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超220家企业排队港股IPO,A股公司成主力

2025-07-11 19:02

(转自:ETF炼金师)

  香港资本市场的IPO热潮正在持续升温。近日,由中信证券独家保荐的蓝思科技(代码:301125.SZ)于2025年7月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绿鞋行使后,其发行规模达到54.83亿港元,成为中信证券2025年内最大的港股IPO项目。

  同日,港交所迎来了多家公司集体上市,除了蓝思科技,极智嘉(代码:02590.HK)、FORTIOR、讯众通信(代码:02597.HK)和大众口腔(代码:02651.HK)等共计五家公司也完成了港股的IPO并挂牌。此外,恒生摩根美国股票高入息主动型ETF(代码:03476.HK)同日也在香港交易所开始交易,显示出港交所的市场热情。

  根据历史数据,自2018年以来,如此密集的上市情况并不常见。2018年7月12日,港交所曾同时迎来指尖悦动、映客互娱、英恒科技等8家公司挂牌上市。今年上半年,随着“A股+H股”模式的持续火热,港股IPO市场获得了强劲的推动力。从而有众多大型A股企业选择赴港上市,不仅为港股市场注入了活力,也使得一些龙头企业成功跻身全球IPO融资前列。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的一系列新股融资活动共计达到了880亿港元,重回全球IPO融资的首位。蓝思科技的H股发行,融资规模47.68亿港元,位列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后,成为前五大融资项目之一。这一上市案例也显示出行业内外对香港市场的信心。

  五家公司在首日交易中均表现出色,均迎来了“开门红”。其中,峰岹科技开盘后涨幅达到16.02%,蓝思科技涨幅为9.13%,极智嘉则上涨了5.36%。大众口腔和讯众通信也分别涨幅达到了3.5%和0.22%。这些公司的股份配发情况也显示出市场的强烈需求,峰岹科技的公开发售认购倍数更是达到了138.26倍。

  截至2023年7月7日,香港交易所的IPO市场中仍有超过220家企业在排队申请上市。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科技、新消费和医疗健康行业,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有显著的增长,显示出市场的活力。根据港交所的最新报告,2025年上半年完成新上市的公司数量为44家,较去年同期上升了47%。

  在资本募集方面,2025年上半年的IPO集资金额为1071亿港元,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134亿港元,增幅达到699%。2025年上半年的总集资金额为2808亿港元,相比于去年同期665亿港元增长了322%。

  尽管市场情绪向好,近期仍有一些不利因素影响市场信心。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上市的新股破发率高达41.6%,而2023年整体的破发率则超过70%。这种情况可能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尤其是在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市场对于未来的复苏信号保持谨慎。

  德勤中国的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全年港股新上市公司预计将达到80只,融资规模在1300亿港元至1500亿港元之间。这些新股大多将来自大型A股公司、内地的龙头企业及中东和东南亚公司,行业主要集中在科技、人工智能和医药等领域。因此,尽管面临挑战,市场参与者依然对港股的未来充满期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