有发现?
最近只要谈到美元,关键词就不是加息、降息了。
而是:稳定币、USDT、链上支付、《GENIUS法案》。
这背后,不仅是科技升级的速度,而是货币战争的剧本正在被改写。
当大家还在关心比特币ETF怎么涨跌时,美国已经悄悄递出一张新王牌:稳定币合法化。
别小看这个政策。
这是一次“金融宫斗”:美联储、财政部、华尔街、硅谷,甚至还有特朗普家族,通通都在下注。
而《GENIUS法案》,就是这出大戏的剧本第一页。
美元霸权升级,从纸币到链上铸币税
过去我们理解美元霸权,是靠石油定价、SWIFT清算、国债市场这“三板斧”。
但如今,美国不玩老路了。
它要推数字美元稳定币,打造“美元霸权2.0”。
核心武器就四个字:链上铸币税。
什么是链上铸币税?
《GENIUS法案》规定,所有合规的稳定币发行商,都必须为其发行的稳定币提供1:1的储备金支持。
这些储备金,必须是美元现金和短期美国国债(期限小于93天)。
这套设计有多妙?
美国财政部借款咨询委员会自己都预测,到2028年,稳定币市场规模可能增长到2万亿美元,这将带来额外1.6万亿美元的美债购买需求。
这是什么概念?“足够吃掉特朗普任期内所有新增国债”。
这还不是未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
目前,全球稳定币市值约2550亿美元,其中近99%按价值计价为美元。而USDT和USDC两大稳定币发行商,合计持有约17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这个持仓规模,已经超过了德国、韩国、沙特等主权国家,跻身全球第18大持有者。
甚至被美国制裁的国家,只要其国民购买了美元稳定币,客观上也是在为美债“远程站台”。
不用满世界路演,就能卖掉美债。
不用暴力加息,就能引导全球资金支撑美元体系。
这是美元数字版的“信用掠夺”,是21世纪的金融版“挟天子以令诸侯”。
《GENIUS法案》出炉,华尔街合力搭台
你以为稳定币是民间草根的发明?
错了。
它早就被美国金融精英们看上,并且正在被打磨成一件合规的、可控的金融武器。
谁在搭台?
你看看这份主角名单就懂了。
贝莱德(BlackRock),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不仅受托管理USDC的储备金,还推出了代币化的美元货币市场基金BUIDL,规模已达29亿美元,投资者可以直接用这个代币在交易所进行抵押杠杆交易。
摩根大通(JPMorgan),华尔街的巨无霸,搞了个Onyx平台和JPM Coin,专门为机构客户提供7x24小时的链上资金转移。
还有PayPal发行了PYUSD,Visa和万事达也开始试点用USDC进行跨境结算。
你发现没?
这不是科技公司在搞金融。
这是金融巨头们,在科技的外壳里,联手打造一条全新的、受它们控制的“链上美元”大动脉。
《GENIUS法案》用“银行级”的监管,一边要求发行商必须具备技术能力,以响应“合法命令”来“扣押、冻结、销毁”稳定币,来驱逐那些野路子的玩家。
另一边,又为华尔街这些“正规军”铺上了红地毯。
这就像是新版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只不过这次,锚定的不再是黄金,而是与美国主权信用牢牢绑定的短期美债。
乱局篇:特朗普入场,是棋子还是棋手?
