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14 10:38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转自:用益研究)
● 14家房企化债方案获通过
● 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稳增长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重磅新规
● 多家信托公司招聘,涉这些岗位
● 信托行业“内卷”越来越严重了
● 浙金信托高管变动
● 华鑫信托信托上半年利润完成率达52.1%
● 法院判了:四川信托违规
● 1.85亿!信托违约
● 中原信托向AMC出让17.2亿债权
● 杭州已备案慈善信托420单
● 首单股权慈善信托财产登记落地
●【观察】信托创新业务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观察】信托业表面躺平一片,实则暗流汹涌
一、财经视点
■ 14家房企化债方案获通过
7月9日晚间,深圳市龙光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境内债券重组已完成投票,涉及的21笔公司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重组议案均获得投资人表决通过,涉及本金余额合计219.6亿元。据中指院统计,截至目前,融创、富力、中梁、当代、佳兆业、奥园、金轮天地、禹洲、远洋、时代中国、绿地、金科、协信远创等14多家房企债务重组或重整获批。
点评:本轮债务重组一个明显共性特点是,削减债务规模。相比以往以展期为主的模式,当前方案更注重实质性削债,多家房企开始通过债转股、可转债等方式削减债务规模。
■ 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稳增长
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一方面通过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债券等,进一步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惠民生;另一方面通过加快隐性债务置换,进一步减轻地方偿债压力。今年地方债发行体现财政政策靠前发力的特点。上半年我国地方债发行规模5.49万亿元,其中,剔除“化债”资金的新增专项债规模近1.7万亿元,地方新增一般债发行4520亿元。
点评:展望下半年,财政政策有望“加速”又“加量”。除了加快推动存量政策落地见效,也会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重磅新规
金融机构适当性管理义务迎来新规范。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应当了解产品,了解客户,将适当的产品通过适当的渠道销售给适合的客户。对于投资型产品,要求金融机构划分风险等级并动态管理;将投资型产品的投资者区分为专业投资者与普通投资者,对普通投资者进行特别保护,包括强化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开展风险提示等。
点评:《办法》落地,将给金融市场带来多方面的正向效应。《办法》能促使金融机构提高合规能力与风险管理水准,使其更看重客户体验和长远价值。
二、信托动态
■ 多家信托公司招聘,涉这些岗位
7月3日,西部信托官网发布招聘信息,其北京业务部高级经理岗位招聘。不止西部信托,近两个月内,还有多家信托公司发布社会招聘信息。其中,兴宝信托2025年度社会招聘公告显示,其根据公司发展需要,招聘业务类、审查类、管理类等岗位若干。北方信托招聘信托业务部总经理,工作地点在天津。渤海信托6月中下旬发布招聘信息,涉及两类岗位。岗位一为信托财富团队负责人,岗位二为信托财富顾问岗。北京信托2025年招聘公告显示,招聘业务部门总经理、业务经理。
点评:在信托业务三分类的指引下,资金端的财富管理业务处于核心地位,这也将引导信托公司财富管理业务重心从传统单一的“销售”向“资产配置+受托服务”转型。而招聘业务岗主要基于业务转型与发展需求及市场竞争与业务拓展需要。
■ 信托行业“内卷”越来越严重了
“内卷”二字,如一张无形巨网,悄然罩向信托行业。打开不同信托公司的产品目录,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令人昏睡的雷同感:资金投向高度趋同,非标城投、现金管理、TOT产品仍是主角,交易结构设计如出一辙,甚至宣传资料的话术都相互抄袭,“稳健收益”“国资背景”“多重保障”等词汇泛滥成灾。“让同行先做,我再跟着做”,是大多数信托公司的现状。当整个行业沉溺于这种低水平重复,信托公司在内卷中耗尽元气。
■ 浙金信托高管变动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发布两份批复,核准李海波、李红伟担任浙商金汇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的任职资格。浙江监管局要求浙金信托督促上述人员严格遵守监管规定,自批复作出之日起3个月内正式到任,并及时报告履职情况。逾期未到任,批复将自动失效。
■ 华鑫信托信托上半年:利润完成率达52.1%
上半年,华鑫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建设行业领先的一流信托公司”为愿景,不断提升服务主责主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利润总额预算完成率达52.1%、“登高”目标完成率达51%,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 法院判了:四川信托违规
7月8日,投资人起诉四川信托营业信托纠纷一案已审理终结。据信托圈内人获悉到的一份《民事判决书》显示:四川信托应当对投资人的损失承担全额的管理赔偿责任。判决依据是:四川信托未履行合同义务,存在管理不当的事实,最终造成投资人的损失超出合理程度,明显具有过错。
■ 1.85亿!信托违约
近日,上市公司恒银科技发布“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公告”,根据该公告披露信息显示:恒银科技于2021年以自有资金购买信托理财产品,2024年末逾期未收回金额为1.85亿元。其中,购买国民信托·慧金87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7亿元,至2024年年报披露日共收到投资收益0.13亿元,本金及剩余投资收益逾期未兑付;购买长安宁·盈祥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0.15亿元,本金逾期未兑付。
