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茅台集团未来10年战略坐标,从产品供应商到生活方式定义者

2025-07-13 17:02

(转自:斗酒)

2025年普华永道发布的全球市值百强榜单上,贵州茅台以第37位的排名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白酒企业,其1.79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值不仅稳居全球烈酒行业第一,更以超越多数国际巨头的品牌溢价,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消费品牌的崛起力量。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茅台在行业深度调整期逆势突围的战略智慧,更是中国白酒从中国制造中国价值跃迁的缩影。

行业变局中的战略转身从渠道控制到消费者主权

面对政务消费退潮、商务宴请收缩的市场剧变,茅台率先开启从卖酒卖生活方式的战略转型。

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贵州茅台宣布完成既定经营任务,营收同比增长9%左右,净利润同步实现两位数增长。这一成绩背后,是茅台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渠道革新构建的双轮驱动

与行业普遍面临的库存压力形成鲜明对比,茅台通过精准的供需调控实现了零库存奇迹。2024年财报显示,其成品酒库存仅占总库存的12.4%,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种稀缺性与稳定性,正是北向资金连续两季度增持、持仓市值超740亿元的核心原因。在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茅台的现金奶牛属性成为外资避险的首选标的。

飞天茅台通过控量稳价策略维持品牌稀缺性,而非标产品如公斤装、生肖酒及文创酒如笙乐飞天贡献了主要增量。2025Q1,非标酒收入占比提升至25%,毛利率维持在91%以上。系列酒板块,茅台1935在渠道库存清理后动销回暖,汉酱、王子酒通过低度化与塔尖产品开发,收入增速达15%-20%,成为第二增长极 。

直销占比从2024年的45%提升至50%i茅台App与文化体验中心强化终端价格控制力 。同时,茅台通过取消搭售制、优化配额管理修复经销商信心,批发代理收入增速回升至19.7% 。这种直营提效+经销维稳的策略,既保障了利润空间,又维护了渠道生态。

2025年半年市场工作会上,董事长张德芹提出服务革命的核心命题,将营销战场从渠道博弈转向消费者体验竞争。从商品为王商品+服务的范式转换茅台的战略转向,本质上是对白酒行业底层逻辑变迁的主动响应

消费主权时代的到来随着政务消费占比从历史峰值的40%降至不足3% ,商务宴请、家庭消费与收藏投资成为主流。消费者需求从面子刚需转向情绪价值,宴席、商务场景的开瓶率显著提升,茅台在2025年宴席市场的渗透率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这种变化倒逼酒企从渠道驱动转向消费者洞察驱动

竞争维度的升维当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单纯的品质与品牌已难以形成差异化。茅台提出的功能价值+体验价值+情绪价值三维价值体系,正是对消费升级的精准回应。茅台1935封坛酒提供个性化窖藏与刻名服务,将产品转化为承载情感记忆的时间容器,这种服务创新使产品溢价率提升30%以上。

中央新规对公务接待用酒的限制,加速了行业去权力化进程。同时,数字化技术重构了人货场关系:茅台通过i茅台平台收集超2000万用户数据,实现需求-产品-服务的精准匹配;泸州老窖等竞品则通过智能化工厂提升服务效率,倒逼茅台必须在服务领域建立新壁垒。

全球烈酒版图的中国叙事文化出海与标准输出

尽管当前海外市场仅贡献茅台营收的3%,但其国际化战略已展现出清晰的路径设计

文化先行破局在APEC峰会、达沃斯论坛等国际平台高调亮相,通过茅台鸡尾酒工作坊”“中欧酒文化对话等创新形式,将酱香风味与西方饮酒习惯融合。2024年苏富比烈酒拍卖中,茅台以15%的成交额占比位列全球第三,较2023年市场份额翻倍。

标准体系构建借鉴瑞士拉沃梯田申遗经验,推动赤水河流域酿酒生态系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主导制定《中国白酒感官评价国际标准》,打破国际市场的技术壁垒。在欧洲市场,茅台建立包含产品、价格、合规等要素的六大体系,使飞天茅台进入哈罗德百货等高端渠道,本地消费者占比提升至40% 

本土化深度运营针对欧美市场推出43度定制款,针对东南亚市场开发水果风味鸡尾酒,2024年海外营收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19.27%,其中非华人消费者占比从15%提升至28%

行业范式革命服务经济重构价值链条

茅台的转型正在改写白酒行业的竞争规则。当多数酒企仍在价格战中挣扎时,其已将竞争维度提升至产品+品牌+服务的战场

通过茅粉社群运营、老酒拍卖等形式,将饮酒行为与身份认同、社交货币绑定。2024年推出的传统中国节·文创系列,单套产品溢价率达300%,年销售额突破6亿元。

i茅台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营销,2025年上半年线上渠道销售额占比提升至22%,较2023年翻倍。这种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使茅台在渠道碎片化时代仍能掌控终端定价权。

100%绿色用电、酒糟循环利用等可持续发展实践,不仅使其获得EFQM全球大奖七钻认证,更将环保投入转化为品牌溢价。2024MSCI ESG评分中,茅台以行业第一的成绩成为外资配置的“ESG标杆股

未来十年的战略坐标从产品供应商到生活方式定义者

茅台从商品为王转向商品+服务,本质上是对消费升级时代的深度回应。通过将产品转化为文化载体、将交易转化为情感连接,茅台正在重新定义白酒行业的价值坐标系。

这一转型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将推动中国白酒从中国制造中国服务”“中国文化的跃迁。在这场变革中,茅台能否通过服务创新构建新的护城河,将决定其在下一个十年的行业地位。

站在全球烈酒行业的制高点,茅台正勾勒出更宏大的战略蓝图而整个白酒行业,也将在这场范式革命中,迎来真正的价值重估。

服务革命2.0建立覆盖健康管理、文化体验、圈层社交的茅台生活圈,计划2025年底前在全球主要城市落地50茅台文化综合体,提供定制化品鉴、酒旅融合等高端服务。

国际化加速度制定三步走战略——2025年实现海外营收占比10%2030年突破20%2035年成为全球烈酒前三品牌。为此,茅台正与帝亚吉欧、保乐力加等国际巨头探索合资模式,借力其渠道网络加速本土化渗透。

产业生态重构通过茅台产业基金布局上游有机农业、下游智慧物流,构建涵盖种植、酿造、流通、消费的全产业链生态。2024年,其带动850万农户增收超100亿元,这种利益相关者共同体模式,正在重塑中国白酒的产业价值分配格局。

从赤水河畔的酿酒作坊到全球资本市场的耀眼明星,茅台的蜕变之路揭示了一个真理:在消费主权崛起的时代,唯有将品质信仰、文化基因与服务创新深度融合,才能在行业洗牌中建立不可复制的竞争壁垒。

当白酒行业从渠道为王转向消费者为王,茅台的战略转型不仅为自身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更为中国品牌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范式参考。

未来,随着服务革命的深化与国际化进程的提速,这个承载着千年酒文化的东方品牌,或将书写全球消费品行业的新传奇。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