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调研速递|英唐智控接受光大保德信基金等4家机构调研,车载芯片布局成焦点

2025-07-09 17:40

近期,深圳市英唐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唐智控”)接受了光大保德信基金、国海证券、德邦证券、华金证券等4家机构的特定对象调研。此次调研聚焦公司转型进展、产品布局及未来发展战略等重要方面。

据公告显示,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跨度为2025年7月2日至2025年7月9日,地点分别在公司会议室及线上会议。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李昊。

在调研过程中,公司董事会秘书李昊先生为投资者介绍了英唐智控的发展历程,其主营业务涵盖电子元器件分销,半导体元件、集成电路及其他电子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以及软件研发、销售及维护等。尤其重点阐述了公司近两年来向半导体行业上游转型的进展,以及产品的规划布局,并展示了自研芯片产品MEMS微振镜、车载显示领域芯片DDIC和TDDI,同时介绍了几款产品的研发进度与量产情况。

在提问交流环节,机构关注的问题集中在公司车载显示芯片业务及产业链整合等方面: 1. 布局车载显示芯片的优势:英唐智控在显示驱动领域,凭借汽车领域客户资源及渠道服务能力,有望快速将产品导入客户。同时,已打通境内外供应链,可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与推广方案。此外,公司车载显示芯片已量产,在国产替代方面具备先发与技术优势。 2. 车载DDIC/TDDI产品客户:订单主要来自屏幕厂商,已交付至国内车企8.4寸仪表屏项目、海外客户12.3寸屏幕项目,并获得境内外多家客户屏幕项目定点和测试订单。 3. 车载显示芯片量产及其他布局:目前量产2颗车载显示芯片,3颗处于研发流片阶段,预计2025年底完成研发。除车载领域,公司还在开发面向消费电子领域的显示驱动芯片,OLED DDIC产品已完成研发设计即将流片,未来有望拓展至笔电、穿戴等中小尺寸驱动产品。 4. 产业链整合进展:公司将探索并购机遇、加速半导体业务推进纳入重点工作规划。计划在国内加强产业布局,一方面通过并购组建自有研发团队,整合人才资源,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逐步在国内布局自有产能,实现全产业链本地化。尽管前期重组事项终止,但并购步伐不停。 5. MEMS微振镜情况:该产品已正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在工业领域客户取得批量订单,其他领域项目应用正在跟进。产能方面,现阶段能满足订单需求,将随市场化进程依订单量规划产能。 6. MEMS微振镜工艺难度:公司量产及研发的MEMS微振镜直径规格多样,镜面尺寸越大,振镜悬梁臂受力越大,对产品稳定性与可靠性挑战越大。 7. MEMS微振镜价格:现阶段产品主要在日本子公司生产,交付国内客户。定价综合考量多因素,公司正筹备从6寸生产线转移至国内8寸代工生产线以降低成本,并将依订单量灵活调整售价。 8. 未来3 - 5年发展战略:公司维持现有分销业务规模稳定,持续加大芯片设计制造投入,期望未来3 - 5年内,芯片研发制造业务在整体业务中占比显著提升,成为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助力在半导体领域实现更大突破。

本次调研活动不涉及未公开披露的重大信息。英唐智控在半导体领域的布局与发展,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