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靠AI撬动新消费万亿市场,佐力药业能否迎来价值重估

2025-07-14 15:53

一颗中医药新星正冉冉升起。

出品 | 首席财经观察   

上市公司业绩明星被低估?

日前,一则佐力药业携手浙大,AI赋能战略升级的消息引起了我的关注。AI+中药确实让人倍感新鲜,然而更让我惊讶的是,深入了解佐力药业后,发现他的业绩和成长性竟表现得如此出众。

近十年中药股的龙头毫无疑问是片仔癀,再往前则是云南白药。片仔癀业绩的增长神话广为人知,饶是如此近年来其增速也略现颓势,2024年扣非净利润同比仅增长6.58%,远近10年的GAGR 22.19%。

佐力药业的业绩增速竟不逊于全盛时期的片仔癀。其扣非净利润近5年GAGR高达97.98%,2024年同比增速为35.89%,2025年Q1同比增速为26.16%。并且公司的股权激励所制定的业绩目标,要求2025年—2027年业绩每年增长30%以上。

 佐力药业非扣净利润

此外,公司上市14年,总共分红14,累计分红金额14.42亿元,说明公司对股东回报和长期投资价值还是很重视的。就是这样一家高成长、高分红的企业,对应的PE只有20+X,不禁让我想探索下其低估的原因,以及其估值是否有提升的潜力。

影响佐力药业估值的原因

经过我的一番搜集和思考,我认为影响佐力药业估值有以下主要原因:

1、应收账款和现金流

佐力药业今年一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是-7,743.84万元,应收账款8.9亿元。让一些投资者质疑其的高速增长是通过牺牲净利润质量换来的,然而这是药企做toB业务无法避免的,并且大多数时候其净利润增速是超过应收账款增速的。

公司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在27,000万元—29,000万元之间,去年同期此项金额为21,534.73万元,二季度现金流改善明显,甚至比同期更优秀。应收账款虽然没有披露,但是经营性现金流提升,可以猜测二季度回款应该不错。

上半年净利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上半年收入增速看着是12%,但是仔细看一下业绩预告内容,绝大部分产品都在增长,但是没有提饮片业务,去年上半年因为疫情后的偶发性,有一个乌梅汤大卖的因素,没找到官方数据,但是全网都说大概是1、2个亿,所以这块去年基数比较高。刨去这块,上半年实际收入比数字看起来更高。而且乌梅汤利润率低,就因为高毛利率的产品收入增加的多,所以净利润才表现出比收入增速快的结果,一切都合理了。

2、品牌价值和市场认可度

片仔癀之所以能获得40X的PE与其品牌价值和广泛的市场认可度是分不开的,这一点上,由于佐力药业过去以toB业务为主,其产品知名度和认可度还有不小的差距。

只有获得广泛认可,才能在高基数之后保持增速;只有产品深入人心,才能获得提价权,在高渗之后依然保持高增速,打开增长天花板。

3、研发费用

部分投资者质疑佐力药业研发费用占比较低,2024年占营收比列为3.27%,这样的研发投入能否支持企业业绩增长。

个人认为,这一点中药和西药不太一样,重要在独家秘方确定之后,更多的是在此基础上衍生新产品。片仔癀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列为2.50%。

高研发投入固然值得鼓励,但是不确定性也很高,相比投入大价钱“开盲盒”,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不错。有句话怎能说来着,不怕富二代吃喝玩乐,就怕富二代雄心壮志。

这样看来,其实影响佐力药业估值最重要的因素还是1、2两点,这两点能否改善都和公司接下来toC业务的进展有关。公司也是清晰地认识到了这点,提出了“一路向C”战略。

这次浙江大学AI赋能,以乌灵菌为核心,开发“乌灵菌+X”消费品,剑指万亿健康消费市场颇具看点,但具体成果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佐力药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上面谈完了对佐力药业一些存在认知差异的点,接下来来谈谈其所具备的一些优势,或者说“加分项”。

1、“独家大单品”乌灵菌构成公司护城河优势

公司的专有技术“珍稀药用真菌乌灵参的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于2010年2月取得了科技部、国家保密局联合颁发的秘密技术证书,其发酵提炼的乌灵菌粉被评为国家中药一类新药。

乌灵胶囊是公司独家产品,为纯乌灵菌粉制剂。乌灵菌粉系从我国珍稀药用真菌乌灵参中分离获得菌种,运用生物发酵技术精制而成的现代中药材。乌灵菌粉和乌灵胶囊皆在1998年4月获得一类新药证书。

公司产品具备高临床认可度,2024年进入80项临床指南/专家共识,覆盖全国1.5万家医院(较2018年增4倍)。

护城河的宽度如何体现?从集采就可以看出来。大部分药企都是“谈集采色变“,因为药品被纳入集采后往往被迫降价。而公司乌灵系列产品作为独家大单品,由于不可替代性,降价温和,反而受益于集采带来的销量提升。

2、原材料自给自足,成本可控、质量稳定

这一点是很多药企都羡慕的。片仔癀、同仁堂安宫牛黄丸、东阿阿胶等公司产品均苦恼于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尤其是片仔癀,由于天然麝香的价格飙升,近几年片仔癀也不断提价,“价升量降“,销量下滑终究是影响了片仔癀的业绩增速。

公司投资建设的智能化生产基地在2020年逐步投产,乌灵胶囊原料自给率提升至100%,生产成本下降15%。这样有效避免了上游原材料涨价挤压利润的风险,在未来公司产品深入人心后,能完全享受到提价所带来的收益。

3、处于增量市场

2024年乌灵胶囊新增列入14项临床指南及专家共识,目前已进入80个临床指南、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及教材专著的推荐,适应症从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延伸至老年认知障碍领域。

现代人压力大,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激增,最新数据显示,失眠、焦虑人群达3亿以上(成年人睡眠困扰率48.5%,65岁以上达74%),安神补脑类中药市场预计2025年超150亿元。

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0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

在慢性病管理和医疗保健中,低副、无副的中成药具备明显优势。

4、食药同源,进军消费品带来估值逻辑变化

中医常说“食药同源“,中药天然具备消费属性,中医药企业拥抱新消费浪潮顺理成章。

食药同源的消费品往往具备高复购的特点,对强化产品认知,提升盈利都有积极作用。比如我个人肠胃不好,就经常复购江中药业的猴菇米稀。另外,消费产品的收入上限很高,毕竟首富可以从卖水行业中诞生,中国消费市场足够大,而且年轻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和健康,消费结构的代际变化代表着未来市场蛋糕会重新划分,花落谁家可以拭目以待。

本次公司的战略级合作,与浙江大学两个学院联手打造智赋食药联合研发中心,成为“AI+食药同源”行业领导者,赋能一路向C的成果值得期待。

最后还是回到估值上来,若是佐力能持续实现30%+的年增长率,给到30X PE都不为过。但是最终能不能实现?概率比较大,毕竟有股权激励背书,但是谁也不敢打包票。所以很多人说估值不是算术,而是艺术。

和片仔癀对比来看,片仔癀40X PE,佐力药业20+ XPE,差异如此之大的根源在于品牌价值和产品知名度、认可度上。佐力如果能把品牌这块补上,那么估值是可以向片仔癀看齐的。可以这么说,佐力药业的向C之路,就是其价值重估之路。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