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10 00:00
□记者 胡羽 报道
本报济南讯 近期,山东国信响应山东金融监管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开展“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2025年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活动,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宣传矩阵,立足“线上+线下”宣传渠道,以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推动金融知识普及,助力筑牢风险防控屏障。宣传月期间,线上线下累计触达消费者2万余人次,重点关注老年人、新市民、青年学生等群体,实现宣传效果的精准渗透。
在线下,山东国信在各财富中心设立公益性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专区,进一步开拓防非反诈宣传新格局,优化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网点以宣传屏投放活动海报,LED显示屏播放风险提示标语。理财经理向前来网点办理或咨询业务的客户发放宣传教育折页,聚焦投资理财、涉农服务、跨境交易等高频风险领域,特别针对以“康养项目”、“区块链”、“虚拟货币”、“跨境电商”等为噱头的非法金融活动,结合典型案例阐释“天上不会掉馅饼,高利保本是陷阱”的理念,引导公众树立“不听不信不转账,不贪便宜不妄想”的风险防范意识。
依托“山东国信”App、公司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线上渠道推送各类消保活动、风险提示、案例分享、防非答题活动等,扩大宣传覆盖面。原创制作并推送《非法金融活动的概念、常见手段及防范措施》以及《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这些姿态,你可以有!》等防非反诈宣传长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解析非法金融活动的概念、常见手段及防范技巧,为公众普及非法金融活动风险防范知识,守护财产安全。
为提升全员参与积极性,公司发动员工持续参与第五季“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知识答题团队竞赛”活动。同时,组织发起“防非知识答题挑战”,引导更多投资者参与,在互动中强化风险认知。
山东国信表示,将继续扛牢宣教主体责任,在金融知识宣教工作中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持续完善常态化宣教机制,推动金融知识普及融入日常、化为经常,以更丰富的形式、更实用的内容,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守护好“钱袋子”,为构建和谐健康的金融消费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