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国药系」,官宣董事长

2025-07-13 18:37

作者 | 颜色

时隔半年,国药股份终于确定董事长。

01

国药股份

官宣董事长

近日,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选举刘月涛为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这距前任董事长姜修昌离职已逾半年,也意味着在6月末代董事长蒋昕辞职后,国药股份的正式董事长人选最终落定。

在此之前,刘月涛已经担任国药股份重要职务。6月21日,国药股份公告称,刘月涛(现任党委书记)代行总经理职责,并提名刘月涛、周滨为第八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

截至目前,国药股份调整后各专门委员会成员为——

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刘月涛(召集人)、余兴喜、史录文、 陈明宇、刘燊、沈涛、周滨;

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史录文(召集人)、刘月涛、陈明宇、 刘燊、沈涛;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余兴喜(召集人)、史录文、陈明宇、 刘燊、沈涛;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刘燊(召集人)、余兴喜、史录文、陈明宇、周滨。

作为“国药系”资深高管,刘月涛长期在国药股份及其关联公司担任要职。其职业轨迹包括:2009年4月至2010年5月任国药股份资产管理部主任,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任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财务部部长,2011年6月至2025年6月历任国药乐仁堂医药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党委书记,2025年6月至今担任国药股份党委书记,2025年6月至今代行国药股份总经理职责。

截至目前,国药股份高管团队成员——

截图自东方财富网

截图自东方财富网

梳理发现,国药股份高管变动较为频繁,仅在2024年,国药股份就有至少11位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具体如下:

截图自国药股份2024年年报

截图自国药股份2024年年报

从“国药系”高管的变更和选任情况来看,不少内部高管晋升。这主要是源于央企普遍注重内部培养和逐级晋升,高管多从子公司或集团中层逐步提拔。同时,医药属于强专业性行业,覆盖研发、生产、流通、合规等复杂环节,内部高管更熟悉药企运营脉络、政策环境和行业风险。

02

增收不增利

如何突围?

作为国药集团旗下核心医药流通上市平台,国药股份发展既受益于央企资源与行业龙头地位,也面临多重挑战。

一直以来,“药械流通”是国药股份的特色,其主营商品销售、产品销售以及仓储物流业务,尤其商品销售是其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2025年一季度,国药股份营收为127.13亿元,同比增长4.87%;归母净利润为4.59亿元,同比下降0.10%;2024年,国药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505.97亿元,同比增长1.81%,归母净利润20.00亿元,同比下降6.80%。同时,商品销售和仓储物流两大业务的毛利率较上年分别同比-0.53%、-8.23%。

截图自国药股份2024年年报

截图自国药股份2024年年报

2024年国药股份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攀升至35.30%,较上一年同比增加37.63%。其在2024年年报中直接指出,部分客户回款周期有所延长,带量采购品种付款压力加大。

北京区域医疗直销业务是国药股份核心的业务板块,截至2024年末,国药股份的直销业务已经实现北京地区等级医院的100%覆盖,此外还覆盖北京地区药品直销客户共5800家左右。

目前北京地区的医药及医疗器械批发行业面临一定的市场挑战,这一市场主要的业态结构是以大型医疗机构为主,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零售药店占比逐步提高。虽然整体医疗需求呈增长趋势,但受到药品、耗材带量采购的影响,公立医院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逐步降低。

从整个行业来看,医药流通企业普遍离不开带量采购和回款的压力。

商务部公布的《202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指出,数据显示,对医疗机构应收账款回款天数平均152天,比2022年增长2天。医疗机构拖欠药品批发企业货款问题仍未改善,药品批发企业资金压力和财务费用负担日益加重。

不少大型药商都有回款的压力,如九州通称其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销售收入,以及调整业务结构加大开拓医疗机构市场,应收账款可能有所增长,因此存在应收款项可能发生坏账的风险。

压力之下,目前国药股份正积极践行国资央企产业控制作用,拓展新赛道新领域,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未来,国药股份有望在业务优化和创新转型等方面寻求新突破。

此外,国药股份的麻精批发业务优势突出,其是国内仅三家具备全国性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定点批发资质的企业之一,市场份额基本稳定在约80%。截至2024年末,国药股份的全国麻精药品分销网依托600多家区批商业客户,覆盖医疗机构5.3万余家。

严格监管造就了麻精药全国配送的高壁垒,国药股份相关配送业务有望维持稳健增长。其称,将持续延伸“大麻药”战略布局,推进全国麻药专网建设,不断拓展产品布局,推进麻精产业链建设;巩固麻精业务稳定增长。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