就在这盘大棋越下越明朗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玩家,让这池水更混了。
特朗普。
根据事实清单的披露,一家名为“世界自由金融”(World Liberty Financial)的公司浮出水面。
据称,唐纳德·特朗普个人持有该公司52.5%的股权,并从代币销售中获利高达5735万美元。
这家公司还发行了自己的稳定币USD1和治理代币$WLFI。
更有意思的是,有报道指其与币安及孙宇晨有关联,还收到过来自不透明实体“Aqua 1基金会”的1亿美元投资。
洞主我看,说“特朗普家族是稳定币最大受益者”是夸张了。
跟贝莱德、Circle这些巨头每年从数百亿储备金中获得的巨额收入比,这点钱只是毛毛雨。
但这件事真正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揭示了一种全新的、令人不安的模式:政治影响力与私人数字货币的融合。
当一个政治人物的头像可以被印在Meme币上,允许市场对他的政治前途进行金融投机时。
当来源不明的巨额资金可以通过加密资产,进行难以追踪的利益输送时。
这就不再是简单的金融问题了。
这是对现有竞选财务法规和国家安全监督的公然挑战。
特朗普在这场局里,究竟是被利用的棋子,还是借机牟利的棋手,我们不得而知。
但他掀起的波澜,无疑给这场“金融宫斗”增添了更多变数。
从新兴市场挤出效应到全球支付换轨
最先感受到寒意的,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
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研究早就指出,在新兴市场经历高通胀和汇率波动时,当地人对稳定币的需求会急剧上升。
这不是理论,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在高通胀的阿根廷,2024年超过一半(50%)的加密货币购买,都是为了换取USDT等美元稳定币,以对抗超过100%的年通胀率。
当《GENIUS法案》为稳定币披上“安全、合规”的外衣后,这种“数字美元化”的趋势只会加速。
它会逐步替代本国货币,让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彻底失效。
更重要的是,全球结算体系也因此面临变轨。
传统跨境汇款的平均费用高达6.3%,而通过稳定币,成本可以低至1美元甚至更少。
在拉美,已有超过70%的金融机构在使用稳定币进行跨境支付。
这不是改良,这是降维打击。
这不是在替代美元。
这是在用一种更高效的美元,替代掉各国的本币、银行、清算网络和外汇管制体系。
这是一整套的组合拳。
非美经济体要不要“加入稳定币阵营”?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数字美元战略,其他国家已经坐不住了。
欧盟搞了《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明确表示要限制非欧元稳定币的市场份额,被视为对抗美元冲击的“防火墙”。
中国则是一方面继续大力推进数字人民币(e-CNY),并积极参与mBridge等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构建非美元的国际结算网络。
另一方面,也有声音呼吁利用香港的优势,探索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到全球加密市场上去正面竞争。
但问题是,稳定币的网络效应非常强。
目前全球稳定币市场,按市值计算近99%都与美元挂钩。
你一个国家发行的本币稳定币,别人用不惯怎么办?
你没有美元的流动性,也没有贝莱德的信用背书。
这就像是让大家都用某个新的App,却不让它在苹果和安卓商店上架。
真正的难题,不是发不发得出来。
而是发出来以后,有没有人用。
说到底,很多人还是把稳定币当成一个区块链小玩具,没看懂这盘地缘金融大棋局的真正杀心。
哎,还是太年轻。
撕开那层科技的外衣,底下根本不是什么支付工具,而是一艘由华尔街亲手为美元霸权打磨的、满载着地缘政治野心的‘隐形航母’。
这不只是一种支付创新。
它是新一代国际金融体系的“代币入口”。
洞主我奉劝一句:当你们还在为K线图上那点红红绿绿的数字狂喜或沮丧时,真正决定棋局走向的棋子,早就落在了你看不到的棋盘上。
真正的风暴眼,不在K线图上,而在清算层、结算权、货币锚这些你我视而不见的‘水下战场’里酝酿。
黄金,是旧时代的信用之锚,看得见,摸得着,沉甸甸。而稳定币,是新时代的信用‘云锚’,它飘在云端,无形无影,却能随时收紧,将全球财富吊在它的缆绳之下。
所以,当你看懂了这盘棋的真正杀招,你就会明白,稳定币合法化,从来就不是什么金融创新。它是一场兵不血刃的战争,一次釜底抽薪的围猎,一场无声无息的,数字金融版的‘货币战争’。
#稳定币战争 #美元霸权2.0 #GENIUS法案 #链上美元 #全球清算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