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山雨欲来风满楼!香港地产接连爆雷,危机四伏...

2025-07-11 20:30

(转自:澳门江湖)

最近,香港地产市场的风云变幻引发了广泛关注。英皇国际(0163)的债务危机如同一声惊雷,震撼了整个市场。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背后隐藏的更多危机正在逐渐浮出水面。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就在不久前,英皇国际因逾期债务问题而遭遇重创。根据最新财报,截至2025年3月底,该公司银行借贷总额高达166.05亿元,已逾期或违反若干条款。核数师对此表示“不发表意见”,并对其持续经营能力提出质疑。这一消息如同一颗炸弹,在市场上引发了剧烈反响。英皇国际的股价在短短一周内暴跌17.6%,截至上周五收报0.192元,市值骤降至仅10.81亿港元。

这一切的背后,是英皇国际近年来的多元化扩张策略。尽管总收入在2025财年增长了41.5%,达到13.76亿元,但巨额的投资物业减值损失和持续的经营亏损,使得公司的财务状况岌岌可危。亏损扩大至47.43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也大幅缩水22%,仅剩169.4亿元。

更让市场感到不安的是,英皇国际的流动性状况极为严峻。截至2025年3月底,集团手上的现金仅有6.39亿元,而流动负债则高达188亿元,其中166亿元为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由于逾期或违约,银行可能随时要求偿还全部款项。即使动用全部57.38亿元的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净额仍超过130亿元,这无疑增加了公司的财务压力。

在当前利率高企、美国联储局迟迟未减息的背景下,英皇国际的流动资金危机显得愈发严峻。许多市场分析师开始担忧,这一危机是否会引发更大范围的连锁反应,影响到香港乃至整个地区的地产市场。

不仅仅是英皇国际,其他中小型发展商同样面临着巨大的财务挑战。佳明集团(1271)近期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未偿还贷款本金达到47.95亿元,流动比率降至0.32倍,资本负债比率则高达213.6%。这意味着,佳明集团的财务状况同样岌岌可危。

佳明集团的管理层表示,尽管与部分贷款方达成了豁免协议,但市场对其财务状况的担忧依然存在。随着银行贷款的收紧,佳明集团能否获得更多贷款方的支持,成为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英皇国际和佳明集团的危机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投资者纷纷撤资,股市表现低迷。许多分析师开始重新评估香港地产市场的前景,认为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大规模的调整。

然而,市场也并非一片悲观。随着美国可能在下半年进入减息周期,香港地产市场或许会迎来转机。如果英皇国际能够妥善处置部分投资性物业,结合持续的项目销售现金流,或能逐步改善其流动性状况。财报中提到,英皇国际正与银行协商财务重组,并计划通过出售物业及投资物业租金来增强流动资金。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总是如人所愿。就在市场开始对英皇国际的未来抱有一丝希望时,新的消息传来:该公司可能面临更大规模的资产减值,甚至可能需要大规模裁员以控制成本。这一消息如同一记重拳,再次击打了市场的信心。

与此同时,其他中小型发展商也开始传出类似的危机消息,市场的恐慌情绪逐渐蔓延。许多投资者开始质疑,香港地产市场是否真的进入了一个崩溃的边缘。

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将密切关注香港地产市场的动态。英皇国际是否能够逆转颓势,其他中小型发展商又将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这一切都将成为未来市场关注的焦点。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