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14 17:26
(转自:上林下夕)
一、案件回顾(2013-2021年)
1. 案件起源与核心模式
时间线:
2013年:隋田力开始主导“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通过控制上下游公司构建资金空转网络。
2014-2020年:十余家上市公司(如上海电气、江苏舜天、瑞斯康达等)参与虚假业务,虚增营收超900亿元。
2021年5月:上海电气子公司87亿元应收账款爆雷,案件浮出水面。2021年5月30日,上海电气公告其控股子公司上海电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持股40%)应收账款普遍逾期,金额达86.72亿元,叠加存货及股东借款风险,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母公司归母净利润损失超83亿元。该事件直接引发证监会立案调查,并牵连十余家上市公司卷入“专网通信”贸易骗局,总涉案金额超900亿元。原副总裁吕亚臣被查,董事长郑建华涉嫌违纪被调查,总裁黄瓯于2021年8月跳楼身亡。上海电气虽为通讯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40%),但隋田力通过星地通(持股28.5%)及上海奈攀合伙企业(持股6%)实际掌控决策权。通讯公司董事会中,隋田力关联方占据多数席位,上海电气对子公司内部控制严重缺失。上海电气向通讯公司提供77.66亿元股东借款未履行披露义务,违反上市公司监管规定。未对子公司业务模式(如10%预付款销售、70%预付款采购)进行有效监督,导致现金流断裂风险累积。通讯公司自2015年成立至爆雷期间,专网通信业务长期脱离主业监管,且应收账款规模达净资产6倍却未及时预警。
操作模式:
虚假贸易链条:
下游客户(多为国企)支付10%预付款给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向隋田力指定供应商支付100%货款采购原材料;
上市公司加工后“销售”给下游客户,形成闭环交易。
本质:无实际商品流转,通过垫资虚增收入、利润,掩盖资金空转。
2. 涉案企业及处罚(截至2024年)
江苏舜天:2009-2021年虚增营收103.33亿元,罚款1430万元(2024年7月5日处罚)。
*ST中利:2016-2020年虚增营收79.59亿元,罚款3050万元(2024年7月5日处罚)。
凯乐科技、华讯方舟等:因财务造假退市。
二、最新进展(2025年7月)
1. 刑事追责正式启动
关键事件:
2025年7月5日:瑞斯康达董事长李月杰(60岁)、董事朱春城(74岁)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刑事强制措施(朱春城取保候审)。
涉案金额:瑞斯康达2019-2020年虚增营收6.32亿元、利润1.17亿元,占当期利润30%以上。
意义:案件首次从行政处罚升级至刑事追责,标志监管“零容忍”深化。
2. 主犯隋田力现状
失联状态:自2021年8月起下落不明,名下资产被冻结,证监会已顶格罚款1000万元(未执行)。
涉案规模:控制19家企业,涉及15家上市公司,资金规模超900亿元。
3. 其他涉案企业动态
ST瑞科(原国瑞科技):2020年虚增营收2.26亿元,2024年5月被罚,投资者索赔诉讼已开庭(2024年10月)。
上海电气:上海电气集团原副总裁吕亚臣被查,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0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60万元。上海电气集团原董事长郑建华被查双开,于2023年4月19日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尚未见公开判决结果。上海电气集团原总裁黄瓯疑似自杀,
据媒体报道,多位接近上海电气的人士透露,黄瓯是于8月5日上午跳楼自尽。黄瓯的家属也证实了这个消息。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黄瓯的妻子向记者表示,黄瓯确实是在 8 月 5 日跳楼自尽。
同时,黄瓯的妻子还向记者透露,黄瓯在 7 月 30 日就曾经割腕自尽,但所幸当时发现及时,被抢救过来了。其丈夫被抢救回来后,仍然去上了两天班。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黄瓯的妻子希望能够弄清丈夫的死因,她向记者表示:“我的诉求不是说要证明我老公的清白,我的诉求是要知道我老公犯了什么错。你说他(犯了)什么罪,我认,但要把证据拿出来,彻查。如果他犯错了、犯罪了,给国家、社会、股民带来任何损失,我认。我把房子卖了,把我所有理财产品、金融产品卖了。”
三、案件影响与监管动向
1. 资本市场震动
股价暴跌:瑞斯康达公告后股价“一字跌停”,市值较巅峰缩水超90%。
投资者损失:超7000名投资者通过集体诉讼获赔(如泽达易盛案赔2.8亿元)。
2. 监管升级
“行政+刑事”双重惩戒:证监会联合公安部推动案件司法化,严打财务造假。
中介追责: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因审计疏漏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3. 投资者维权
索赔条件:
ST瑞科:2021年4月24日至2022年11月8日期间买入且亏损的投资者可索赔。
其他涉案公司:恒宝股份(维权)、合众思壮(维权)等案件已启动集体诉讼。
四、案件启示
企业治理:警惕“高毛利、低风险”业务陷阱,强化内控与关联交易披露。
投资风险:关注财报异常信号(如高预付款、低回款),远离业务不透明公司。
法治化进程:刑事追责成常态,财务造假者面临“罚单+牢狱”双重代价。
总结
专网通信案是A股史上最大规模系统性造假案件,2025年刑事追责的启动标志着资本市场法治化迈入新阶段。隋田力及其操控的“自循环”网络暴露了上市公司内控漏洞与监管盲区,未来“长牙带刺”的监管将成常态。投资者需提高警惕,企业则应以合规为生命线。
(注:案件核心信息截至2025年7月14日,后续进展以官方披露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