■ 中原信托向AMC出让17.2亿债权
7月3日,中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订立重大合同的公告。中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29日与中原信托有限公司签署《债权转让协议》:中原信托向中原资产出让债权,转让价款为人民币17.2亿元,合同已生效。信托公司与AMC的合作是金融市场上重要的业务模式,尤其在化解金融风险、盘活存量资产、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 杭州已备案慈善信托420单
信托登记试点再下一城!杭州开启股权慈善信托。继北京、上海等地率先开展不动产与股权信托登记试点后,杭州也加入试点行列,已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启动股权慈善信托登记试点,为信托登记制度的完善和慈善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截至2025年6月30日,杭州市共备案慈善信托420单,信托财产总规模为168931.354477万元。
■ 首单股权慈善信托财产登记落地
2025年7月8日,昆仑信托在杭州市民政局、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和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支持下,落地了全国首单股权慈善信托财产登记案例—“昆仑信托·德润恩吉欧社会组织会计能力教育慈善信托”。该项目初始委托人为陕西恩吉欧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交付其所持有的“杭州财域高质控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8.181万元有限合伙份额,本慈善信托将联合中国慈善联合会等机构,共同开展《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新制度培训,支持社会组织的会计能力提升。
■ 中粮信托首单到货融资落地
秉承服务集团主业、科技驱动产融结合的宗旨,中粮信托数字金融部基于对集团业务场景的充分调研,结合供应商的资金需求,并与中粮粮谷武汉面业工厂进行多次综合论证评估,推出供应商到货融资产品。通过该产品,供应商将小麦运送至中粮工厂,在小麦完成质检验收后,立即获得小麦货款融资。在满足供应商夏收旺季急需资金周转的需求的同时,极大程度的降低了供应链成本。
■ 6186.25万!西部大省备案省内最大慈善信托
7月10日,媒体从青海省民政厅获悉,五矿信托受托管理的“五矿信托-三江源-中国五矿2025年集团帮扶慈善信托”于青海省民政厅成功备案,规模6186.25万元。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央企支持国家战略区域的坚定决心,更一举刷新了青海省慈善信托备案规模的历史纪录,成为该省当前规模最大的慈善信托项目。信托期限为5年,主要用于云南镇雄、彝良、威信,贵州沿河、德江,湖南花垣、青海祁连等县以及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十九冶所属攀枝花技师学院乡村振兴和扶贫济困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的公益慈善项目。
■ 厦门国际信托与张亦春基金会合作落地全国首单金融教育公益慈善信托
2025年7月2日,全国首个聚焦金融教育的公益慈善信托——“张亦春金融教育公益慈善信托”在厦门正式签约设立。该信托由厦门国际信托与厦门市张亦春教育发展基金会合作设立。作为国内首单聚焦金融教育的公益慈善信托,该信托由厦门国际信托专业受托管理,发挥信托的功能性优势服务社会、反哺教育,助力张亦春基金会践行“金融向善、教育向上”理念。
■ 中铁信托55.73亿元ABS项目状态为“已受理”
7月10日,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中铁信托2025年应收账款系列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项目更新为“已受理”。该债券发行人是中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拟发行总额为55.73亿元,债券品种为资产支持证券 (ABS),承销商是华西证券。
■ 光大兴陇信托管理的个贷不良资产成功挂牌转让
近日,光大兴陇信托上海业务中心管理的“美好生活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项目下的个贷不良资产转让项目在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有6家资产管理公司(AMC)正式报名参与。6月20日,项目经过多轮竞价后顺利成交,实现了信托行业在银登中心个贷不良资产转让的连续突破。
■ 昆仑信托成功落地首单城市燃气企业实控人的股权型家族信托
昆仑信托精准把握客户多元化财富需求,利用定制化的家族信托架构,开启“企业金融服务 + 实控人家族财富管理” 的产融结合新模式,成功落地“昆仑嘉成系列011号家族信托”。该项目为我司首单城市燃气企业实控人的股权型家族信托,开辟了燃气企业家族传承新路径,长周期、全方位助力家族企业稳健发展。
■ 重庆信托财富浙江分部开启跨域合作新路径
近日,重庆信托财富浙江分部与平安银行、广发证券、民银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浦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工银(澳门)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及澳门国际银行等多家金融同业展开深度交流。这场跨越地域的对话,不仅是重庆信托财富深耕跨境财富管理领域的重要布局,更标志着浙港澳金融机构在协同创新、服务高净值客户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 兴业信托启动AI赋能数字化转型系列培训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人工智能已成为金融领域创新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近日,兴业信托启动2025年AI赋能数字化转型系列培训,首期课程围绕“DeepSeek助力办公效率提升”这一主题展开,本次培训共吸引了70余名员工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加。
■ 大业信托协同兄弟单位赴武汉金控集团调研展业
