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10 13:28
6月24日,巴黎ISO国际标准会议室内,当会议主席宣布,由双箭股份主导制定的管状输送带横向刚度试验方法标准正式立项时,现场掌声响起。这一刻,双箭股份不仅握紧了中国橡胶输送带行业首个ISO国际标准制定权,更结束了德、日、荷等国检测方法割据的历史。
从仰望标准到制定标准
一条39年的逆袭路
标准,是双箭股份眼中的“隐形战场”,技术,则是其唯一的“武器”。回首上世纪公司创立之初,双箭股份首次作为修订国家标准的参与单位出现在中国橡胶输送带行业标委会的现场,看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各大企业负责人为了一个小小指标争得面红耳赤,公司深感技术差距与责任重大,也深刻得认识到:谁掌握了标准制定权,谁就掌握核心竞争力!
自此,双箭股份技术团队便一头扎进技术的海洋,潜心钻研国内外行业先进技术和标准体系。目标清晰:吃透所有,融会贯通。“当时,高端市场几乎被进口产品垄断”公司总经理沈会民直言,惟有推动进口替代,才是实现双箭股份“弯道超车”的关键一跃。
真正的技术巅峰在2016年到来。面对河南豫北物流基地那条史无前例的30公里长封闭式管状输送带需求——相当于打造一条绵延不绝的“钢铁管道”,全球尚无先例。最大的挑战“搭接口错位”,如同要求数百张纸卷成圆筒时所有接缝精准成线。双箭股份工程师团队创造性地为每段输送带编号排序,在四个接驳点同步施工。2017年,当这条创世界纪录的输送带如巨龙般平稳启动时,团队的欢呼是无数次实战积累后的释放。这一战,奠定了双箭股份在国内行业的龙头地位,更实现了中国制造从追赶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冲破壁垒,以实力赢得国际尊重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煤炭、冶金等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输送带产能跃居世界第一,出口占比连年攀升。然而,当2016年双箭股份总经理沈会民以中国代表团成员身份步入伦敦ISO会场时,迎接他的却是审视的目光。彼时,发达国家掌握绝对话语权,中国出口产品常因检测标准差异遭遇索赔。例如澳大利亚客户曾以“胶带太硬”为由要求整批退货索赔产品,实则是其电机功率不匹配。痛定思痛,双箭股份随即斥资千万元建立动态实验室,决心逐个击破技术壁垒。
去年11月,德国汉诺威大学的检测报告让双箭股份技术团队沸腾:双箭股份ST10000输送带接头动态疲劳强度达55%,远超50%的行业门槛!这标志着双箭股份终于冲破了长期被德国垄断的最后一道高端技术壁垒。
德国汉诺威大学权威报告(部分)
在主导本次管状输送带横向刚度试验方法标准过程中,双箭股份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好的国际标准不该一味排外,应博采众长。”公司找出各国现行标准的共同点予以采纳,并投入巨资研发全球首台全自动横向刚度检测仪,用客观数据说话。正是这份严谨与开放,让双箭股份提出的标准在巴黎ISO会议上获得多国专家认可,一次性通过。
从“学生”到“考官”,标准引领未来
从濒临倒闭的乡镇小厂,到捡回客户废弃边角料研发高性能输送带;从建成30公里全球最长管状输送线,到如今主导国际标准4项、国家及行业标准42项——双箭股份用39年完成了从“学生”到“考官”的蜕变。这背后,是公司研发投入常年超营收3%的坚持,是手握7项国际专利、15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25项实用新型专利的硬核支撑。
国际市场的回应是积极的。迪拜客户在巴黎ISO会议召开前,就预定了按照双箭股份新标准生产的管状输送带首单!这不仅是一家公司的成功,更是中国输送带行业整体实力跃升的体现:从2020年到2024年,行业出口持续增长,五年累计增幅达63%。2025年1-5月,管带行业产品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15%。
DOUBLE ARROW
双箭股份研究院里,技术专家们正加紧研发绿色阻燃输送带,目标直指矿难中的致命毒烟问题。节能低碳、绿色环保、智能化——这三大研发方向,早已从当初挽救企业的转型决策,升华为双箭股份“为客户创造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掌握国际标准制定权,不是终点,而是双箭股份护航行业、引领未来的新起点。
-END-
精彩回顾
(双箭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