2025年7月4日,大业信托与兄弟单位中国东方湖北省分公司、东方金诚共同组成调研团,前往武汉金控集团进行调研展业。大业信托党委书记、总经理鲁以亮在发言中表示,大业信托将携手兄弟单位,进一步加大对武汉金控集团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在资产管理、破产隔离等领域的信托服务经验和优势,进一步深挖信托服务的场景和功能,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协同效应,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 陕国投信托与浙商证券开展座谈交流并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7月8日下午,陕国投信托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卫东与来访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钱文海一行开展座谈交流并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浙商证券副总裁程景东,陕国投信托公司副总裁徐海宝参加座谈并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三、市场观察
■ 信托创新业务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2025年上半年,信托行业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驱动下,加速推进业务转型与创新发展,创新业务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通过制度创新和服务升级开辟发展路径,特别是在服务信托、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标品业务、科技赋能等领域均有进展和突破。
业内观点:
1、2025年上半年,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行政管理服务信托等项目创新试点增多,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和风险处置服务信托持续探索更高业务价值。养老服务信托、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知识产权信托、破产重整服务信托等业务方向持续创新,不仅创造了商业价值,而且也体现了信托制度在解决社会痛点、服务民生福祉方面的独特优势。
2、信托服务绿色金融项目多点开花,多家信托公司陆续设立专门的绿色信托产品,募集资金投向环保、新能源、节能减排等绿色产业项目,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例如通过信托产品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落地全国首单取水权行政管理服务信托,利用市场化机制激活水资源资产价值等。
3、部分信托公司开始参与构建数据资产托管与流通的数据信托模式,在电力、智慧城市、征信数据、医疗健康、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市场的需求促使信托行业推动数据资产进行生产要素化,并通过信托服务使之金融化,进而实现应用场景的产业化,完成资产价值的实现和放大。
4、上半年,标品信托业务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多家信托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明确将标品业务列为转型的核心方向。信托公司标品业务在数字化中台建设、智能风控与投研支持方面均持续提速。信托公司聚焦投研能力体系化建设、投研和运营人才的引进及培养、系统建设、产品开发等方面,在建设与标品投资相适配的投研、投决、渠道、运营、风控、合规体系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
■ 信托业表面躺平一片,实则暗流汹涌
行业稳定的时候是大家挣钱的时候,行业稳定,公司权力架构稳定,资源分配稳定,上升的机会也稳定,大家拼命干,年底能看到钱的希望,未来能看到岗位的希望。行业动荡的时候,其实是机会最多的时候,越是动荡,越有人被洗下去,岗位的机会,业务的机会,资源获取的机会,权力的机会,其实还是挺多的。
业内观点:
1、地产信托消失了,政信信托萎缩了,大家预判,过不了几年政信信托也要绝迹,只剩下标品还挂在线上。这几年信托公司也换了赛道,直销被伤了,短期内都恢复不过来,开始卷同业业务,理财子、代销、险资、券商瞬间都成了信托的香饽饽,总经理亲自带队抢业务,但这个市场是个封闭的、存量、而且还有些萎缩的市场。老的业务没有了,新的业务倒是衍生出来一些,家族信托慢慢壮大了,预付款信托、物业服务信托和破产重组信托使信托市场发了新芽,虽然养不活几个人,但总算是孵化出了新业务。
2、悄然之间,信托这艘船正在发生着变化,从资源禀赋到业务类型,也业务类型到人员转换,从人员转换,到信托公司权力结构的重新构建。船变小了,这艘船就留不下这么多人,大家挣着抢最后一张船票,希望留在船上,有人留下就有人要走。船要智能化了,原来只知道划桨的老船员得淘汰了,得换上懂智能系统的技工。有的船长换了,跟着大副舵手都要换,留下了权力的空白期,头等舱的管理层倒不担心船票的问题,但是很在意权力的分配问题。
■ 一周信托产品市场综述
1、本周资产管理信托成立市场持续降温,成立数量及规模均有所下滑,其中规模降幅超三成,非标与标品信托均表现下滑。非标信托中政信信托规模骤减是主因,化债高压下城投平台融资收缩,资产短缺,政信信托长期萎缩难改。标品信托成立数量收缩,因债市微调及 “股债跷跷板” 效应,固收类产品募资收缩,呈短期波动。
2、本周资产管理信托发行数量涨幅近两成,这一增长主要由标品信托的放量所推动。近期资本市场热度攀升,成交持续活跃,信托公司捕捉市场机遇,加大对标品信托的布局力度。
3、本周非标信托产品成立市场持续遇冷,成立数量及成立规模大幅下滑。本周非标信托延续上周趋势持续下滑,其中政信信托成立规模骤减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在化债高压态势下,城投平台融资规模持续收缩,同时城投平台“退平台”政策推进后,符合信托风控要求的融资主体减少,市场面临优质资产短缺。长期来看,政信信托整体规模萎缩趋势难改。
4、本周标品信托产品略有降温,成立数量有所下滑,降幅超一成。本周债市迎来小幅调整,同时 “股债跷跷板” 效应显现,A股结构性回暖吸引资金分流,进一步压制债市表现,使得固收类标品信托募集资金收缩,整体呈现短期波动态势。
作者:用益信托研究院
来源:用益信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